多方發力,核酸檢測力正快速上升

上海 59℃ 0
摘要:位於浦東張江的上海寶藤醫學檢驗所,近日核酸檢測量從過去的每天6萬管增至每天25萬管左右,成為上海日檢測通量最大的協力廠商核酸檢測機構。

  位於浦東張江的上海寶藤醫學檢驗所,近日核酸檢測量從過去的每天6萬管增至每天25萬管左右,成為上海日檢測通量最大的協力廠商核酸檢測機構。“我們的硬體條件已具備每天檢測30萬管的能力,隨著熟練科技人員和志願者的新增,我們會以最快速度接近硬體設計能力。”上海寶藤醫學檢驗所董事長樓敬偉說。

  核酸檢測是當前疫情防控的基礎性工作和做好應急處置的重要手段,這家企業的核酸檢測能力為何能在短時間內持續上升?

  設備立即發貨,“援兵”火速趕到

  3月中旬的一次會議上,樓敬偉領到任務:當天把寶藤醫學檢驗所的核酸日檢測能力從6萬管提升到9萬管。回來後,企業迅速把已購置的30臺螢光定量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儀安裝到位,實現了3萬管檢測增量。

  第二天,樓敬偉又領到了新任務:檢測通量新增到每天12萬管以上。“我們需要再配寘至少50臺設備,還需要90名專業科技人員和30名輔助人員。”樓敬偉覺得難度很大。不過疑慮很快被打消。在市經信委部署下,上海宏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立即發貨,38臺螢光定量PCR檢測儀一個多小時後就運抵寶藤醫學檢驗所。很快,宏石醫療又發貨12臺設備,滿足了日檢測12萬管的硬體要求。

  “援兵”也到了。上海美迪西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派出24名科技人員,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派出12名研發人員,上海市生物醫藥技術研究院派出11名研發人員……這些科技志願者都做過螢光定量PCR檢測實驗,用樓敬偉的話說,他們是“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和科研聯軍”。

  上海市生物醫藥技術研究院的張煦博士是“聯軍”中的一員。這位青年科研人員來到寶藤醫學檢驗所後,前兩天和小夥伴們一起做樣本分類和資訊錄入工作。與後來從事的核酸轉移工作相比,這是個沒什麼技術含量的活,但很辛苦,志願者們要在每根樣本管的管蓋邊緣寫下三比特編碼。張煦最近扭傷了腰,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坐姿就會腰疼,但她沒有叫苦,說出的理由頗有女博士範兒:“我的腰傷是不嚴重且可逆的病理狀態,這與珍貴且不可逆的人民生命健康相比,太微不足道了。”

  專業科技志願者是重要力量

  從6萬管起,寶藤的檢測能力這些天迅速提升,現時已達到25萬管左右的日檢量測。

  工作人員在這裡24小時不間斷工作,日班、夜班分別工作12小時。

  很多志願者主動要求上夜班,令樓敬偉十分感動。他告訴記者,“浦東發佈”微信公眾號3月13日發佈了一則《緊急招募30名核酸檢測工作志願者》通知,要求是“從事過分子生物技術實驗室操作的人員,有PCR上崗證優先”,發佈5分鐘後就有人響應,共有200多人報名。“這些可不是普通的志願者,都要有PCR實驗能力的。可見上海生物醫藥研發人員之多,而且很多人熱心公益、樂於奉獻。”

  在他看來,上海進一步提升核酸篩查能力的主要瓶頸,不在於硬體設備,而是熟練的PCR科技人員數量有限。囙此,專業科技志願者是上海抗疫隊伍中非常重要的補充力量。“希望在政府和相關組織的支持下,建立相對固定的專業科技志願者隊伍,讓他們的操作熟練度不斷提高,在大規模核酸篩查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