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一號”“文昌一號”4顆衛星入軌,可對海南本島及管轄海域進行全方位業務化動態觀測
海南星海南造海南發海南用
本報三亞2月28日電(記者 李豔玫)“此次發射任務很成功,衛星在預定時間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現時正緊鑼密鼓進行調試,很快就能傳回數據和影像。”2月28日,回想起發射情景,中國科學院空天資訊研究院海南研究院執行院長,海南衛星星座項目總指揮、總設計師楊天梁依舊難掩激動的心情。
2月27日11時06分,我國在文昌航太發射場使用長征八號運載火箭成功將22顆衛星發射升空,創造我國一箭多星新紀錄,其中包括海南衛星星座首批4顆衛星——“海南一號”01星、02星,“文昌一號”01星、02星。它們的成功發射,對海南商業航太發展歷程來說,具有里程碑意義。
“海南一號”衛星項目副總設計師、三亞中科遙感研究所副所長王雷介紹,本次發射的海南一號01星,文昌一號01星、02星,是集對地遙感和船舶AIS採集為一體的微小衛星,主要是針對海南及環省海域進行遙感成像,單幅成像地面幅寬115千米;海南一號02星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微小衛星,主要完成對地成像觀測,地面分辯率1.55米,具有推掃和視頻成像工作模式。
“衛星發射入軌後,通過4顆星的組網觀測,每天都可獲取大量海南及周邊區域的衛星遙感數據,可對海南島及海南省管轄海域進行全方位業務化動態觀測,可以保障海南在自然資源、農業、林業、海洋環境監測、海洋航運、海上應急搜救和漁業資訊服務等重點領域的空間數據需求,服務於相關職能部門和海口、三亞等市縣。”王雷說。
據介紹,2017年,中國科學院空天資訊研究院海南研究院著手籌畫“海南一號”衛星項目,經過反復研討,逐漸形成由“海南一號”4顆光學衛星、“文昌一號”2顆光學衛星、“三亞一號”2顆高光譜衛星和“三沙一號”2顆SAR(合成孔徑雷達)衛星組成“海南衛星星座”的構想。
從“海南一號”衛星項目籌備開始,研發團隊就向著“海南星,海南造,海南發,海南用”的目標努力。“此次4顆衛星成功發射,標誌著海南已經具有衛星設計和研製能力,進一步促進海南衛星數據在重點領域的廣泛應用,進而在海南打造一個集衛星設計、組裝、發射、接收、處理、應用於一體的完整商業航太生態產業鏈。”楊天梁說。
本次發射的4顆衛星由中科院空天資訊研究院海南研究院總負責,聯合三亞中科遙感資訊產業園多家入園企業共同研製。截至目前,三亞中科遙感資訊產業園已引進和培育了300餘家企業,有4家已成功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基本覆蓋衛星遙感資訊全產業鏈。
“近3年來,項目團隊克服重重困難,緊緊圍繞衛星大資料服務海南自由貿易港這一重要使命,突破高功能密度衛星綜合電子,大視場、小型化、輕量化光學載荷、星上智慧處理、衛星遙感與AIS匹配的船隻檢測與監測等關鍵技術,為海南常態化動態觀測提供全方位的衛星遙感數據支撐,為海洋大國走向海洋強國提供空天資訊的全方位保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過程中的決策製定提供重要數據支撐和技術支援。”王雷說。
楊天梁表示,“海南一號”首期4顆光學星主要服務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成功入軌意味著海南“北有文昌商業火箭發射,南有三亞衛星數據應用”的產業格局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楊天梁透露,海南衛星星座計畫的後續6顆星也將陸續按計畫升空。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