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濱海濕地保護與高品質發展最優路徑鹽城國際生態朋友圈聚共識

江苏 90℃ 0
摘要:“大家上午好!下午好!晚上好!”北京时間1月10日21時,在鹽城舉辦的全球濱海論壇開幕式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前主席、黃海濕地研究院名譽院長章新勝在通報《關於建立全球濱海論壇的倡議》時,向線上線下的全球濕地保護領域專家學者,有關國家、國際組織代表致意。

“大家上午好!下午好!晚上好!”北京时間1月10日21時,在鹽城舉辦的全球濱海論壇開幕式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前主席、黃海濕地研究院名譽院長章新勝在通報《關於建立全球濱海論壇的倡議》時,向線上線下的全球濕地保護領域專家學者,有關國家、國際組織代表致意。10日至11日,由自然資源部、省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届全球濱海論壇在鹽城舉行,論壇以“和諧共生:攜手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為主題,深入探討濱海濕地保護,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以此次論壇為新的契機,鹽城將更加深入理解‘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切實扛起保護好、利用好自然的時代擔當,不斷提升濕地生態修復、生物多樣性維護、候鳥遷移路線保護等國際合作水准。”鹽城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周斌說,要充分把握濕地保護法出臺和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獲批的疊加機遇,促進全球濱海都市加強溝通交流,加快綠色轉型、做足“海”的文章,探尋濱海濕地保護與高品質發展的最優路徑。

質效“升格”,不斷擴大國際生態朋友圈

自2017年起,鹽城連續4年成功舉辦黃(渤)海濱海濕地國際研討會,逐漸成為濱海濕地和遷飛候鳥保護的重要國際交流平臺。從鹽城舉辦的黃(渤)海濕地國際研討會升格到部省聯辦的全球濱海論壇,意味著會議從規格到話題,從嘉賓分量到舉辦成效,邁向了規格更高、範圍更廣、影響力更大的國際化水准,將進一步搭建引領生態治理的全球機制性平臺,通過不斷擴大的生態朋友圈,廣泛凝聚保護濱海濕地的全球共識。“此次論壇在鹽城舉辦,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外交思想的重要舉措,也為江蘇沿海地區高品質發展、綠色發展彙聚了廣泛國際智慧。”江蘇省副省長儲永宏在致辭中說。

作為我國第一塊位於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地區的世界自然遺產地,鹽城近年來不斷提升濕地生態修復、生物多樣性維護、候鳥遷移路線保護等國際合作水准。作為本次論壇的重要分活動之一,1月10日,全球首個全面展示黃海濕地生態區域自然人文的主題館——中國黃海濕地博物館在鹽城正式開館。鹽城將嚴格履行《世界遺產公約》,充分發揮博物館的引領作用,打造集空間展陳、公眾教育、生態展示等功能於一體的都市生態綜合體,探索一條濕地保護與開發互動並進的發展之路。

一個《共識》,為濱海生態保護貢獻智慧

生態互助、發展互通、文明互鑒。為期兩天的交流碰撞,大家就全球濱海論壇的定位、職能與未來發展,以及論壇如何參與國際生態領域重大議程,打造機制化合作平臺等議題開展重點討論,並就生物多樣性、濱海生態系統保護、全球濱海論壇常態化形成了一致意見,達成《鹽城共識》。

“濱海生態保護問題嚴峻緊迫,與經濟發展、環境公平等各類社會問題高度關聯,不同利益相關方的參與對於促進濱海治理的科學決策、公平治理和惠益分享、實現資源互補以及最大化協同具有重大意義。本届論壇决定推動各利益相關方秉持共商、共濟、共亯、共贏精神,建立全球濱海保護的新型常態化國際合作機制與平臺。”鹽城市副市長蔣巍說。

濱海生態做加法,也為海洋碳匯帶來了新機遇。海洋負排放示範基地,可為科學—科技—應用—政策鏈條落地提供場所,更是對外開放、向國內外推廣的視窗和通路。具體而言,可立足中國、輻射全球,將海洋負排放科技與海洋碳匯交易納入“國際大循環”框架,使海洋負排放示範基地成為向全球推廣“中國方案”的樣板間,為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做出範例。

基於這些共識,全球濱海保護該如何推動?“擴大對紅樹林、海草、鹽沼等生態系統的保護力度與範圍;增進生態保護與自然資源永續管理經驗、案例、成果、科技、資金、人才的交流分享;推動生態旅遊發展,落實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有效管理;促進海洋藍碳、遷徙物種、自然資本、適應氣候變化等問題的科學研究,協調計畫、資源並協同開展重大科研專案;推動實現適宜當地語系化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經濟轉型。”蔣巍認為,濱海保護需要多方發力,加大對年輕一代的環境教育、增進國際生態治理合作、建立候鳥等遷徙物種及濱海環境監測平臺等,都可以為全球濱海保護加分。

兩大《倡議》,打造全球生命共同體

基於自然解決方案(NbS)是此次論壇會上會下的熱頻詞,在基於自然解決方案的實踐專題研討會上,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副司長杜官印認為,NbS的覈心是保護生態,永續管理生態、恢復生態系統、應對社會挑戰,在保護自然的同時實現經濟、環境、社會多重效益。這樣的理念與中國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等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

與會代表一致倡議成立全球濱海濕地都市聯盟,依託聯盟,支持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務實行動響應相關全球決議與國際倡議;有效促進科學技術交流共亯,為全球濱海濕地保護與修復提供支撐;務實推動科學技術的產業實踐,探索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之路;積極提升羣衆生態福祉,讓百姓共亯綠色發展紅利。

“我們迫切需要從成功的實踐中積累經驗智慧,並將這些經驗應用於全球濱海生態系統的保護、管理和修復中,包括運用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以解决海平面上升和其他氣候變化相關問題。”自然資源部總工程師、國際合作司司長張占海說。

鑒於此,《生物多樣性公約》《濕地公約》《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以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呼籲,建立一個彙聚各利益相關方的全球濱海論壇,發出《關於建立全球濱海論壇的倡議》,聚焦於濱海生態系統的保護、保育、修復和可持續利用,並優先專注於濱海濕地領域。

兩大倡議承載的是國際社會的共同希望,這是向全球發出的熱切呼喚。“相信在《倡議》的指引下,全球濱海論壇的建立行程能够彙聚起越來越多的利益相關方,大家擰成一股繩、合成一股力,共同打造全球濱海地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周斌說。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