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一個產業園區看作木桶,那麼企業就是組成木桶的木板,企業規模有大有小,木板也長短不一。園區的競爭力,既需要補短板,更需要找到最適合自身稟賦的主攻方向,持續鍛長板,形成健康有活力的產業生態,才能活水激蕩。
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是一個值得剖析的樣本。這個成立近40年的老牌園區,不僅形成了一批特色產業,而且不少還是正當火熱的新賽道:積體電路設計企業數量占全市1/4,人工智慧重點企業同樣占全市1/4,數位文娛重點企業則占到全市約60%,成為滬上數位文娛頭部企業最為聚集的區域。
老牌園區打破原有“生命週期論”,實現賽道轉換與“逆生長”,如何做到的?
引進優質企業
良禽擇木而棲,對於企業而言也是如此。想引進優質企業,木桶材質必須優良。
這一點,漕河涇開發區總公司副總經理蘇勤國深有體會。
“漕河涇是國內較早的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早在十幾年前,我們就很注重園區建築方面的LEED認證。”蘇勤國說。
LEED是由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建立並推行的綠色建築評估體系,被認為是建築環保領域最完善、最有影響力的評估標準之一。
“同一時期,市場上只有甲級寫字樓能够取得LEED認證。在園區開發中採用這一標準,我們走在了前列。”蘇勤國說,很多公司在選址前,要看地段、看人才聚集度,同時,看樓也是重要一環。“企業看樓時,首先要看的就是LEED認證。這一點在跨國企業中體現尤為明顯。”
美國美利肯集團是世界最大的私有化紡織品及化工產品製造商之一,當年把亞太區總部及研發中心設在漕河涇星聯科技園,正是看中了這一點。
“美利肯本身對環保就非常重視,當年選址時,他們看到園區建築已經取得LEED認證,雙方一拍即合。”漕河涇開發區總公司招商中心副總監徐傑說:“堅持走綠色低碳路線,讓我們嘗到了甜頭。”
用甲級寫字樓的環保標準搞園區開發,企業付出的成本會更高嗎?
不會。在漕河涇開發區,甚至還會更低廉——省錢的原因,正是環保的回報。
漕河涇開發區是上海第一個採用“冰蓄冷”科技的集中供冷園區。利用上海峰穀電價政策,園區可以减少約30%空調主機裝機量,“一般情况下,峰穀時段的電價比可達4∶1以上,囙此每年節省的電費是相當可觀的。”蘇勤國說。
冰蓄冷空調系統在電價高時可以少用或不用電,把儲存的冷量釋放出來使用;在電價低時多用電,把制得的冷量存儲起來。據測算,漕河涇開發區建築物每平方米的空調能耗為40瓦,僅是普通建築一半的能耗量。
一年下來,漕河涇能源中心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2.3噸、二氧化碳排放量7341噸,相當於减少一座6兆瓦的電廠在夏季高峰期供電產生的污染。如今,能源中心已在新建成的漕河涇科技綠洲四五六期投入使用,建設中的北楊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等園區也將推廣使用。
發揮企業“長板”
在園區發展過程中,不可能什麼功能都有、什麼產業都要。在有限的空間中,一定要找到最適合自身稟賦的主攻方向,持續鍛長板,打造競爭力。如今,數位產業在漕河涇開發區已形成半壁江山——“2021年,開發區預計實現銷售收入5850億元,其中數字經濟營收超3000億元。”漕河涇開發區總公司副總經理方銀兒表示。
坐落在漕河涇開發區的騰訊優圖實驗室,是騰訊華東總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漕河涇數字經濟產業的“極中極”。
不久前,騰訊優圖實驗室與上海交大、華東師大、上海電腦軟體技術開發中心共同研發的一項成果——《面向複雜場景的任務視覺理解技術及應用》獲得了上海市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不久,這項科技就被應用在騰訊健康碼中,用戶登錄驗證時,進行光線活體檢測和人臉比對,通過後便可實时獲得健康碼,保障身份真實性。
當前,賦能實體產業已成為數位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騰訊優圖實驗室也將“長板”延伸到了上海製造業,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上海富馳高科是金屬注射成型零件(MIM)行業製造商,此前,這家公司曾面臨著質檢難題:產品因高反光特性而導致的產品缺陷,很容易與正常反光混淆,即使人眼也難以區分。
“傳統做法是靠人工拿著產品在放大鏡下360°旋轉,但時間長了以後,人容易出現疲勞,員工流失率高,招工也難。”富馳高科負責人表示。
為解决這一問題,富馳高科計畫用人工智慧來替代人工質檢,而捕手這個項目的正是騰訊優圖實驗室。與人工相比,優圖為富馳量身定制的“騰慧飛瞳”AI質檢儀4秒就能完成一個產品的質檢,一天可以檢測2萬個,嚴重缺陷能做到零漏檢。並且,它還可以24小時無休地工作,不需要住宿和班車,一年可以為企業節約數千萬元成本。成長在漕河涇,騰訊的“長板”還要向更遠範圍輻射。“騰訊已經深入參與到上海的都市數位化建設中,未來,我們將抓住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機遇,服務於產業互聯網和數字經濟。”騰訊副總裁、騰訊華東總部總經理張立軍表示。
集聚人才“活水”
沿軌交9號線宜山路站一路向西,途經桂林路站、漕河涇開發區站、合川路站。沿著這條線路,遊戲企業串珠成鏈,形成了滬上數位文娛產業覈心帶。
近年來,漕河涇開發區數位文娛產業規模持續擴容,“上海遊戲F4”中米哈遊、莉莉絲、鷹角網絡均落戶於此。相關企業超過150家,辦公總面積超過35萬平方米,從業人員超過3萬人。
為什麼是這裡?為什麼是遊戲?
漕河涇開發區給出的答案是——地域、產業基礎和人才。
“漕河涇開發區地跨徐匯和閔行兩區,優越的區域位置是先天因素。”方銀兒說,漕河涇開發區以微電子工業起家,在那時就已具備資訊技術產業優勢。而且憑藉在軟體工具、集成電路、物聯網、算力算灋等領域的積澱,以及在遊戲、社交、IP內容、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探索,今天的漕河涇開發區,已經在元宇宙這條新賽道上形成了先發優勢。
但這裡能够成為人才彙集地,則是源於後天發力。
早在2009年,漕河涇開發區就視人力資源為“第一資源”,成立了人才公司,為園區企業提供人力資源配套服務。
“企業首先考量的是入駐園區之後能不能招到人。”方銀兒表示,並且還必須是招來即用的成熟科技型人才。“這正是支撐漕河涇在每一輪產業轉型發展中與時俱進,保持青春活力的源頭活水。”
2021年,臨港漕河涇人才公司共服務園區企業1428家,為商湯、3M、通標等企業辦理人才引進落戶、國內外人才證照約2000人;舉辦各類招聘會63場,為園區企業推薦9萬人。
如今,美利肯生產的地毯,已經鋪到了漕河涇開發區總部大樓中,園區裏的中小企業也借助騰訊實現“上雲”,發展進入“加速度”。米哈遊、騰訊、趣加等公司把遊戲出口到了海外,常年位居中國遊戲廠商出海收入榜單前三名。
在園區產業的“木桶經濟學”中,長板、短板不是孤立的。企業能否拿出長板來參與合作,進而在合作中佔據優勢,很大程度上决定著企業乃至整個園區的競爭力。園區要為企業打造各美其美、各具特色的發展空間,又要搭起美美與共、共同發展的橋樑,這或許就是老牌園區的青春密碼。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