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受傷致死?看看寧遠戰後他還幹了啥

湖南 114℃ 0
摘要:天啟二年正月,廣寧之戰慘敗後,朝廷事後追責,將主要責任人王化貞逮捕下獄,遼東經略熊廷弼撤職查辦。王在晋認為,廣寧遺失後,遼東形勢已經徹底壞掉,關外沒有必要再駐軍,主張退守山海關。清史稿記載他是身患毒瘡,屬自然病死;但也有觀點認為努爾哈赤是在寧遠之戰中被火炮擊傷,重傷致死。

清史系列-10】

天啟二年(1622年)正月,廣寧之戰慘敗後,朝廷事後追責,將主要責任人王化貞逮捕下獄,遼東經略熊廷弼撤職查辦。同年三月,另派兵部侍郎王在晋接任遼東經略一職。王在晋認為,廣寧遺失後,遼東形勢已經徹底壞掉,關外沒有必要再駐軍,主張退守山海關。

王在晋到山海關之後,發現這個天下第一雄關並沒有他想像的那麼固若金湯,山海關關城地勢較低,城外有很多山嶺,一旦敵軍佔據這些山頭向下扔石頭,山海關指日可破。於是提議朝廷撥發經費,在山海關外自八裏鋪起,再築一道城牆,將這些制高點全部包羅在內,使山海關真正成為一座天險雄關。

王在晋的建議上報後,很快得到了準予,並且朝廷下發了20萬兩帑金作為修牆經費。工程正要開工,結果遭到了寧前道兵備僉事袁崇煥、主事沈棨、孫元化等人的強烈反對,這些人都是前線的中下級將領,他們不同意放弃關外的土地。袁崇煥主張在山海關外200裏的寧遠駐軍,守住了寧遠城,不僅可以確保山海關的安全,還可以作為進攻後金、恢復遼東的軍事基地。

山海關

袁崇煥的建議被王在晋認為是癡人說夢,不切實際,並且風險極大。如果修築了寧遠城而又守不住,浪費財力物力,到時難免被朝廷追責,熊廷弼、王化貞就是前車之鑒,所以王在晋不同意袁崇煥等人的提議。袁崇煥雖然職位不高,但這人比較軸,他說服不了王在晋,居然直接寫信向首輔葉向高越級告狀,闡述自己的主張。

葉向高不瞭解前線的情况,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正在此時,大學士孫承宗自告奮勇去山海關巡視,調查瞭解情况。孫承宗做為朝廷欽差到遼東走了一圈,他實地考察遼地的情况,並召集當地將領開會研討,最後決定支持袁崇煥的建議。孫承宗回朝後,向朝廷彙報稱王在晋能力有限,難以勝任遼東經略一職,建議換人。

天啟二年(1622年)八月,王在晋被免職,改由孫承宗出任遼東經略。孫承宗到任後,支持袁崇煥重修寧遠城,建立關寧防線。天啟四年(1624年),袁崇煥、滿桂等人將寧遠城修築完工,新的寧遠城堅固高大,並在城牆上配備了十幾門紅衣大炮,成為了一座邊防重鎮。

袁崇煥

孫承宗擔任遼東經略期間,與袁崇煥等人大力經營寧遠城,吸引了大量遼地的商旅百姓和流民,使寧遠成為了關外的安居樂業之地。後來明軍又逐步派兵佔領了寧遠附近的錦州、松山、右屯等地,在寧遠周邊形成了堡壘集羣,防線進一步牢固了,後金數年間不敢輕易來攻。

不過好景不長,後來孫承宗得罪了“九千歲”魏忠賢,被迫辭官。天啟五年(1625)十月,皇帝朱由校任命兵部尚書高第擔任薊遼經略。高第上任後,把前任孫承宗的既有方略全面推翻,還是主張放弃關外土地。他下令寧遠、錦州當地軍民撤入山海關。袁崇煥氣的半死,他軸勁兒又上來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堅決不撤,不理高第那一套。

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得知孫承宗離任,他感覺機會又來了,點起六萬大軍進攻寧遠。由於右屯、錦州的守軍已經按照高第的命令撤走,後金軍很快攻到寧遠城下。努爾哈赤先是釋放了一些劫掠的寧遠百姓,讓他們回去勸降袁崇煥,遭到袁崇煥嚴詞拒絕。勸降不成,八旗軍開始大舉攻城。

寧遠之戰

八旗軍攻城還是老套路,用盾牌、楯車做掩護,沖到城牆下鑿牆,想把寧遠城挖塌。不過此時正是冬季,天寒地凍,寧遠城又修的异常堅固,根本鑿不動。袁崇煥和滿桂、祖大壽等人合力指揮守城,城上箭如雨下,同時點燃紅衣大炮向下轟擊,後金阿兵哥傷亡慘重。“天寒土凍,鑿城不隳,城上放西洋炮,頗傷士卒,乃罷攻。”(清史稿太祖本紀)

後金軍連續攻了兩天,傷亡慘重卻一無所獲,努爾哈赤只好下令退兵。為了洩憤,努爾哈赤派部將武訥格進攻明軍的後勤基地覺華島,後金軍騎兵趁海水封凍的機會攻上島,殺死了守島軍民萬餘人。同年二月,努爾哈赤率軍返回瀋陽。七月中旬,努爾哈赤身患毒疽,也就是身上長了毒瘡,前往清河湯泉進行療養。八月初,病情轉危,遂乘船返回,未及回宮,病死於瀋陽郊外的愛雞堡,享年六十八。

關於努爾哈赤的死因,一直眾說紛紜,存在爭議。清史稿記載他是身患毒瘡,屬自然病死;但也有觀點認為努爾哈赤是在寧遠之戰中被火炮擊傷,重傷致死。明末史學家張岱在其作品《石匱書》中曾記載,寧遠之戰中大炮曾擊中八旗軍的黃龍幕,傷一裨王,推測受傷者為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像

寧遠之戰發生在天啟六年正月,努爾哈赤病死於當年的八月,中間隔了七八個月,可見即使努爾哈赤在寧遠受傷,也不會是很重的傷。况且,這七八個月時間裏,努爾哈赤並不是在家躺著不出門,他還幹了很多大事。四月,努爾哈赤親率大軍出征蒙古喀爾喀部,並且大獲全勝,“進略西拉木輪,獲其牲畜”。六月,科爾沁部的貝勒鄂巴來朝,他親自“出郭迎十裏”,完全不像受過重傷的人。

從寧遠之戰後努爾哈赤的種種表現來看,他受炮傷致死的可能性不大,自然病死的說法更令人信服一些,况且六十八歲在當時已是高齡,染病而死是正常現象。當然了,努爾哈赤一生四處征戰,所向披靡少有敗績,花甲之年卻在寧遠敗給了年輕後輩袁崇煥,心情抑鬱是肯定的。因心情抑鬱難以釋懷而患上毒瘡,倒是很有可能的。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