覈心閱讀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要未雨綢繆,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
人勤春來早,黑龍江省把糧食穩產保供當作一場硬仗來打。記者調研發現,今年黑土地的備春耕生產一線湧現出不少新趨勢、新亮點:大豆擴種增產、農業生產託管服務備受青睞、綠色有機成為新時尚……
大豆擴種增產底氣足
走進黑龍江省訥河市龍河鎮勇進村大豆種植專業合作社,種子、化肥等都已準備到位,播種機、耕耘機等農機具也已檢修完畢。“我們今年新增大豆播種面積3000餘畝,總播種面積達到1.1萬畝。”合作社負責人於德軍說,“刨去土地租金和其他成本,去年畝均收益達到500元左右。”
2022年,黑龍江省確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2.18億畝以上,糧食產量繼續保持在1500億斤以上,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同時,擴種大豆1000萬畝,預計增產26億斤。
新春伊始,黑龍江省相繼出臺檔案,明確“原則上大豆生產者補貼每畝高於玉米生產者補貼200元左右”,以及“新增耕地輪作試點每畝補貼150元”。政策釋放出積極信號,極大調動了農民“種豆”積極性。克東縣蒲峪路鎮紅塔村黨支部書記王忠算的是兩筆賬:“短期賬,現在各級補貼都很到位,農民底氣足;長期賬,糧豆輪作不僅新增產量,還可以保護黑土地,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克東縣農技推廣中心主任劉希宏表示:“現在很多農民都是憑經驗種植大豆,農技部門應該加大技術指導,選良種、用良法、配良機,同時優化佈局,避免跨區種植,確保穩產增收。”
為提高大豆的產量和效益,北大荒集團查哈陽農場有限公司今年計畫推廣實施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科技。“我們共鋪設9000多畝滴灌設備,提高水肥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為種植戶節本增效。”公司副總經理傘斌介紹。
生產託管服務受青睞
“去掉託管費用,收益都歸自己。”正是備耕的關鍵時期,拜泉縣龍泉鎮群富村村民史振國卻把自家的85畝地託管給了村裡的合作社,當起了“甩手掌櫃”。“合作社進行標準化種植,施肥用藥也更科學,把地交給他們就是放心。”史振國說。
“土地託管是指農戶等經營主體在不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條件下,將農業生產的全部或部分工作環節委託給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拜泉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黑龍江省積極探索農業生產新模式,將農業生產託管服務作為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的重要內容,有效解決“誰來種地”“如何種地”等問題。
“從種到收,全程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這種種植管道進一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畝產效益,讓農戶不僅能‘保收’,更可以‘增收’。”海倫市前進鎮東興村黨總支書記劉春生說,村裡1.3萬畝地託管給當地一家農業公司後,大豆畝均增產50斤左右,玉米畝均增產近百斤。
資料顯示,去年黑龍江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合作社達到9.6萬個,家庭農場達到6.2萬個,農業生產全程託管服務面積2042萬畝,今年這些數位預計會有較大幅度增長。
生態有機品質有保障
氣溫回升,三江平原上積雪漸融。樺川縣豐年村世平水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世平正忙著為優質水稻種子包衣,為下一步浸種催芽做準備。“生活水準逐漸提高,現在不光要吃得飽,更要吃得好,為此我們全部採用綠色種植管道。”李世平說。
肥料用有機肥,防蟲使用誘捕器,配合稻田養鴨,不必再噴施除草劑……李世平打理的4500畝稻田全部獲得綠色認證,種出的大米每斤能賣到10多元錢。
如今,綠色、優質日漸成為黑龍江農業生產的主旋律。“優化生態是黑龍江農業的底色,我們將重點從生產資料、生產方式、生產環境等方面推動農產品綠色有機化,扎實推動綠色種養迴圈農業,進一步擴大綠色有機作物的種植面積和產品種類規模。”黑龍江省副省長李玉剛說。
日前,在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理局七星農場,種植戶張景會領到了新的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農場每年都會對土壤的氮、磷、鉀元素含量進行測定,結合田間肥效試驗數據和產量對比測算結果發放建議卡,化肥用得少了,產量卻提高了。”張景會說。
化肥、農藥用量在减,土壤有機質和耕層厚度在新增。“以前走在田裡脚下邦邦硬,現在一步一個腳印,耕層明顯更厚實了。”張景會說。
據統計,黑龍江去年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8816.8萬畝。(記者郝迎燦)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