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市農業農村委舉行優質稻米發展經驗交流會,重慶日報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我市的糧食總產量目標是1087萬噸,力爭水稻品種優質率達75%。為引導鼓勵農民購買、選種優質種子,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向廣大農民推薦了35個優質糧食作物主導品種(見二維碼)。
資料顯示,去年我市水稻種植面積占糧食的1/3,總產量占糧食產量的近50%,其中推廣優質稻品種237個,推廣面積639.39萬畝,優質化率達64.66%。抓好水稻生產,就穩住了全市糧食產量的“半壁江山”。
“在推廣優質稻的同時,我市還培育了適合糖尿病人食用的穩糖米,適合米粉加工的專用稻,以及紫稻、紅稻、糯稻和觀賞用的彩葉稻等。”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說,雖然我市推廣優質稻在提速,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巴掌田”“雞窩地”占比較大,受耕作條件的限制,優質稻品種較難產出優質米;全市33個貢米之鄉都有各自的優質稻米或“貢米”品牌,但沒有形成一個叫得響的拳頭產品。
為確保糧食穩產增產,今年我市將從“綠”化生產方式、“優”化產品結構、“創”化發展平臺、“新”化發展業態上提質陞級優質稻產業,力爭水稻品種優質率達75%,比去年提高10個百分點。在優化品種結構方面,加快推廣口感、外觀、抗性、產量等綜合性狀優良食味水稻品種,定向發展一批專用籼糯、香稻、紅稻、米粉專用稻等特色水稻品種,以新增綠色優質產品供給,進而提高優質率。
同時,優化稻油、稻菜、稻菌、稻鴨、稻漁等低碳迴圈模式,大力推廣有機肥,梯次定向推廣“水稻+”綜合種養綠色高效模式,降低資源環境利用强度。
為實現糧食穩產增產目標,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特地向廣大種植戶推薦了35個優質糧食作物主導品種。這35個品種涉及雜交水稻、雜交玉米兩大類,其中雜交水稻主導品種20個、雜交玉米主導品種15個。這些主導品種具有產量高、抗病性强等特點,是近年來獲得國審或渝審的稻種和玉米種,能很好適應重慶不同地域、地形地貌。
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市還將陸續推薦發佈油菜、大豆等品種。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