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上海市政協全力推動重大戰畧任務落實落地為推進人民城市建設獻計出力

上海 100℃ 0
摘要:市政協充分發揮民主監督職能作用,圍繞這16項民心工程實施情況開展監督,力求推動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落實落地。

  “這裡的早餐供應到幾點?”“中式早餐有多少品種?西式的呢?”“提供自取服務嗎?”

  2021年8月的一個早晨,中山北一路花園坊園區的逸小兔流動餐車,迎來一群不尋常的“顧客”,他們拉住餐車服務員問東問西,還不時舉起手機拍上幾張照片。

  這些“顧客”,是來自市、區兩級的政協委員,他們專程到此參加“早餐工程”專題視察監督。這也是今年上海市政協圍繞本市16項“民心工程”開展專題視察監督的縮影。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也是政協履職之著力點。一年來,上海市政協砥礪“初心”,緊貼“民心”,築牢“同心”,堅持以服務“十四五”發展順利開局為工作主線,全力推動重大戰畧任務落實落地,聚焦老百姓最關心、最迫切問題,搭建協商於民平臺,為推進人民城市建設獻計出力。

  為民履職深入瞭解羣衆期盼

  去年,圍繞舊改、養老、教育、醫療等羣衆關切問題,上海推出16項民心工程。市政協充分發揮民主監督職能作用,圍繞這16項民心工程實施情況開展監督,力求推動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落實落地。

  “要把此次監督作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作為深入推進‘我為羣衆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有力抓手。”市政協主席董雲虎提出明確要求後,上海市政協主席會議審議通過監督工作方案,明確由各位副主席牽頭,辦公廳統籌協調,12個專委會(指導組)全部參與並具體實施。

  對於這場專題監督,政協委員們也都摩拳擦掌。在經歷了一場為期3個月、以黨史學習為主題的黨建引領活動之後,他們對“為民履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去年4月,上海市政協在網上全國政協書院開設了“從石庫門到天安門”主題讀書群,組織政協委員開展為期3個月的線上讀書交流活動。82天時間裏,發言數量逾41萬條,日均5000餘條,人均470餘條,生動演繹了全覆蓋、深研學、高强度、大聯動的紅火場面。

  聚焦“建設人民都市之真諦”,委員們寫下許多飽含民生情懷的留言:“建設有溫度的都市,要聚焦城市建設細枝末節。”“都市精細化管理效果如何,要以居住在此地和到經此地的人的感受,作為評估標準。”

  學思踐悟,委員們將讀書活動成果轉化為履職本領。懷着對“初心”的深刻認識,他們深入基層一線,細緻瞭解羣衆期盼、反映羣衆訴求。

  各區加裝電梯“進度條”卡在哪兒?舊區改造如何實現“提速增效”?他們走街串巷、深入社區,巡查街面、暗訪商鋪,線上線下反復探討,研究問題癥結、思索破解之法。9月初,16份均為3000字左右的專題視察監督分報告形成。

  在調研協商議政中凝聚共識

  不止於“民心工程”專題監督,許多參加政協協商活動的委員,都有深刻感受:“我們看到了市委、市政府真摯的為民情懷,廣大一線工作人員扎實有效的工作。”對他們自身而言,這“既是建言資政,又是知情明政的過程;既是發揚民主,又是凝聚共識的過程”。共識在協商議政中進一步凝聚。

  “要解决‘五個新城’公共服務短板問題,必須立足上海全市域統籌考慮,優化資源配置,著力提升能級。”“‘五個新城’的規劃建設,是我們這座城市軟實力要素重構的新機遇,寧可慢一點,也不能留下遺憾;寧可多‘留白’,也不能‘亂塗鴉’。”去年7月,市政協常委會議舉行有關“五個新城”建設的專題議政,委員們紛紛建言。

  為了組織好這樣一場協商議政活動,市政協課題組先期開展調研,分赴松江、嘉定、青浦、奉賢、南匯“五個新城”瞭解建設過程中面臨的一系列實際問題,幫助政協委員知情明政,有的放矢建言獻策。每到一處,課題組成員爭分奪秒,與一線建設者、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交流,在建設單位,在區政府會議室,在前往視察點的小巴士上,處處可以見到熱火朝天的討論場景。

  除了“五個新城”,市政協課題組還分別趕赴各個部門、組織“取經”。8月16日,一份題為“推進‘五個新城’建設需要重點關注的幾個問題”的調研報告,通過市政協主席會議審議,報送市委、市政府和有關部門。報告提到,“五個新城”發展基礎存在“三個不同”和“三個不足”,並從功能定位、發展佈局、服務配寘、交通建設、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

  “高水准改革開放”“五型經濟”“數位化轉型”“都市軟實力”……一項項事關上海長遠發展的戰畧任務,都成為上海市政協協商議政的重點。市政協努力找准政策供給和政策需求結合點,以高品質履職促進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協商平臺進一步向基層延伸

  這一年來,政協委員去基層愈發頻繁,這得益於協商平臺進一步向基層延伸。

  在各區已搭建“零距離協商”“協商議事廳”“協商在一線”“協商活動站”“委員工作室”等協商平臺的基礎上,去年4月,市政協提出全市統一建設“協商於民”委員工作站,在滬全國政協委員、市政協委員和區政協委員下沉落地,打通三級委員履職界線,推動委員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7月,首批110家“協商於民”委員工作站授牌。

  截至目前,全市共設立“協商於民”委員工作站233個,其中本市215個街鎮實現100%全覆蓋。除港澳委員外,三級政協委員近6000人基本落組進站,進站率達97%。

  位於市中心的南京西路街道轄區,近10萬白領工作生活於此,公共停車點不足,非機動車停放管理成為城區治理難點。一場由街道“協商於民”政協委員工作站牽頭召開的協商會,令這一難題的解决有了轉機。來自全國、市、區的三級政協委員實地調研後提出可行性建議,物業管理代表、共亯單車企業代表、街面非機動車管理代表和交警支隊、社區管理辦工作人員等開展面對面協商,初步達成了優化非機動車公共停放區域、落實監督指導機制和加强商務樓宇主體責任的共識。

  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在參與基層協商過程中,有委員結合自身專業知識化解居民與物業糾紛,有委員利用自身資源為街道構建社區未來的養老藍圖,還有委員計畫將老舊社區加裝電梯、都市更新等民生難題和訴求帶進全國兩會……

  遍佈基層的“協商於民”政協委員工作站,不僅是委員下沉的場所,更是彙聚民意的哨點。他們活躍於基層協商平臺,參與議題涉及加裝電梯、養老綜合服務、集中充電設施建設、社區文化供給、口袋花園項目、社區治理、優化營商環境、鄉村振興等,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委員就在身邊,政協離羣衆很近”。

标签: 政協委員 時政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