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保共治 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四川 80℃ 0
摘要:成渝兩地一衣帶水、山水相連,大氣、水、土壤環境相互影響,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近日印發的《重慶四川兩省市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聯合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聯合實施方案》),就共築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作出部署,明確重點任務:加强跨界污染治理,推動生態共建共保,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格局,共築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成渝兩地一衣帶水、山水相連,大氣、水、土壤環境相互影響,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近日印發的《重慶四川兩省市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聯合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聯合實施方案》),就共築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作出部署,明確重點任務:加强跨界污染治理,推動生態共建共保,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格局,共築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突出重點難點

讓川渝兩地天更藍水更清

《聯合實施方案》提出,要嚴格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共同製定負面清單實施細則,有序製定修訂協調統一的環保標準和環境准入政策。

“實現污染跨界協同治理,必須統一環保標準,堅持一張負面清單管兩地。”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現時川渝兩省市生態環境廳(局)在水和空氣污染治理、危險廢物監管等方面簽訂合作協定12項,兩地市(區、縣)簽訂合作協定40餘項,上下聯動、左右互動的生態環境共建共保大格局基本形成。

沱江一直是四川水污染防治的“硬骨頭”,其水質在2020年取得歷史性突破。《聯合實施方案》明確,要開展聯合巡河,加强跨界水體污染聯防聯治,深化沱江、龍溪河、岷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試點。

“這給四川水污染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芮永峰說,去年,川渝兩省市共同出資3億元設立川渝流域保護治理資金,採取“共建基金、按效分配”管道,在長江幹流、瀨溪河流域建立跨省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跨界水污染整治方面,川渝簽訂了水生態環境共建共保協定,製定了銅缽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川渝聯防聯治方案,投入6.89億元實施57個治理項目,印發瓊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川渝聯防聯治三年行動計畫。“接下來我們將以整治跨界小流域為重點,深化瓊江流域跨界流域協同治理和示範河流建設。”芮永峰說。

加快一體推進

持續深入開展長江保護修復

《聯合實施方案》明確,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共建長江、嘉陵江、烏江、涪江、岷江、沱江等生態廊道,實施重點流域、三峽庫區“共抓大保護”項目,協調開展“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為確保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川渝兩地早已著手佈局。“現時,我們已與重慶市相關部門聯合編制長江、嘉陵江、烏江、涪江、岷江、沱江生態廊道建設規劃,實施黃河、長江(金沙江、漢江)、岷江、沱江等13條江河流域水資源調度,並啟動開展岷江向沱江常態化生態補水工作。”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為統籌建立並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川渝兩地已探索建立跨界生態保護紅線管控協調機制,其中,重慶劃定2.04萬平方公里、四川劃定14.92萬平方公里生態保護紅線面積。

“綠色”兩字,在《聯合實施方案》中多次提及。在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院長羅彬看來,這是縱深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强烈訊號,四川需要牢牢牽住以降碳為源頭的“牛鼻子”,推動减污降碳協同增效。

《聯合實施方案》提出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區、縣)。“現時該工作已啟動,希望形成一批具有借鑒意義的案例樣本,形成示範引領效應,不斷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 殷鵬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