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瓦房店市李官鎮,就發現了這裡的口音已經沒了海蠣子味。而是和蓋縣的口音相同。因為這裡是大連市最北邊的一個地界,浮渡河從鎮北自東向西流過,浮渡河的北岸就是營口的地界。囙此浮渡河就成了大連市和營口市之間的界河。
出於對鎮名的好奇,開始了對李官鎮歷史起源的探索。但是遺憾的是相關內容幾乎沒有。只發現一個當地人演繹的“李官的傳說”。讀罷“傳說”,覺得過於牽強附會,特別是“李官墳”一說,即與史實不符,又因一個“墳”字顯得很不吉利。於是就動筆自編了一段關於李官鎮鎮名起源的文字。自以為比較接近歷史真實,還有吉利的寓意。但是一個偶然的發現,讓我覺得不論是當地人的“傳說”,還是我的杜撰,都與李官鎮的歷史不符,甚至抹殺了李官鎮的悠久歷史。因為李官鎮名稱的由來和姓氏無關……
自古以來,城池都有東西南北之門。因為那都是實實在在的有形之門。在疆域上用“關”的較多,鮮有以“門”自稱。
然而有一個地方,不僅用“門”自稱,還冠以“大”字,稱作“北大門”。這裡就是濱城大連所屬瓦房店市的李官鎮。不過李官鎮的確有自稱“大連北大門”的資本。
首先,李官鎮是大連市地界的最北端,位於浮渡河之南,浮渡河是大連市和營口市的界河。
其次,有四條要到貫穿於李官鎮的南北,分別是沈海高速、202國道、哈大高鐵、濱海路四條主幹路。高鐵不曾在李官停歇,東西向的李華線卻將三條主幹公路緊密連接,使李官鎮成為交通樞紐,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再附以珍珠門傳說的神助攻,“大連北大門”的稱謂,實至名歸。
李官鎮兩面環山,山嶺高低起伏,疊巒蒼翠。兩面臨水,浮渡河蜿蜒奔騰匯入渤海。一水一海環抱著李官鎮的北邊和西邊。海水碧波蕩漾,沙灘細膩。
在中國,每一個地名基本上都有一段歷史的傳奇。或因名山名水,或因名人軼事,簡單地蒐索推演就能找到地名的來源。
然而李官鎮名稱的來源卻是撲朔迷離。現時最被廣泛認可的就是和明將李成梁有關。推演者把李成梁和朱元璋聯系到了一起,用李成梁的葬身之地來闡述李官鎮名稱的由來。但是查閱了李成梁的史記記載,發現這個推演與史實不符,有點虛構穿越,杜撰歷史、攀附名人、牽強附會之嫌。因為李成梁明朝萬曆年間的名將,有史可查,與抗倭名將戚繼光合稱抗擊倭寇的“南戚北李”,和朱元璋並不在同一個時代。同時李官鎮並沒有李成梁墳墓的遺跡。倒是在北京有李成梁的墓地。
那麼李官鎮的名稱到底因何而來呢?在網上搜閱了相關資料。我覺得應該也和李成梁有關,不過並不是和李成梁葬身之地有關係。而是應該和李成梁家族的居住地,以及自李成梁之後,其家族在明朝的官運有關係。
在史料記載中,李成梁的祖先在唐朝時期生活在朝鮮,後來在明朝時回歸,居住在鐵嶺一帶。至於從何地回歸?沒有史料可查。不過在史料中有一段遼朝時期的記載。就是耶律阿保機戰勝渤海國之後,將一批歸順遼國的人遷移到現在營口的歸州街道一帶居住。歸州的“歸”字也是歸順之意。
遼朝時期的渤海國地域包括朝鮮在內。現在李官鎮和歸州街道只隔了一條浮渡河。囙此很有可能李成梁的祖先歸順遼國後在李官居住。由於歸順之民並不會得到重視,所以不會有什麼史料記載,從而導致了李成梁家族怎麼從李官簽到鐵嶺的,沒有任何史料記載。
待到李成梁成名後,他的家族才開始進入史册。因李成梁出生在鐵嶺。所以鐵嶺就成了李成梁家族的發源地。而其家族曾經的居住地李官並沒有載入史册。再加上東北的歸屬自唐朝以後一直處於不斷變更之中。也會造成了一些史料要麼不全,要麼被毀。關於東北的詳細史料應該是自清朝以後才逐漸完整。只是清朝的史官也不可能為一個明朝的將領做更多的史料蒐集。從而導致了李官鎮和李成梁的關係就無史料記載。
但是在人類歷史的記載中,正史僅僅是極少的一部分。民間的記載才是最主要的部分。李成梁及其子孫從萬曆到崇禎年間一直是達官顯貴,官運亨通。這種顯赫的家族史,應該引起了遷移到歸州之渤海國後人的羡慕。所以就把浮渡河南岸的地方當成升官發財的寶地。又因為李成梁家族曾經在此居住過,所以久而久之就把浮渡河南岸稱作李官。
由此我杜撰了一篇李官鎮的由來:
明朝萬曆年間,與戚繼光合稱為“南戚北李”的抗倭名將李成梁,其祖上居住在屬於渤海國的朝鮮地域。在遼朝時,渤海國被遼國打敗。耶律阿保機將歸順的人遷移至浮渡河一帶居住。李成梁的家族被遷移到浮渡河南岸居住。後來隨著家族的發達又陸陸續續遷移到鐵嶺。待到李成梁功成名就之後,李氏家族的地位日益顯赫,且長久不衰,囙此當地人認為浮渡河南岸是升官發財的風水寶地。久而久之就把浮渡河南岸的地方稱作“李官”。
編撰完上述文字後,覺得心裡不太有底。於是便以“李官鎮和李官村”為關鍵字進行了網絡蒐索。這一搜,發現全國有多個以“李官”為名的村鎮。並且都沒有和歷史名人姓氏有關的記錄。這預示用名人姓氏來追溯“李官”村鎮名稱的由來是錯誤的。
既然和姓氏無關,就用“李官”為詞條進行了蒐索。蒐索後發現李官的解釋為:“古代的法官。李,通“理”。《鶡冠子·近迭》:“蒼頡作法,書從甲子,成史李官。”清錢謙益《孫子長徵君六十壽序》:“膺貢大廷,擢上第,選擇為李官。”
原來“李官”之李並非姓氏之李,而是道理之理。既然李通理,那麼“理官”又怎麼解釋呢?蒐索後發現,理官:“治獄之官”。
無論李官之法官,還是理官之獄官,應該都和法家有聯系。於是又以“法家”為詞條進行了蒐索。一個法家的代表人物“李悝(悝有三個讀音:huīkuīlǐ)”,讓我找到了“李”通“理”的依據。因為李悝編撰中國古代第一部成文法典《法經》。所以後人把依據《法經》執法的官職稱之為“李官”或“悝官”。可能是筆誤或是“理”比“悝”更好理解,所以把“悝官”寫成了“理官”。又因為“李官”和“理官”都和李悝有關,所以才有了“李”通“理”之說。
從這一點上講,李官的名稱還真和姓氏有關係。只是用在地名上應該和姓氏沒有關係,“李官村和李官鎮”應該是古代法官的居住地或監獄所在地。
那麼瓦房店市李官鎮是法官的居住地還是監獄所在地呢?從現時的史料記載和考古發現來看,並沒有發現監獄的相關記錄。倒是李官漢墓的發現,證實了李官鎮在漢朝時期應該是達官貴人的居住地,並且很有可能是司法官員。所以才被稱之為“李官”。
當我準備確認這個杜撰的時候,一個關於銀雀山竹簡的詞條再次改變了我對李官一詞的認知,因為在銀雀山竹簡《李法》證實了在黃帝時期就有“置李官,李首長”的說法。雖然“李官”也是法官的意思,但是和《法經》李悝無關。李官的由來可能與黃帝有關。(智度幽宗頭條號原創,禁止抄襲)
總之,瓦房店市李官鎮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應該自漢朝或漢朝以前就有了輝煌歷史的開始。李官鎮的“李官”名稱,也應該在漢朝或漢朝以前就有了。如果要選一個歷史名人做瓦房市李官鎮的代言人,我認為最佳人選是“李悝”。囙此可以打造“李悝”的品牌系列,如“李悝葡萄,李悝蘋果”等等。
經過歷史的不斷變遷,現在的李官鎮由十三太保和一個格格組成。
十三太保分別是:
李官鎮的發祥地李官村;
資源豐富的華銅村和礦洞山村;
寓意豐富的東陽臺村和西陽臺村;
和姓氏有關的齊家房村;
和植物有關的杏樹村和榆樹房村;
和營房有關的大營子村;
低處偏遠的孤家子村;
充滿傳奇色彩的龍王廟村;
地貌美麗曲折蜿蜒的曲家溝村;
群山環抱,人間仙境的南溝村。
一個格格是華銅格格——華銅社區。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