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建設成效顯著

内蒙古 79℃ 0
摘要: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最新公佈了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保留名單,共批復保留6個地市級和35個縣級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赤峰市是6個地市級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之一,生態建設成效再次獲得了國家肯定。

自2003年以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開展了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建設,並實行動態管理。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最新公佈了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保留名單,共批復保留6個地市級和35個縣級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赤峰市是6個地市級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之一,生態建設成效再次獲得了國家肯定。

堅持創新驅動。為加快防沙治沙步伐,赤峰市根據不同發展階段需要,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生態建設步伐的决定》《關於進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關於全面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規、檔案,完善了政策體系,推動了工作順利開展。在建設機制上,全面推廣“工程招投標造林”“契约製造林”“先造後補造林”等建設管理機制,提高了工程質量和投資效益。在工程規劃上,改變過去規模小而散的做法,打破了鄉、村界限和各項工程界限,突出了規模效應。在組織形式上,採取公司化、大戶承包、專業隊伍造林等管理模式,實現了由群眾性分散治理向專業隊造林管道的轉變。在資金投入上,改變過去僅靠國家生態建設項目和財政資金投入的模式,積極拓寬融資管道,金融性資金、公司、大戶、合作社等投資方式得到一定推廣,中國綠化基金會“螞蟻森林”公益造林項目、大中亞區域植被恢復示範專案落戶我市,構建了政府性投資、金融性投資和社會資本投資的新格局。“十三五”期間,市級財政累計投入生態建設資金2.7億元。

堅持科技支撐。全市依託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還草等國家重點工程,組織實施了沙化土地綜合治理與修復工程,通過自然修復和人工治理相結合、林草植被綜合修復等措施對沙化土地進行綜合治理,做到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因地施策。針對連年乾旱的實際,為了提高工程建設質量,赤峰市大規模推廣應用了以苗木蘸根保濕、坐水覆膜造林、節水灌溉、容器苗造林為主的系列抗旱造林科技,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全市總結和推廣了翁牛特旗“以路治沙”綜合治理、沙化退化農田草牧場防護林營造、流動沙地沙障治理、丘陵山地綜合治理等一批科技模式,大大提高了全市治理水准和治理成效。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以來,全市共完成各級各類研究及應用推廣課題200餘項,其中獲國家級獎勵10項、省部級獎勵90項。

堅持產業拉動。全市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思路,積極發展林沙產業,重點打造了一批林沙產業基地、扶持了一批重點龍頭企業、培育了一批新型林沙產業合作組織,全市防沙治沙綜合效益不斷提升,林草業成為山區、沙區羣衆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實現了防沙治沙與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全市重點推進了果樹經濟林、森林沙漠旅遊、山杏沙棘、文冠果木本油料林、灌木加工利用、林下種養殖等基地建設。積極推行了“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等生態產業扶貧模式,羣衆通過土地流轉、股權分紅、經營獲利、勞務報酬等通路獲得了長期、穩定的收入來源。全市建立林業專業合作社81家,其中國家級林業專業示範社6家、自治區級林業專業示範社13家,參與農戶6.7萬戶。在畜牧業方面,重點培育以合作社、家庭牧場、養殖企業為主的新型經營主體400餘個,從合作社中受益的農牧民達60萬戶以上,受益農牧民覆蓋率達54%,進一步優化了畜牧業發展管道。現時,全市林草產業總產值達102億元,農牧民真正得到了實惠。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赤峰市林草資源大幅度增加,林草生態系統初步構建。現時,赤峰市森林面積達4555萬畝、活立木蓄積量達697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35.84%,草原植被蓋度提高到62.6%,全市沙化土地面積由3996萬畝减少到2830萬畝,减少了1166萬畝,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先後榮獲“全國防沙治沙十大榜樣組織”“全國防沙治沙先進集體”“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先進集體”“國家森林都市”等榮譽稱號。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