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邊的科技濾芯水生態的綠色屏障

重庆 82℃ 0
摘要:12月下旬,長江渝中段江面上空,徘徊著不少候鳥。江水變清、水質變好、生態變美,已成渝中“標配”。這背後,是渝中多年挑起的“上游責任”和“主城擔當”。把好“排污關”,渝中給出的答案是:用高科技手段,高標準建設運營糞便汙水處理場,打造直飲水標準的過濾系統,讓流入長江的每一滴水,都經得起生態的驗證、歷史的檢驗。渝中以十年堅守,用科學的源頭防控,給予了母親河最溫柔的呵護,為水生態築牢了最嚴密的屏障。

靠近長江的基地

抽糞車清掏社區化糞池

方寸天地間濁水變清澈

工作人員對糞便污水開展水質記錄

化驗員對出水進行檢測

一灣碧水繞渝中,褚清沙白鳥飛還。12月下旬,長江渝中段江面上空,徘徊著不少候鳥。江水變清、水質變好、生態變美,已成渝中“標配”。這背後,是渝中多年挑起的“上游責任”和“主城擔當”。

渝中的長江岸線並不太長,但區內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生態壓力不可謂不大。作為重慶最早的都市區,這裡山勢起伏、樓宇錯落,“山城”名頭馳名中外,卻也因高差較大、舊樓密集,不少地方管網無法通達——“糞便污水去哪裡”?成了大課題。

把好“排污關”,渝中給出的答案是:用高科技手段,高標準建設運營糞便汙水處理場,打造直飲水標準的過濾系統,讓流入長江的每一滴水,都經得起生態的驗證、歷史的檢驗。

集中清運

200餘噸糞便污水有了“歸宿”

南方冬晨多陰冷,去年12月21日,天微凉、天微亮,鄭宣銀和黃茂林便同其他36比特同事一起,穿梭於渝中的大街小巷,開始了一天的勞作——收集糞便污水。

從社區到公廁,從山上到坎下,有了現代設備的輔助,一車糞便幾小時便吸滿。截至2021年12月,渝中區共有160座公共化糞池,434座弃管化糞池,接近600個化糞池的總量,全部都被定期清掏、轉運、處理,它們的歸宿,是黃沙溪環保綠化基地。

黃沙溪環保綠化基地始建於2009年,初期總投資8784萬元。2011年底,基地建成投入使用,每天處理200餘噸糞便污水,出水水質達到一級排放標準。

不僅如此,作為重慶主城區唯一的糞便污水無害化處理基地,這裡還解决了主城不能進入管網的2萬多座化糞設施的“老大難”問題,有效減輕了污染物超量進入長江水體,堪稱長江邊上的“淨水濾芯”。

變糞為水

20餘道工序確保出水更潔淨

今年8月,一場前景未知的化學實驗,在黃沙溪環保綠化基地裏展開。場長車英帶領同事們,進行著除磷實驗,他們試圖調整工序,提升處理效率。

“糞水和普通污水完全不同,成分複雜得多。”車英介紹,如氨氮含量,前者是後者的上千倍,COD(化學需氧量)含量是300倍,總磷含量也有70餘倍。面對情况不一的“來料”,車英和同事們總要不斷調整應對措施,“關口”才把得嚴。

場站建成並非一勞永逸,基地運行10年來,他們進行過無數這樣的實驗,還前往張家港、深圳等地學習經驗,使得處理能力和處理水准大幅度提升,讓流入長江的水質更清澈。

“乾淨、乾淨、再乾淨!”科技骨幹肖小聰介紹,2020年9月,基地投入180餘萬元,加裝糞渣污泥處理陞級系統,有效改善了微生物生存條件,優化除磷效果,增强脫泥能力,讓出水更潔淨。

肖小聰說,從令人掩鼻的糞便污水,到清澈見底的水,共經過20餘道工序。如今走在基地,完全聞不到“特殊的味道”。

“不誇張地說,出水已達到了直飲水標準。”肖小聰自信地表示,各項名額確實證明了這一點,足見水處理的高品質。

十年堅守

基地處理糞便污水超80萬噸

“現代都市的糞便汙水處理,是‘無廢都市’的重要標誌。”基地首長方、渝中區城管局環衛三所副所長範娟說,2020年,渝中深入推進“無廢都市”建設試點工作,糞便污水無害化處理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0年來,基地累計處理糞便污水80餘萬噸,進糞名額從COD15000毫克/昇、氨氮600毫克/昇、總磷130毫克/昇,變為COD40毫克/昇、氨氮0.5毫克/昇、總磷0.2毫克/昇,整體污染物降解率達到99.8%。

糞水變淨水,最髒變最美,渝中為兩江捧出清流。資料顯示,近年來,長江、嘉陵江渝中段地表水水質由III類提升到II類標準,大溪溝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100%……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渝中以十年堅守,用科學的源頭防控,給予了母親河最溫柔的呵護,為水生態築牢了最嚴密的屏障。站在歷史的節點遠眺,這不僅是我們可觸摸的“功在當代”,更是惠及子孫的“利在千秋”。

渝中區融媒體記者廖松晏豔輝王歡

标签: 長江 濾芯 渝中區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