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劉千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的、重性精神障礙,這個病聽起來跟普通人生活相距甚遠,但患者群體卻相當龐大。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約有1000萬精神分裂症患者,該病患者約占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一半以上,大多數是在青壯年時期發病,臨床表現為感知、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异常,以精神活動與環境之間的不協調為特徵,經常會出現幻覺、被害妄想等陽性症狀、陰性症狀、情感症狀和認知損害,另外患者還缺乏對疾病的自知力,意識不到自己的异常精神狀態是一種病態,常常不願就診。約一半的患者最終結局為出現精神殘疾,需要長期用藥和家人監護照料,給社會及患者和家屬帶來嚴重的負擔。
來源:視覺中國
依從性差、復發率高,成為治療兩大難點
“因為疾病的特殊性,部分患者認知能力受損,缺乏自知力,不認為自己有病,拒絕吃藥。部分患者用藥後,症狀控制住了,就認為自己不需要繼續吃藥了,擅自停藥、减藥導致疾病復發。”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精神衛生科副主任黃滿麗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復發率高、依從性差是精神分裂症治療上的兩大難點。
“每一次復發,都有可能導致患者大腦灰質體積的進一步减少,對患者認知和行為能力都是再次打擊。”她指出,囙此精神分裂症要建立全程治療的理念,抗精神病藥物的維持治療,是决定疾病預後和社會功能損害程度的關鍵因素之一。
現時,精神分裂症治療方案上也呈現用藥多元化。藥物治療不僅有口服片劑、口崩片和口服液,還有抗精神病藥長效針劑。其中,抗精神病藥長效針劑相比於口服類藥物,在保證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同時更好地提高患者依從性,是預防復發的重要治療策略。
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在病程早期接受長效針劑治療的患者,其住院率、治療中斷率均顯著低於接受口服抗精神病藥治療的患者,並且從首次診斷到使用長效針劑的時間間隔越短,患者的住院率和一年隨訪期內的總體治療花費也越低。
來源:視覺中國
杭州女孩失戀後患病,長效針劑護航下結婚生子
杭州姑娘佳佳(化名)就是長效針劑的受益者。十年前,佳佳在一次失戀打擊後,出現敏感多疑,懷疑被跟踪和監視,被確診為精神分裂症。在找到黃滿麗教授看診時,佳佳已經歷了三次復發、三次住院。
反復發作的她好像陷入了一個可怕的“迴旋門”,看病,用藥,住院。每次用藥後,症狀得到控制,但停藥不久後,病情再次發作,又再次住院。
佳佳的媽媽說起女兒的病,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黃醫生,還有其它辦法嗎?這樣下去,孩子的人生都毀掉了。”
黃滿麗教授把佳佳和她的父母都叫在了一起,共同商定治療方案:“佳佳現在主要的問題是依從性差,影響治療效果。既然很難堅持口服用藥,我們可以嘗試打針,長效針劑定期注射,不用天天服藥,而且操作也更簡單,安全性更高。”
來源:視覺中國
終於,在醫生和家人共同努力下,佳佳同意使用長效針劑,她接受長效針劑的治療至今已經七八年,再也沒有因疾病發作而住院。在這期間,佳佳和普通人一樣,工作、戀愛、結婚。後來,佳佳懷孕了,黃滿麗教授為她的整個孕期保駕護航,一直到現在孩子已經快4歲了,病情都控制得比較好。
治療的最終目標是回歸社會,第二代長效針劑瑞欣妥進醫保造福千萬患者
“只要儘早介入適合的藥物治療,遵醫囑定期服藥,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望回歸正常的生活。”黃滿麗教授認為,精神分裂症的治療,不僅要控制精神症狀,還要改善生活質量、提高社會功能,最終使患者回歸社會。
今年1月1日起,《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1年)》正式執行。其中,國內首個自主研發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藥長效針劑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瑞欣妥”)也被納入了新版醫保目錄,該藥用於治療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各種精神病性狀態的明顯的陽性症狀和明顯的陰性症狀,可減輕與精神分裂症有關的情感症狀。
黃滿麗教授告訴記者,以往臨床上不少精神科醫生僅將長效針劑應用在維持期以改善依從性,而如今,長效針劑越來越多地應用在急性期甚至首發患者中,以改善症狀並降低患者遠期的復發率。事實上,2020年《抗精神病藥長效針劑治療精神分裂症的專家共識》中也明確提到第二代抗精神病藥長效針劑可作為一線治療策略用於精神分裂症首次發病患者和病程早期患者的治療。
瑞欣妥作為長效針劑,每兩周給藥一次,可顯著患者降低用藥頻率,有效避免漏服情况,明顯改善口服抗精神病藥物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普遍存在的用藥依從性不佳的問題。該藥物在現有既往長效針劑基礎上進一步改良,首次注射瑞欣妥後不需要同時補充口服製劑來維持血藥濃度,起效迅速,可快速控制患者精神病性症狀,並在停藥後快速清除,更利於醫生根據患者病情靈活調整治療方案。
“作為我國第一個自主研發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藥長效針劑,瑞欣妥在釋藥管道、安全性等方面都具備良好的臨床優勢。該藥品進入醫保後,患者的用藥經濟負擔也能得到顯著‘減負’。臨床期待更多用得起的好藥、好的劑型,提升患者的用藥可及性、治療依從性,幫助他們更好地恢復社會功能。”黃滿麗教授對此充滿期待。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