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直作為我國經濟最强的省份,所以一直給人留下的印象,都是不注重教育,只注重發展經濟和賺錢。
然而,現在這一觀念要有所轉變了,甚至可能因為這個,廣東又要火了!
因為在1月10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恐龍足迹研究團隊宣佈,他們在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發現了一批恐龍足迹。而最初提供線索的人,正是廣州的一名叫做倪子傑的初三學生!
據瞭解,他在去年7月的時候,偶然間在懷集縣的一處工地附近看到了幾個足迹,由於他從小熱愛大自然,平時上學也學到不少關於幾億年前陸地統治者——恐龍的知識,所以覺得很像是恐龍的足迹化石,囙此他很快保護了現場,然後當即聯系了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邢立達課題組。
現在看來,他的猜測完全沒有錯,該團隊也是給到了他肯定的答覆,現時該課題的研究論文,已經發表在了國際古生物學期刊《曆史生物學》上面。
根據考古專家表示,此次發現的恐龍足迹,屬於是獸腳類恐龍的,暫時歸入“副強壯足迹-實雷龍-蹺脚龍足迹”組合。而這類的足迹,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我國了,多年之前在四川省和安徽省的白堊紀岩層。
據此,可以推斷當時這類恐龍生活的範圍比我們現在想像得更為廣泛,而這次又是在肇慶有確切證據的、首次發現恐龍化石。囙此科學價值極大,有利於填補我國恐龍研究的多段空白。
經過幾個月的建模取樣分析,最終認為這只恐龍當時的行進速度約為2.57米/秒,按照這個來看,這條恐龍是在小跑狀態下留下的脚印。
有網友好奇表示,既然我們現在的痕迹學可以通過脚印來判斷人的身高,那麼可不可以知道這只恐龍的大小呢?
專家表示,這個有一定的難度,因為不知道這個脚印當時所處的環境如何,地面的軟硬程度不好區分,而且獸腳類恐龍很多,比如我們最熟悉的霸王龍,就是獸腳類。只能給出大概的高度,應該在3米以上。
其實我們現在研究恐龍的意義有很多,一是為了搞清楚地球的過去環境,二是為了我們人類自己。因為按照地球現在的歷史來看,有可能存在一個所謂的生態迴圈,也就是所有物種都要符合規律,從出現到繁榮再到凋零,如此反復。
這對於人類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囙此搞清楚其中的原因,避免在未來出現悲劇,是很有必要的!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