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非遺煥發新活力
在我國五千多年文明史上,黃河流域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關中文化、齊魯文化等。青海是黃河的發源地,在青海境內,黃河流域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
從熱貢唐卡到青繡,從河湟剪紙到藏族黑陶……瑰麗多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千百年來民間的薪火傳承,也展示了我省大力保護和傳承古老非遺的成果。
1月10日,記者從省文化和旅遊廳瞭解到,歷時6個月,我省完成青海省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根據調查統計,青海省現有非遺名錄2361項,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88項,省級非遺項目238項,市(州)級非遺項目782項,縣(區)級非遺項目1253項,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160名。
為讓古老非遺煥發新活力,我省出臺《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製定《青海省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青海省省級非遺工坊認定和管理辦法》等,逐步完善保護傳承體系,探索推進多種保護管道,加强傳承能力建設,形成獨具特色的青海非遺保護傳承發展模式。
此次青海省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項調查重點圍繞四級名錄非遺項目及未納入名錄的非遺資源開展全方位調查,8個調查組通過邊調查、邊記錄、邊整理等管道,確保調查成果數據的準確性。
飲食類非遺項目日漸豐富
近年來,青海非遺項目有哪些變化?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從總體情況看,青海省以國家級非遺項目為龍頭,省級非遺項目為骨幹,市(州)級和縣(區)級非遺項目為補充的四級名錄體系基本建立。
青海省黃河流域非遺項目涵蓋民間文學、傳統技藝、傳統戲劇、民俗等十大門類,其中少數民族非遺項目占九成以上,全省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呈現老中青結合的特點。
記者注意到,在青海省黃河流域非遺名錄中,如撒拉家宴、湟源陳醋、土族“背口袋”、青海老八盤、尖紮達頓宴等青海美食在列,那些歷經歲月淘洗的美食,留存了一代又一代青海人的飲食文化記憶。一道道傳統美食,不僅讓食客們感受到各族群眾對傳統美食的那一份堅守,更成為一座城市的美食名片。
據瞭解,現時在我省非遺名錄內申請成功的飲食類項目大多與技藝有關。青海手工技藝烹製的菜肴、麵點、小吃、宴席等,體現了美食的本土性、影響性、傳承性等主要特徵。另外,這些飲食也體現了當地人的一種生活風貌。
傳統手工技藝尋“突圍”
翻開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青繡、剪紙技藝、鎏金技藝、“花兒”會、皮影戲、民族婚禮、民族服飾……這些非遺項目既豐富又親切,承載著一代代青海人的鄉愁和民間文化印記,展現了青海獨具風格的民族文化特色。
在青海各地,手工技藝類非遺資源成為市場潛力巨大的特色產業。現時,全省認定的非遺項目保護組織有244家,設立的非遺展示傳承場所達328家,非遺工坊、傳習場所以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非遺,助力古老非遺從高原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手工藝人總是安靜地關門做事。如今,青海各地非遺傳承人架起手機開始網路直播,通過直播,更多非遺項目進入尋常百姓家,吸引著年輕人的眼球。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嘉福蒼手工皮藝第四代傳承人萬德通過鏡頭,讓更多人瞭解到嘉福蒼手工皮藝和民族文化。鏡頭中,萬德低著頭在一塊牛皮上刻線,不一會兒工夫,一隻只小動物出現在皮具上,活靈活現。民族元素、十二生肖,通過萬德的作品,網友們瞭解到青海各地的文化特色。
在西寧市湟中區,響了百年的小錘聲從青海的大街小巷傳到全國各地。銀銅器製作手工技藝傳承人和民間藝人打造的銀碗、銅碗、手鐲等手工藝品暢銷國內外。一鏨一刻間,匠人們不僅傳承著傳統手工藝,還通過網上銷售平臺,推動青海銀銅器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在青海非遺從深閨走向各地的同時,傳統文化與當代生活相融合的創意,也讓非遺“潮”起來。各地的青繡工坊、刺繡企業,通過各自的文化理念打造的青繡系列文創產品,培育了一批青海非遺商標、民族文化地理標誌、民族文化區域品牌等,青繡元素亮相國際舞臺。
西海全媒體記者吳夢婷實習記者王韓雅馨文/圖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