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發佈到2025年,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基本建成;到2035年,整體創新水准進入全國科技創新第一方陣

重庆 107℃ 0
摘要:

1月19日,市政府正式發佈《重慶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重慶到2025年,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基本建成,科技創新中心框架體系和覈心功能初步形成,西部(重慶)科學城影響力逐步顯現,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成為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誕生地和全國重要的創新策源地。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西部(重慶)科學城,整體創新水准進入全國科技創新第一方陣。

  設定13項“十四五”主要發展名額

“未來5年至15年,是重慶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實現推動高品質發展和創造高品質生活目標的關鍵時期。”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科學編制和高效實施《規劃》,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對我市形成以科技創新引領支撐高品質發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規劃》編制工作自2019年部署啟動,歷時近兩年,緊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一區兩群”協調發展,以建成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範例為統領,以支撐引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動力,突出“四個面向”戰畧導向,著力打造戰畧科技高地,著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著力培育優勢創新力量,著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著力優化創新生態,著力提升區域協同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加快構建創新驅動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奮力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規劃》共設定13項“十四五”主要發展名額,其中包括全社會研發經費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6%,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2件,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達到35%、高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到32%等,全部名額均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準。

  在金鳳片區建設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

在《規劃》明確的13項重要任務中,打造戰畧科技高地被放在首位,旨在培育加速科技創新的主引擎,形成一城引領、多園支撐、點面結合、全域推進的創新格局。

根據《規劃》,我市將在金鳳片區100平方公里範圍內,集中力量建設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重點打造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聚區、科研機構集聚區、科教創新區等功能區。與此同時,强化成渝創新合作,與四川天府新區在共同爭取重大創新平臺、聯合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共同發起大科學計畫、推動科學儀器設備共亯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高水准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將緊扣“五個科學”和“五個科技”,構建一區引領、五區聯動、高校協同、院所參與的工作機制,强化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的聯動協調、向心集聚、輻射帶動作用,推動沙坪壩、九龍坡、北碚、江津、璧山錯位發展與協調融合,促進科學城與大學城融合發展,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參與科學城建設,打造“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

高標準打造兩江協同創新區,將彰顯“科創+產業”內涵,强化產業、人才、生活、生態“四個協同”,瞄準新興產業設立開放式、國際化高端研發機構,構建全要素全鏈條創新生態系統,建成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全球創新要素集聚高地、大學大院大所協同創新合作高地、科技創新及產業創新重要策源地、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

高起點創建廣陽灣智創生態城,將緊扣“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定位,加快建設廣陽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重慶經開區綠色產業示範基地,推動廣陽灣智創生態城綠色創新發展,努力建設成為“兩點”的承載地、“兩地”的展示地和“兩高”的體驗地。

此外,我市還將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方向,高品質發展創新園區,提升以科技創新為覈心的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業發展現代化水准。

  積極創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為了引進培育更多科技“主力軍”、創新“先鋒隊”,打造一支承擔國家任務、服務重慶發展、產生重大成果、能够應急攻堅的優勢創新力量,《規劃》從構建完備的實驗室體系、打造高端應用研究平臺、提升高校科技創新能力、發展高水准科研機構四個方面明確了具體任務。

“十四五”時期,我市將圍繞生命健康、集成電路、長江生態環境、新物態、物質資料等特色優勢領域,高水准組建重慶實驗室,為創建國家實驗室培育“後備軍”。抓住國家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契機,對我市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重新定位。打破學科和組織壁壘,積極創建大數據智慧計算、金融科技、長江上游健康土壤與綠色農業等國家重點實驗室。

此外,我市還將打造技術創新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高端應用研發平臺,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高校“雙一流”建設力度,優化學科設定和人才培養,支持發展一批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平臺和前沿科學中心,增强高校科技創新的供給能力。大力引進培育投資主體多元化、管理制度現代化、運行機制市場化、用人機制靈活化的新型研發機構,力爭到2025年,新型研發機構達到300家。

 到2025年入庫科技型企業超過4.5萬家

企業是創新主體。《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市將圍繞產業科技創新需要,加快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形成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的發展格局,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

一方面,通過實施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行動,發揮創新型領軍企業在形成戰畧科技力量、承擔重大科技任務、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聚焦汽車、電子資訊、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產業科技創新需要,引導和支持領軍企業聯合行業上下游、產學研力量組建創新聯合體。另一方面,通過構建科技型企業鏈式培育體系,培育壯大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主體規模,發揮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在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高品質發展中的重要力量作用,到2025年,入庫科技型企業超過4.5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達到500億元以上、建有研發機構的比例達到50%。

此外,我市還將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鼓勵龍頭骨幹企業為中小企業提供資訊支持和數位化、智能化、全產業鏈協同解決方案,搭建大中小企業創新協同、產能共亯、供應鏈互通的新型產業創新生態。充分發揮財稅政策的激勵引導作用,推動科技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打造細分行業“單項冠軍”,支持科技中小企業“上雲”“上規”“上市”。

《規劃》還特別提到要充分發揮企業家綜合創新資源、凝聚創新力量、組織創新活動的引領作用,支持企業家承擔重大科技任務,鼓勵和引導企業家帶領企業開展基礎前沿研究、顛覆性和變革性技術創新。鼓勵企業家和科學家合作,打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到“生產線”通道。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