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傳唱千古的名句出自元曲大家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這首曲是張養浩在前往關中救災路過潼關時有感而發而寫的,其中一開頭就描寫了潼關地形的險要:“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中華幾千年歷史長河中,潼關的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見證了數不清的戰事和一個個王朝的興衰。
潼關,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北部,北臨黃河,南依秦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潼關扼守中原通往關中、西域的通道,戰畧位置極其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四鎮咽喉”、“百二重關”的美譽。百二重關意思是只要兩個人守著,可抵擋百人進攻,足見其地勢之險。清朝康熙和乾隆這爺孫倆都曾給潼關非常高的評估,稱潼關為“天下第一城”、“第一關”。《山海關志》中說:“畿內之險,惟潼關與山海關為首稱。”也就是說潼關幾乎和被稱為“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不相上下,而且若論歷史的話,潼關可比山海關悠久多了。
潼關最初並不是以這個名字出現的,周時為桃林塞,周武王放牛於桃林之野。戰國時期秦國積極東出爭霸中原,在今河南靈寶東北設定函谷關,秦國固守函穀險關打退東方六國多次進攻,並笑到了最後。秦末大亂,劉邦向西進軍,函谷關下只能望關興歎,後來繞道南陽走武關才拿下關中。西漢定都長安,函谷關為關中平原的東大門,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西元前114年漢武帝時,函谷關東移至今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東,據說是因為樓船將軍楊樸而遷。但是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函谷關距離都城洛陽太近了。若敵人從西邊攻來,一旦破關,連緩衝的餘地都沒有,尤其是到了東漢末年時,天下局勢不那麼穩定的時候。漢獻帝建安年間在今潼關縣港口鎮楊家莊、城北村一帶設潼關。《水經注》記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潼關之名,從此而始。
潼關最初位於麟趾原上,東起遠望溝西沿,西至禁溝東岸,東西兩面臨溝,北面是滔滔黃河,南面是巍巍秦嶺。在北起禁溝與潼河交匯處,南至秦嶺蒿岔峪口,還有12座烽火臺同潼關相連,即十二連城。潼關城憑險而立,和北面的黃河、南面的秦嶺山脈這些天然屏障一起構築堅固的防禦體系,扼守中原和關中之間的東西要道。
只要看看地形圖,就可以想像在冷兵器時代要想拿下潼關並非易事。你可能會問,除了潼關就沒有別的路可以通往關中了嗎?當然有,但是不論是走山西北部西渡黃河,還是從南陽盆地從武關入關中,繞得遠不說而且路也不好走,不適合大規模用兵和後勤補給運輸。即使繞過去了,也有被前後夾擊包餃子的可能。走潼關,路近且相對較好,是大規模進軍關中繞不開的坎。如此逆天的地理位置,想要突破潼關防線談何容易啊。
隨著黃河不斷沖刷和泥沙淤積,黃河南岸的河灘越來越寬,潼關關城也只好跟著向北移動。建安十六年,曹操率軍西擊馬超、韓遂,攻破潼關。不過曹操並沒有强攻潼關城,而是偷偷從蒲阪渡河繞到潼關背後在渭河口發起攻擊。隋唐二朝均定都長安,潼關作為關中的東方門戶,其重要性又得到凸顯。來自關東的敵人一旦突破潼關,關中再無險可守,皇帝只有跑路的份。唐朝時,因黃河南岸河灘已經非常寬了,潼關關城便從原上遷至原下,也就是如今的潼關遺址所在。
對於潼關守將來說,只要不作死地去主動出擊,只要不是徹底沒救的王朝,憑險關固守足以挫敗來犯之敵。這裡就有個作死的典型例子,唐朝安史之亂時,安祿山攻至潼關,碰上駐守的名將高仙芝、封常清,估計當時安祿山想死的心都有了。不過,安祿山運氣太好,唐玄宗和楊國忠來屢次神助攻,殺掉死守潼關的名將高仙芝和封常清,而後又讓守潼關的名將哥舒翰主動出擊、出關迎敵,結果一敗塗地。安祿山攻破長安,唐玄宗只好逃往巴蜀,真是不作不死。明末孫傳庭守潼關,也是一樣被迫出關迎敵,被李自成打崩。
在幾千年歷史上,發生在潼關的戰事不可勝數,潼關真正被强力攻破的次數卻並不多,足見其被稱為“第一關”絕非浪得虛名。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