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毛偉明再部署洞庭湖“水”文章

湖南 54℃ 0
摘要:3月22日是第30届世界水日。上午,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主持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洞庭湖生態疏浚系統治理工程建設。聚焦做好洞庭湖這篇“水”文章,省長先後多次實地調研洞庭湖區、專題研究部署洞庭湖系統治理工作。


碧水藍天映洞庭。

湖南,依水而生、因水而興,水情是最大的省情。

3月22日是第30届世界水日。上午,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主持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洞庭湖生態疏浚系統治理工程建設。

聚焦做好洞庭湖這篇“水”文章,省長先後多次實地調研洞庭湖區、專題研究部署洞庭湖系統治理工作。

為何省長如此掛心洞庭湖?今天,我們就從水這個關鍵字,聊開來——

  “盛水的盆”洞庭湖

說到水,咱們每個人都可以說既瞭解、又不完全瞭解。

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水是生命之源。

但水還具有兩面性:“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這是對水的正面認識;同時,水有“洪水猛獸”摧毀一切於瞬間的破壞力量。興水利、除水害,歷來是治國安邦的大事。


洞庭湖周邊的大片濕地,綠意盎然。童迪攝

於我省而言,歷史,繞不開水;發展,更繞不開水。境內湘資沅澧四水河網密佈、縱橫奔湧,最終經洞庭湖匯入長江。

此外,從水的水質性來說,我省的情况比較複雜,水多水少都易成灾。比如,年降水量1400多毫米,客觀來說比較高;但如果按人均計算,我省每年人均水資源量才2450立方米左右,處於缺水線(1000-3000立方米)之內。而且由於空間、時間上分佈不均,降水量大起大落,防汛抗旱成為每年都要應對的大考。  


麋鹿群奔跑在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

如何趨利避害、治水興水,全面系統做好我省水安全、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文化這篇大文章,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其中之關鍵,就是治理好“盛水的盆”——洞庭湖。可以說,這是管長遠的大事,是涉及全省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大事。

作為湖南的“母親湖”,洞庭湖關係到湖南水利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作為“長江之腎”,它是長江中游洪水的重要調蓄場所、國際重要濕地和基因庫、全國重要商品糧基地、連接長江的重要水運通道。囙此,把洞庭湖治理放在怎樣的高度來對待,都不為過。

  八字方針系統治理

四水連洞庭、洞庭入長江。省長曾在多個場合強調,系統治理和保護好洞庭湖,是湖南永續發展需要,是對長江流域生態治理的政治責任。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守護好一江碧水”殷殷囑託,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湖南作為。


落霞與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一直將洞庭湖保護治理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為摸清底數、找准問題,一年多的時間裏,省長先後多次調研洞庭湖,並在去年一個月內三下洞庭:

2021年3月23日,驅車700餘公里,前往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華容河長江入口和荊江分洪區等地;4月10日,沿著長江幹堤考察華龍碼頭、城陵磯(七裡山)水文站、三江口,最終抵達長江湖南段終點鐵山咀電排站;4月20日,輾轉岳陽、益陽和常德三市,實地考察湘、資、沅、澧四水入洞庭湖河口。

多次實地調研,雖地點不同,但都圍繞洞庭湖展開,主要聚焦洞庭湖保護治理,目的就是分析問題後科學精准部署。  


近年來,湖南省積極推進生態環境專項整治,洞庭湖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徐典波攝

的確,洞庭湖的保護與治理,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面、整體、戰畧的來思考和謀劃。如何幹?去年省政府明確了“加固、擴容、疏浚、攔蓄”的洞庭湖系統治理思路,並已項目化、具體化。

這八字方針,是我省圍繞洞庭湖系統治理劃出的重點。其中重中之重、關鍵之關鍵,就是“疏浚”二字。

為何這麼說?多年來,受自然演變特別是泥沙淤積影響,洞庭湖逐漸萎縮,帶來調蓄能力减弱、濕地生態衰退、水源涵養不足等問題,影響湖區生態環境和功能發揮。


資料圖。

推進洞庭湖生態疏浚,已是洞庭湖治理迫在眉睫的緊要任務。

正如省長在會上所強調,這是扛牢“守護好一江碧水”政治責任的關鍵之舉,是治理洞庭湖的現實之需,是搶抓歷史機遇的務實之為,也是我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多年來關心的熱點問題,時不我待、機不可失。

可以說,實施洞庭湖生態疏浚,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系統工程,好處多多——

比如,能增强湖泊調蓄功能,可擴大洞庭湖調蓄容積,更好調控洪水,保障長江中下游地區防洪安全;能提升濕地整體質量,可將東、南、西洞庭湖濕地連成整體,增大枯水期生態水域空間。此外還能改善河湖水域水質,夯實水源民生保障,構建航運黃金水道等等。

  長計畫短安排精准發力重點攻堅

如何推進洞庭湖生態疏浚與修復?省長強調,要强化系統治理、尊重自然規律,堅持水利工程與綜合治理、工程方案與工作方案相結合,充分考慮防洪、生態和經濟效益,科學論證、穩妥推進,確保幹就幹好、幹出實效。

  

3月22日,毛偉明主持召開會議,研究洞庭湖生態疏浚系統治理工程建設。劉尚文攝

當天會議提出了兩個階段性目標——

在確保洞庭湖豐水期水域面積2625平方公里不减少的基礎上,力爭到2025年,洞庭湖生態疏浚基礎夯實,四口和四水尾閭河道疏浚基本完成;在枯水期生態水面達到700平方公里、生態補水量18億立方米。

到2030年,全面完成洞庭湖生態疏浚,全面復蘇河湖生態環境,在枯水期生態水面達到1000平方公里、生態補水量45億立方米,全面實現綠色和諧、洪澇無虞、質優量足、迴圈高效的目標。


長江岳陽市君山區段,綠意盎然、水天一色的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閣老巡護監測點。李健攝

長計畫短安排。當前如何加快推進?省長強調,要精准發力、重點攻堅——

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加强與國家發改委、水利部、生態環境部等有關部委和科研院所的彙報銜接,爭取納入國家規劃內容和計畫“籠子”。

扎實做好方案論證,準確把握河湖水域、洲灘、濕地空間佈局,全面摸清淤積分佈和程度等底數,精准確定生態疏浚目標、任務和措施。

儘快實現項目立項,加快編制工程可研和用地預審等專題報告,開展生態環境影響評價評估和省內聯合審查諮詢。

有序推進工程試點,科學佈局工程範圍,探索總結有益經驗、形成制度。


洞庭湖畔,一江碧水與藍天白雲相映成趣,美不勝收。

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記總書記“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囑託,保洞庭湖安瀾,守護美麗長江碧水東流,湖南在新時代正加快邁向“人水和諧”。

(文/呂菊蘭荊彩)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