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員三篩:更快更好更有溫度

天津 135℃ 0
摘要:15日清晨,河東區中山門互助南裏社區居民伴著晨光有序檢測。15日,我市開展第三次全員核酸檢測篩查,如潮般的好評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他們讓核酸檢測採樣工作更平穩有序開展。

昨天,位於津南區的國家會展中心(天津)項目開始進行全員第三次核酸檢測,確保工程如期進行。

15日清晨,河東區中山門互助南裏社區居民伴著晨光有序檢測。

“這次是火箭般的速度。”

“這次真不錯,從進去到做完10分鐘。”

“一次比一次好,點贊。”

……

15日,我市開展第三次全員核酸檢測篩查,如潮般的好評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許多人開玩笑說:“排隊的專用馬紮都沒來得及打開,就完事了。”

第一次篩查3小時,第二次篩查最多40分鐘,第三次篩查最快10分鐘。記者採訪發現,許多社區在中午12時已基本完成檢測,下午採樣人員登門為特殊人群檢測及補漏,確保不漏下一戶一人。

速度,一次比一次快;效率,一次比一次高;服務,一次比一次周到有溫度。

這種令人踏實而心安的速度、效率和服務,給了千萬人更多的安全感,而它的背後,凝結著無數人的辛勤汗水和無私奉獻。

檢測點比特分配更合理

“檢測很快,我已經做完了,比上次更省事。”在東麗區華新街道華軒家園核酸檢測採樣點,居民趙潔華做完核酸檢測後便回了家,從下樓到上樓沒超過20分鐘。

沒過多久,華軒家園業主群裏紛紛發出了點贊的資訊:“第三次全員大篩,安排得井然有序,點比特新增了,速度越來越快,感謝所有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

檢測點比特新增,直接影響著核酸檢測的速度。為確保精准、高效完成本輪篩查工作任務,華新街道科學匹配工作人員,由第一次核酸篩查設定的8個檢測點比特、12條檢測通道,增至9個點比特、45條通道。華軒家園的檢測通道也由以前的2條新增至3條,速度提升了一大截。

“第一次大篩時,所有點比特都在一起,居民們紮堆兒排隊,秩序比較混亂,影響了工作速度和效率。”華新街道分管疫情防控工作的郭慶森介紹,為了節省居民排隊等待時間,第二次檢測時,檢測點比特分設在了各個社區內,速度明顯提升。第三次全員篩查時,我們根據每個社區的居民人數、老年人占比等因素,合理分配檢測點的數量。

除了華軒家園,南開區金環裏核酸檢測通道由以前的2條新增至4條,瑞麗園核酸檢測通道由以前的1條新增至2條……“志願者用大喇叭一喊我就下去了,本以為得排隊等會兒,沒想到不到20分鐘,就完事了。”瑞麗園居民宋行軍對這次的速度嘖嘖稱讚,“今天的核酸檢測做得真漂亮。”

檢測流程小神器有大作用

檢測點比特優化、檢測通道迅速新增的同時,各個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奇思妙想”和“發明創造”也讓檢測流程提質增速。

牛皮紙材質的鞋盒子,蓋上一個手機監視器區域大小的小孔,一側開了15釐米左右寬的“門”,紙板上用泡沫條固定了放身份證的位置,身份證放上去從“門”裏推進去,正好對應上面的開口,“哢嚓”一聲,掃好,換人。“麻利兒,倍兒快!提高了系統錄入工作效率。”登記的居民豎起了大拇指。

在紅橋區民族中學的核酸檢測採樣點,老師們自己做的“掃證神器”發揮了大作用,大夥兒還貼心地在蓋子上標注了“請出示身份證”的提示,用卡通漫畫做了裝潢,畫了手機拍照擺放的位置:“社區工作者登記時手累了還可以搭在盒子上歇一歇,省點力。”

在河西區掛甲寺街的雲廣新裏,“掃證神器”有了升級版,志願者拿來了孩子的學習用具,成像的原理一樣,盒子裡面還安了充電的小燈,擺放身份證的位置固定了,光源穩定了,掃描起來1秒一個,得心應手。

在核酸檢測流程中,樣本轉運至關重要。在河北區旺海公府社區採樣點,距離篩查開始僅僅過了半個小時,運送樣本的專用車輛就已經在此等候。負責轉運任務的社區工作人員手拿試管,逐一掃描條碼,將樣本資訊錄入系統,再將錄入資訊的試管放入備好的樣本轉運箱。隨後,在一旁等待交接的檢測公司人員核對完交接單,簽字確認後完成核酸採集樣本交接。隨後,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將樣本轉運箱搬上車輛,整個過程不超過5分鐘。

在東麗區華新街道各個核酸檢測採樣點,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人員製定大篩樣品轉運明細表,明確各點比特聯絡人,轉運人員在到達點比特前15分鐘聯系提示打包封箱,“即取即走”確保樣品從採樣到上轉運車1小時內送往檢測機構。

志願者經驗新增準備充分

“咚咚咚……”14日晚上9時,河東區巨福新園閻瑤的房門被敲響,開門一看,一比特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拿著一個登記簿站在門口。

“打擾了,我們再來核查一下人數,順便統計一下老人和孩子的情况。”李立一邊詢問著,一邊詳細地在登記簿上記錄著,最後臨走時不忘特別提醒一句:“明天請您等我上門通知,我不敲門就別下去,免得受凍。”

轉天,從志願者上樓敲門到做完核酸檢測,閻瑤花了大約20分鐘。“除了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我覺得這次最大的特點是志願者人數增加了。”閻瑤感慨地說,每個志願者負責一個樓門,從頭天晚上挨家挨戶敲門登記,到轉天登門引導居民下樓,再組隊前往檢測採樣點,他們經驗更豐富,服務更周到,為他們點贊。

“第二次篩查時,志願者比較少,經驗也不足,我們社區按整棟樓通知,等大家前往檢測採樣點,又排起了大長隊。”住在河東區六緯路30號院的董浩說:“這次篩查既有速度更有溫度,按照樓門通知,下去一刻鐘就做完了。上次是從1號樓叫到10號樓,這次順序倒過來。這些細節都說明組織者越來越有經驗了。”

運用語言特長幫忙做翻譯;幫助錄入護照、身份證號碼;遇到風大帳篷鬆動,熱心幫忙固定帳篷……在南開區時代奧城核酸檢測採樣點,一比特高鼻深目、特徵鮮明的西方面孔引人注目。他是37歲的李涵文,來自比利時,從“二篩”開始當起了志願者。“不要看我的外表,我其實是中國人,這裡是我的家。看到大家很辛苦,我覺得我能幫多少就幫多少,這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李涵文用流利的普通話說,他在天津已經生活了十幾年。

南開區時代奧城是我市最大的涉外社區,居住著來自18個國家1600多人的外籍居民。“因為不適用掃描身份證,手動錄入耗時較長,我們提前發放了登記表,詳細記錄外籍居民的地址、同住人等資訊,並為外籍人士開通了專門的通道,由英語、韓語、日語的志願者提供翻譯引導服務,確保居民從出門到採集完成時間壓縮在半小時以內,最快7分鐘就完成了。”體育中心街時代奧城社區書記曾彭華介紹。

下沉幹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

“大戰當頭,我請戰!”“我是黨員,我先上!”自我市突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8萬多名市、區兩級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幹部連夜集結,穿上紅馬甲,做到“應沉盡沉、應入盡入”,全力配合做好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構築起一個又一個堅實的紅色堡壘。

在河東區常州道街道東惠家園社區核酸檢測採樣點,一面黨旗迎風飄揚,指引羣衆找到方向,讓羣衆安心、放心。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啟動後,河東區委組織部連夜為各街道黨工委配發黨旗共700面,用於懸掛在採樣點和社區醒目位置,讓黨旗高高飄揚在戰“疫”攻堅最前線。“看到黨旗飄起來,我們就放心了。”王大爺在現場說道。

在該檢測採樣點,常州道派出所社區民警寇俊傑組建了以義務巡邏隊為骨幹的百人社區志願者隊伍,正在維持著秩序。他們讓核酸檢測採樣工作更平穩有序開展。“我作為黨員、公安民警,就應該衝鋒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充分發揮社區民警地熟、人熟和羣衆對公安民警愛戴信任的優勢,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社區疫情防控的工作中,為社區平穩有序開展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寇俊傑的話語鏗鏘有力。

河東區委組織部下沉幹部郭耀從1月9日接到返崗通知後,一直在核酸採樣點比特維持秩序,安排居民有序排隊採樣。“從開始協助社區黨委到能帶領一支隊伍順利開展工作,從早晨天不亮一直工作到深夜,雖然很辛苦,但是想到我們的付出能够保障羣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就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郭耀說,“堅守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更能體現一名共產黨員的職責和使命擔當。”

居民心理平緩不急躁

記者採訪時發現,在第三次全員篩查過程中,不僅效率提升了、秩序更好了,居民的心態也比以前更平和、更放鬆。

“我爺爺奶奶自己住河西區梅江街,歲數大了,不會加業主群,平時也不愛出門,‘一篩’的時候跟著鄰居隨大溜,一大早就到核酸檢測採樣點排隊去了,一排排了三四個小時凍得不行。”市民李婷心疼地告訴記者,“二篩”時說是按樓叫號,群裏通知爺爺奶奶也看不到,志願者用大喇叭喊,他們住在十二層也聽不到,後來物業敲門時倆人又睡著了。“開始沒驗成,老人急得夠嗆,生怕扯後腿,最後補了個漏。”

“今天‘三篩’更踏實,樓門長挨家挨戶敲門通知才下去,爺爺奶奶穿得暖暖和和的,十幾分鐘就測完了,倆人可高興了。”李婷表示,從恐慌、忐忑不安到踏踏實實跟著社區步調走,社區這樣的應對速度、管理效率、溫度,讓人心裡更有根。

“快到中午時,志願者提前告訴我們還得一個多小時,讓我們踏踏實實吃飯。吃完飯歇了會兒,剛好叫到我們。”北辰區寶利新苑社區居民張玉榮也有同樣的感受,“從‘一篩’到‘三篩’,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想方設法讓我們少等候、少受凍。我們也熟悉了流程,對社區的安排很信任,心態變得很平和,在家安心聽指揮。大家互相配合,一定能很快戰勝疫情。”

标签: 社區志願者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