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孜縣持續擴大農牧民轉移就業
工作有著落日子有奔頭
就業是民生之本,連著千家萬戶,關乎民生冷暖。
近年來,拉孜縣始終把促就業、推創業作為富民的首要任務和“一把手”工程,堅持把新增農牧民收入作為覈心目標,通過加强組織領導、創新活動載體、完善扶持政策等舉措推動農牧民轉移就業工作。2021年以來,拉孜縣農牧民轉移就業累計24935人次,勞務輸出收入達3.8357億元,真正“轉”出了致富新路子。
就業管道更寬廣
拉孜縣錫欽鄉吉布村羣衆阿旺旦增是村裡的能人。在他的帶領下,全村勞動力走出去務工,每年能賺到一筆不少的收入。2019年,在村“兩委”組織下,吉布村成立了吉布勞務輸出農民合作社,開始有規模地組織勞務輸出,帶領本村和鄰村羣衆180人到阿裡務工,實現勞務收入465萬元。
2019年7月,在村“兩委”組織下,拉孜縣達龍村勞務輸出農牧民專業合作社成立。兩年的時間,從剛開始的成員只有5名到全村每戶一人入股,並設立了8名組長。2021年村勞務輸出合作社共帶動240餘人轉移就業。
……
組建勞務輸出合作社、區外就業、參與村集體經濟發展,拉孜縣逐漸走出了一條適合當地實際的農牧民轉移就業路子。
在滿足農牧民羣衆多元化就業需求方面,拉孜縣充分發揮項目帶動就業作用,通過拉孜縣人社局協調對接施工單位、勞務輸出組織等,引導群眾參與項目建設。2021年以來,拉孜縣將政府投資400萬元以下的41個項目交由當地有資質的優秀勞務輸出組織承建,嚴格按照項目建設“增崗”的要求,狠抓建設項目用工60%和80%,實現羣衆就地就近就便就業。
如今,拉孜縣擁有勞務派遣公司一家,農牧民轉移就業基地7個,全縣農牧民依託就業平臺實現了就地就近就便就業。
就業氛圍更濃厚
“我是一名傷殘人員。之前,想過很多辦法外出務工,但都無功而返。2019年,村裡成立了勞務合作社,理事長阿旺旦增就讓我跟他們一起務工,每個月有7500元的薪水。”拉孜縣錫欽鄉吉布村村民紮西高興地說。
2021年以來,拉孜縣發揮“勞務派遣公司+勞務輸出合作社+村居勞務經紀人”的作用,拓展優化勞務輸入輸出雙向對接平臺,3月,在日喀則市範圍內創先開展“點對點”一站式組織化輸出服務,輸送9批410名農牧民實現跨市就業。
擁有“一技之長”不僅是農牧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更為走出去就業增添信心。
2021年以來,按照“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原則,拉孜縣通過縣鄉村三級文宣模式,多管道、多管道、多角度廣泛宣傳培訓、就業資訊、社會保險等相關惠民政策,讓更多的農牧民意願參加培訓,實現就業,為全縣的就業創業工作打好基礎。
2021年4月,拉孜縣在阿裡地區噶爾縣開展拉孜籍農牧民异地“以工代訓”,促進農牧民在增收的同時掌握技能,新增致富的底氣。同時,大力開展“珠峰工匠”等職業技能比賽,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促進農牧民掌握技能,提高技能水准。
據瞭解,2021年,拉孜縣通過“訂單定向”和送教下鄉等管道,根據用人單位崗位需求和技能需求,開展“訂單定崗”技能培訓18期,培訓761人,為農牧民增收致富“指路子”。
就業保障更完善
走進拉孜縣紮西宗鄉利民民族手工業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人們正忙著編制藏毯、卡墊等手工藝品。“在這裡上班每天有100元薪水,在家門口就實現就業,還方便照顧家裡,我非常滿意。”索朗曲珍高興地說。
2016年以來,拉孜縣紮西宗鄉利民民族手工業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先後組織開展培訓10餘次,培訓人數達600餘人,為全縣實現培訓後就業139人。現時,合作社員工有139人,累計發放薪水78.2萬餘元。
2021年以來,拉孜縣建立鄉政府、施工單位、勞務派遣公司、勞務合作社、勞務經紀人、勞動力之間“六比特一體”的勞務輸出模式,為農牧民提供就業推薦、職業介紹、勞動維權等全方位服務,切實保障就業增收。截至目前,人均勞務收入達1.85萬元。
同時,拉孜縣通過農牧民就業專場招聘會和企業用工需求對接會、“春風行動”、“送崗下鄉專場招聘”等活動,把就業崗位和就業服務送到了羣衆的家門口,讓羣衆不離鄉、不離土就能享受到優質的公共就業服務。
此外,拉孜縣及時制訂《拉孜縣2021年農牧民轉移就業工作實施方案》《拉孜縣2021年轉移就業技能培訓方案》等指導性檔案,建立周通報、月交流、主要領導季度聽取彙報的工作機制,為農牧民轉移就業提供了制度保障。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