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在崖州灣種子實驗室開展工作。海南日報記者袁琛攝
海南日報記者陳蔚林
通訊員胡景衛王群生
“推進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優化陞級,突破供給約束堵點,依靠創新提高發展質量。”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開幕,李克强總理所作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科技創新”,在廣大科技工作者中引起熱烈反響。
“政府工作報告再次以單獨章節論述科技創新工作,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視,對廣大科研人員而言是莫大的鼓舞。”認真學習政府工作報告,中國科學院院士、海南省科協主席、海南大學校長駱清銘認為,這份重視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對基礎研究的重視,提出要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並加强長期穩定的支持;二是對集成創新的重視,提出要强化國家戰畧科技力量;三是對創新投入的重視,提出要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開展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四是對創新人才的重視,提出要加大對青年科研人員支持力度,讓各類人才潛心鑽研、盡展其能。
駱清銘說,科技催發新生動力,創新驅動內涵型增長。當前,海南正在加快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面對的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只有下好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才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以超常規的速度發展起來。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把“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作為“十四五”發展的目標之一,並先後出臺了《海南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海南省以超常規手段打贏科技創新翻身仗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海南省創新型省份建設實施方案》等檔案,推動海南科技創新工作走上發展快車道,令各界對海南自貿港建設充滿期待。
駱清銘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一次將海南寫入其中,提到的“促進數位經濟發展”“發展海洋經濟”“加快推進種業振興”“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等也與海南息息相關,足見海南科技創新工作在國家戰畧實施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與發達地區相比,海南科技創新工作的基礎仍不牢固,在創新主體、創新投入、創新轉化成果、創新制度供給、創新人才方面也還存在明顯差距。如何填補這些缺失,最重要的還是要從自身定位著手,充分發揮政策、資源、應用場景等三大優勢,吸引聚集科技創新人才。
他以海南大學為例,近年該校著力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一是通過加强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建設,夯實科技創新基礎,改善學科發展生態;二是通過推動學科交叉融合,賦能科技創新工作。現時該校聚焦“自貿港發展和制度創新”等重點研究領域構建了7個協同創新中心,建立了交叉學科發展引導機制,正在謀求搭建交叉學科的國家級平臺。
此外,作為全國首批“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單位”,海南大學瞄準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進行了制度性探索。比如,該校明確科技成果轉化淨收益的95%歸成果完成人,成果完成人以團隊為組織的,其內部分配比例由團隊內部協商確定。這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師生科技創新積極性。
這些推動科技創新的决心和舉措,吸引了大批人才加盟海南大學——據統計,2018年以來,海南大學全職引進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778人,院士等國家級人才數量由5人新增到38人。(本報海口3月5日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