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社會資本重慶生態保護修復見效增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林1728萬畝,林業產值超過1500億元

重庆 51℃ 0
摘要:

2月24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近年來,重慶將社會資本引入生態保護修復,既保證了生態保護修復的成效,也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現時,全市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林1728萬畝,林業產值超過1500億元。

“重慶肩負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重任,必須抓好生態修復保護。但僅靠行政力量來推動是不够的。”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林業領域生態保護修復規模通常根據劃撥的資金限額來决定。通俗地說,就是“撥多少錢,種多少樹”,保護修復的規模和效益有限。

社會資本加入後,能够最大限度發揮市場作用,擴大生態保護修復的規模和效益,同時減輕財政負擔。

2018年8月,重慶引進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林集團),重組重慶市林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重慶林投公司),作為實施重慶市國家儲備林項目的市場化主體。重組後,重慶林投公司的註冊資本金由1.5億元新增到30億元,實力大增。

2019年5月,重慶市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正式啟動實施,建設規模達500萬畝,投資規模190億元,其中融資額度150億元,貸款期限最長可達30年。儲備林基地全部建成後,預計每年可為25萬戶林農直接增收約8億元。

截至2021年底,重慶林投公司已完成投資約15億元,先後與城口、梁平、酉陽等8個區縣簽署戰略合作協定落地國家儲備林建設任務315萬畝,經營林地面積達160萬畝,累計實施營造林50餘萬畝,為2.13萬戶參與林地流轉的農戶增收約5.2億元。

“我們也在生態保護修復中找到了發展機遇。”重慶市蠻寨林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蠻寨林業)董事長王軍告訴記者,依託生態保護修復,既能發展林下經濟,搞生態農業,又能發展康養、鄉村旅遊等業態,企業能獲得持續穩定的回報。

王軍介紹,2021年1月,黔江區林業局與蠻寨林業簽訂招商引資契约。蠻寨林業將在黔江建設國家儲備林基地、以中藥材種植為主的林下經濟項目、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等,總規模達16萬畝,總投資4.5億元。

王軍表示,項目有22年的運營期,預計收益將逐步覆蓋成本投入。此外還能提供1000餘個就業崗位,當地林農每戶年均可獲得勞務收入約2萬元。

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複的意見》。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已是大勢所趨。

此前,重慶已在探索將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等中央預算內投資生態保護修復類項目納入股權化改革試點,參與投資達6億元,吸引社會資本2.1億元。下一步,重慶將繼續創新模式,讓生態保護修復領域更具活力。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