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處處添新綠重慶科學推進國土綠化,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重庆 51℃ 0
摘要:

我市科學推進國土綠化,為荒山添綠裝,逐步構建起健康的森林生態系統。(市林業局供圖)

“溝要刨深點,先撂苗子,再統一培土。”3月10日,渝北區玉峰山春意盎然,一摞摞香樟樹苗整齊碼放在公路一旁。趁著天氣晴好,志願者們在林業工人的指導下,揮鍬鏟土、培土圍堰,忙著培植新綠。

在3月12日全國植樹節到來之際,我市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義務植樹活動,全市幹部群眾搶抓春季造林的大好時機,植樹造林。

大規模國土綠化是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市不斷探索造林新模式,科學推進國土綠化,為一片片荒山披上了綠裝。

資料顯示,現時,全市林地面積達6909萬畝,森林面積6742萬畝,森林覆蓋率54.5%、排名首次進入全國前十。這些數據反映了我市國土綠化的哪些亮點?呈現出哪些新趨勢?重慶日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提升森林質量

構建健康的森林生態

玉峰山森林公園是今年我市公佈的64個義務植樹基地之一,整個玉峰山範圍內被納入義務植樹的區域共有170畝。“3月份以來,向我們報名參加義務植樹的企事業單位就有20餘家,市民們栽下的新樹苗就有60餘畝。”該基地負責人朱嘉高說。

主城都市區土地資源有限,新增造林十分不易。如何解决“哪裡種樹”“怎麼種樹”的難題?近年來,我市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深挖疏林地、灌木林地等造林空間進行營林、造林,在擴大增量的同時優化存量,提升森林質量。

3月的玉峰山春光明媚,沿著蜿蜒的臨崖步道攀爬,一片新栽的樹林便映入眼簾。

“這裡原是一片馬尾松林,松林病害嚴重,尤其容易感染松材線蟲病。”朱嘉高介紹。

大約七八年前,一場松材線蟲疫病席捲了這片森林,松材線蟲病被稱為松樹“癌症”,傳播性强、死亡率高。為了遏制病情蔓延,當地林業部門組織工人將疫木砍掉,再進行焚燒。由於治理中對林木進行了砍伐,森林林分鬱閉度降低,部分林冠層還形成了較大的林窗,成為一片疏林地。

“這些年,我們不斷引入楠木、香樟、紅楓等鄉土闊葉樹種,將原來單一的針葉樹種向‘針闊混交’轉變。”朱嘉高說,通過補植、補造,原本斑禿的森林逐漸改善,形成了一條都市綠帶。

不只是玉峰山,現時,圍繞針葉林改闊葉林、單層林改複層林、純林改混交林、低效林改中高效林及景觀林彩化等措施,我市“四山”區域內共完成森林撫育32萬畝,逐步構建起健康的森林生態系統。

推廣“雲端植樹”

讓更多市民參與植樹造林

3月10日,家住渝北區的王女士點開支付寶,在“螞蟻森林”裏種下了一棵梭梭樹。這天是她女兒的三歲生日,每年植樹節她都會通過互聯網為女兒種棵樹,“等女兒再大些,我要帶她去親眼看看這些樹。”對王女士而言,這是植樹節的儀式感。

“雲端植樹”“碼上盡責”……如今,全民義務植樹已進入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階段。來自“螞蟻森林”的資料顯示,截至去年,“螞蟻森林”用戶已超過6億,累計種下了3億多棵樹。而在國家層面,全國綠化委員會也搭建了“全民義務植樹網”,開啟線上植樹模式。

“這幾年,我們圍繞‘互聯網植樹’這一新趨勢,不斷豐富植樹造林管道,讓更多人參與到義務植樹中來。”市綠委辦一負責人表示。

2019年,銅梁區國營苗圃被列為首批國家“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以此為試點,我市鼓勵各區縣搭建自己的網上植樹平臺,希望通過網上管護認養、捐款認建等管道,提高公民義務植樹的盡責率。

初春時節,銅梁區國營苗圃生機勃勃,工人們正忙著為苗木澆水、施肥。現時,這一國營苗圃已栽種了香樟、桂花、黃桷樹等苗木17萬餘株,開通了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認種認養、捐款捐物、志願服務等多種義務植樹盡責形式。

“我們計畫在本月底組織一場線上植樹活動,將在銅梁林業微信公眾號設定登入口,市民不用到現場,也能種下一棵愛心樹。”國營苗圃負責人胡將華介紹道。此外,市民還可向基地捐贈資金、樹種等,加强基地的綠化養護。

據瞭解,隨著重慶被納入國家第二批“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試點城市,我市相繼在渝北、萬州、銅梁等區縣建立起一批“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接下來,我市還將積極搭建市級“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平臺,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義務植樹通路。

提高價值轉化

要顏值也要效益

這段時間,巫山曲尺鄉,村民們正忙著修枝、除草,加强對去年新栽脆李苗的管護。每年的陽春三月,曲尺萬畝李花競相開放,美不勝收。依託一年一度的長江三峽(巫山)李花節,曲尺鄉村旅遊不斷升溫,村民們發展起民宿、農家樂等旅遊業態,戶均年增收近萬元。

曲尺鄉的變化,折射出我市國土綠化的新思路、新理念。“植樹造林不僅為了綠化、美化,還得兼顧鄉村發展,既要顏值、也要效益。”市林業局生態環境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去年,我市正式啟動“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結合鄉村振興戰畧的實施,在長江及嘉陵江、涪江等幹支流兩岸丘陵低山地區,佈局了脆李、柑橘、笋竹等特色生態產業,大力開展農村“四旁”植樹,建設森林鄉村,發展鄉村旅遊、森林康養。

奉節縣安坪鎮三沱村,臍橙種植大戶黃天亮一大早便在地頭勞作,他推著除草機穿梭於果林下,將一叢叢雜草斬斷、攪碎,再還田作肥。三沱地處長江岸邊,“給荒坡種上臍橙後,我們的腰包鼓了,環境也更美了。”去年,臍橙種植為黃天亮帶來了20餘萬元的收入,這讓他高興不已。

梁平區則利用都市坡坎崖、邊角地和農村“四旁”地等見縫插綠,通過栽種果樹、景觀樹等,推動鄉村旅遊、鄉村林業產業發展。現時,該區已圍繞明月山綠色發展示範帶,培育了精品民宿、森林康養、觀光體驗、綠色農業等生態產業,探索出綠色發展與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我們計畫用10年時間實施315萬畝‘兩岸青山·千里林帶’,解决長江等大江大河重慶段兩岸水土流失難治理、造林綠化水准低、城鄉生態修復困難多等突出問題,在形成生態屏障同時,也為當地羣衆種下一片片致富林、景觀林。”市林業局生態環境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現時,我市已完成32萬畝“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任務,今年,我市還將高品質推進國土綠化提質增效,預計年內實施營造林500萬畝,建設“兩岸青山·千里林帶”50萬畝,確保森林覆蓋率達55%以上。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