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大流行第3年,人類面臨著什麼?

養生健康 62℃ 0
摘要:2022年,新冠疫情大流行進入第三年。猶記得2020年3月11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佈新冠疫情構成全球大流行時的情景。當時,世衛組織報告的全球確診病例為11.8萬例,涉及110多個國家。新冠病毒打了人類一個措手不及。度過了猝不及防的2020年,疫苗問世、防護用品充足,有了“武器”在手的人類在這場“戰爭”中信心更足。新冠大流行第三年年初,也即2022年1月6日,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越過3億例大關。

2022年,新冠疫情大流行進入第三年。

猶記得2020年3月11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佈新冠疫情構成全球大流行(pandemic)時的情景。當時,世衛組織報告的全球確診病例為11.8萬例,涉及110多個國家。

新冠病毒打了人類一個措手不及。缺醫少藥、疫苗仍未問世,許多國家不得不下令封鎖,人們不得不停下紛亂的步伐,幾乎整個世界都被按下暫停鍵。

2021年,全球進入新冠大流行第二年。度過了猝不及防的2020年,疫苗問世、防護用品充足,有了“武器”在手的人類在這場“戰爭”中信心更足。然而,這一年的1月26日,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億例。同年8月4日,全球累計確診病例突破2億例。

新冠大流行第三年年初,也即2022年1月6日,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越過3億例大關。從超過一年確診1億例,到六個月新增1億例,再到僅五個月又一次新增1億例,全球疫情不僅沒有得到緩和,反而在加速蔓延。

當然,相比於疫情暴發之初,人類已經從容許多。雖然確診病例加速增長,但死亡病例在緩慢下降。對於大部分國家而言,有疫苗、有口罩,生活已經進入某種新常態。

但是,一些國家仍面臨疫苗嚴重不足的問題,新型新冠變種不斷湧現帶來新的挑戰,疫情持續給人們帶來的疲憊感越來越重——許多人開始發出疑問,這場疫情真的有結束的時候嗎?

進入新冠全球大流行第三年,人類到底面臨著什麼?

可怕的數位:

5個月新增1億例意味著什麼?

從數位上來看,2022年開端的全球疫情不容樂觀。

今年1月4日,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超過108萬例,創下疫情暴發以來單個國家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最高紀錄。

美媒指出,1月4日的確診數如此驚人,或許是因為一些地區的數據有延遲——2021年12月31日、2022年1月1日以及週末的數據並未及時公佈。然而,美國此前一周的單日平均新增確診病例也超過48萬例,創下全球最高紀錄。

緊隨其後,歐盟1月5日新增報告確診病例102萬例,是疫情暴發以來的最高紀錄。稍早前的2021年12月30日,東歐地區累計新冠死亡病例超過100萬例,引發警惕。

當地時間2022年1月1日,法國巴黎,群眾戴著口罩在埃菲爾鐵塔附近行走。圖/IC photo

從全球範圍內來看,1月6日,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資料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3億例。此時,距離全球確診突破2億例僅過去五個月。

與此同時,全球確診病例仍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法新社統計資料顯示,1月1日至1月7日的一周內,全球單日平均新增確診病例超過200萬例。而在去年12月最後一周,全球單日平均新增確診病例剛突破100萬例的分水嶺。

全球確診病例激增有迹可循。

去年11月底,首先由南非報告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開始向全球蔓延,並逐漸成為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主導性毒株。研究顯示,奧密克戎感染患者大多出現輕症或無症狀,但其傳染性遠高於此前出現的毒株。

2022年第一周,奧密克戎的“威力”大爆發。據法新社報導,這一周內,全球30多個國家報告了疫情暴發以來的單周最高確診病例,其中包括18個歐洲國家、7個非洲國家。

“多個風險因素交織,導致全球疫情再次出現反彈。”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全球健康與傳染病研究中心流行病學專家埃德溫·邁克爾(Edwin Michael)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邁克爾認為,傳染性更强、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蔓延,是全球確診病例出現爆炸性增長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已接種疫苗者出現突破感染、通過接種疫苗或感染獲得的免疫性降低、北半球國家秋冬季室內聚集新增、許多國家此前因疫情緩和放鬆社會管控,某種程度上導致這一波疫情尤為嚴重。

事實上,去年8月至10月,全球疫情持續兩個月出現下降趨勢。但包括邁克爾在內的許多流行病學家都曾指出,隨著北半球進入寒冷的冬季,全球疫情仍存在反彈的風險。

美國得克薩斯農工大學病毒學家本傑明·紐曼(Benjamin Neuman)當時對新京報記者表示,8、9月全球疫情趨勢放緩可能並非永久性的下降,而是一個“令人放鬆警惕的騙局”。

果不其然,自去年10月下旬開始,全球疫情再次出現上升趨勢,並於去年12月底今年1月初達到了疫情暴發以來的最高點。

新挑戰奧密克戎:

病毒更“溫和”了嗎?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新冠確診數和死亡數等疫情數位一直是最重要的一個“晴雨錶”:普通人通過它瞭解所在社區疫情的嚴重程度,政府則依據它調整疫情防控政策。

但在全球確診病例突破3億例之際,越來越多的官員和專家表示,不應再過度關注新冠確診數。

在確診病例激增的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1月2日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由於許多新增確診病例為無症狀或輕症,不應再過度關注確診病例數,而應更關注住院數據。

在疫情出現大暴發的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稱,病例數據不應該是關注重點。莫里森1月3日在接受澳媒採訪時稱,“我們必須停止關注病例數位,而應該關注重症、和病毒共存、管理好自己的健康,確保我們能繼續監測症狀、經濟持續運行”。

事實上,在度過奧密克戎新毒株帶來的恐慌期後,科學家們逐漸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比此前的幾個新冠變異毒株更不易產生重症,而現有新冠疫苗仍然可以提供某種程度的保護。

正是囙此,雖然美國、澳大利亞、法國等國家都出現創紀錄的確診病例,這些國家的住院病例和死亡病例增速卻相對緩慢得多。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衛生心理學教授羅伯特·韋斯特稱,“如果疫情暴發初期出現當前的這種確診數,我們看到的將是一個天文數位般的死亡數”。也囙此,當前情况下,新冠確診數的重要性“顯然不如疫情剛暴發之時”。

當地時間2021年1月11日,馬來西亞吉隆玻,醫護人員為一名男子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圖/IC photo

確然,全球範圍內,新冠死亡病例正處於2020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准。法新社統計資料顯示,1月1日至1月7日,全球單日平均新增死亡病例為6237例,比前一周下降3%。

讓許多人心喜的是,奧密克戎引發重症的風險似乎降低了。法國公共衛生部門7日表示,從美國、英國、加拿大、以色列等國家的數據來看,奧密克戎引發的住院風險整體下降了70%。

對於許多國家雖然病例大暴發卻並未恢復嚴格的防控措施,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生物統計學教授本傑明·考林(Benjamin Cowling)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地區達到較高的疫苗覆蓋率、實現較高水準的群體免疫,即使是出現大規模的感染,新冠病毒對於群體健康的影響也會變得越來越弱。

不過,許多專家提出擔憂,確診病例激增仍有可能導致醫療衛生系統難堪重負,尤其是許多國家和地區至今仍未從前一波疫情中完全恢復。

這也正是世衛組織的擔憂所在。譚德塞1月6日在記者會上稱,越來越多的人感染奧密克戎,導致醫療系統承受嚴重的壓力。

世衛組織一發言人在回復新京報記者採訪時強調,雖然研究顯示奧密克戎比德爾塔更不易產生重症,尤其是對於那些已接種疫苗的人群,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將奧密克戎歸類為“溫和”的變異毒株。

正如譚德塞所言,和此前流行的其他變異毒株一樣,奧密克戎也會讓人們住院並死亡,囙此不宜將這一毒株的特性描述為“溫和”。截至目前,對於奧密克戎毒性是否更弱,科學家們仍未有定論。

疫苗加强針:

第四劑疫苗該不該打?

應對新挑戰奧密克戎和持續的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是什麼?絕大部分人的回答仍然是疫苗。

事實上,面對因奧密克戎再次飆升的感染數,許多國家沒有採取加强社會管控甚至部分或全面封鎖等措施。反之,他們呼籲民眾加速接種新冠疫苗和加强針,一些國家開始強制群眾接種疫苗,有的國家甚至開始為群眾接種第四劑新冠疫苗。

在美國,總統拜登在1月4日的疫情應對工作組會議上再次強調接種疫苗的重要性,鼓勵群眾及時接種疫苗和加强針。

當地時間1月9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蒙哥馬利縣蘭斯代爾,當地醫療機構為12至17歲青少年接種新冠疫苗加强針。圖/IC photo

拜登上臺後就一再呼籲民眾接種疫苗。去年11月,拜登政府還發佈兩條政策,要求員工超過100人的大型企業強制要求員工接種疫苗,在醫療衛生機构工作的人員也必須接種疫苗。但兩項政策遭到一些共和黨人的反對,認為其違憲。現時美國最高法院正在對其進行審查。

在奧密克戎肆虐的歐洲,許多國家加强了部分社會管控措施,如要求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等,但並未恢復嚴格的封鎖措施。

在德國,聯邦政府呼籲民眾接種疫苗,甚至認為有必要出臺疫苗強制令。德國聯邦衛生部長勞滕巴赫1月9日在接受德國《世界報》採訪時表示,“我們仍然需要疫苗強制令……寄希望於讓所有人感染後獲得免疫將產生嚴重問題”。

疫苗接種率位居世界前列的以色列,則已經開始為醫護人員和60歲以上人群提供第四劑新冠疫苗。以色列總理貝內特1月4日表示,第四劑輝瑞疫苗可以使接種者的抗體數量新增5倍,顯著提高疫苗防護力。

奧密克戎蔓延全球之後,許多專家發現,新冠疫苗對於防止重症和死亡仍然有效,但其保護力大大下降,而接種加强針對於提升免疫力非常關鍵。也囙此,疫苗接種率已經非常高的國家紛紛開始呼籲民眾接種第三針加强針。

至於是否需要接種第四針,各國專家有著不同的看法。

據BBC報導,英國疫苗和免疫聯合委員會(JCVI)認為,新冠加强針對於防止老年人感染奧密克戎後出現重症的保護力仍然非常高,囙此暫時沒有必要接種第四針。

資料顯示,接種加强針3個月後,防止65歲以上老人感染後住院的保護力為90%。而若是僅接種兩劑,其防止重症的保護力3個月後降至70%,6個月後則降為50%。囙此,JCVI建議,現時應優先讓那些未接種前三劑疫苗的人接種。

考林則指出,疫苗對於抗擊疫情非常關鍵,但過去一年內大部分的疫苗都流向了中高收入國家,低收入國家獲得的疫苗非常有限。囙此,相比於作為第三劑、第四劑給已接種疫苗的人群接種,作為第一劑給那些至今未接種疫苗的人接種所帶來的益處將更大。

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有著相同的看法。一名GAVI發言人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各國政府出於保護本國公民的目的讓他們接種第四劑疫苗很重要,但“我們也應該考慮,如何才能阻斷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

GAVI強調,全球仍面臨著嚴峻的“疫苗鴻溝”。據our world in data統計資料,截至1月9日,全球接近60%的人口已至少接種一劑新冠疫苗,許多富裕國家接種率甚至已經超過90%。然而,在低收入國家,至今僅有不到9%的人口至少接種一劑新冠疫苗。

“無論是從公平的角度,還是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給非洲一位老人或醫護人員接種第一劑疫苗,都要比給歐洲一個健康的人接種第三劑甚至第四劑疫苗更有意義。”

終結大流行的希望:

2022年能實現這一目標嗎?

“我們即將步入這場新冠大流行的第三年,但我相信這將是我們終結它的一年——前提是我們要戮力同心。”譚德塞2021年12月30日在演講中稱,“如果我們能終止不公平,那我們就可以終結大流行”。

從2021年末至2022年初,世衛組織多次強調,2022年必須終止新冠大流行,給了許多對疫情感到疲憊、倦怠甚至氣餒的人以希望。

當地時間2021年12月21日,瑞士日內瓦,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出席新聞發佈會。圖/IC photo

世衛組織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都認為,要終結新冠大流行,消除全球疫苗不公現象非常關鍵。

全球疫苗免疫聯盟一發言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現時令人擔憂的是,隨著德爾塔、奧密克戎等傳染性更强的變異毒株蔓延,世界上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口尚未接種疫苗。而只要有相當一部分人口未接種疫苗,變異毒株就會繼續出現,大流行將繼續延長。

“只有當我們能够保護世界上所有的人口,我們才能防止新變異體持續出現。”該發言人稱,現時,全世界需要共同努力,確保公平獲得疫苗。

該世衛組織發言人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只要我們能讓更多的人接種疫苗——從那些高危人群開始,那麼我們就能够終止新冠大流行的急性期”。具體而言,世衛組織認為,必須實現到2022年中期,讓全世界每一個國家至少70%人口接種疫苗的目標。

事實上,在奧密克戎大規模蔓延之時,一些專家指出,這可能是全球結束新冠大流行的一個契機。因為奧密克戎基本只引發輕症或無症狀,這意味著它最終可能會像一個流感一樣,大部分人感染後很快就可恢復。

但也有人對此提出擔憂,認為大規模感染將加重醫療體系負擔,且有可能留下後遺症。德國聯邦衛生部長勞滕巴赫直接稱,認為奧密克戎是新冠大流行的終點是“非常天真的想法”。他認為,未來仍有可能出現新的、更危險的新冠變異毒株,為疫情帶來新挑戰。

邁克爾從多個角度分析了2022年終結新冠大流行的可能性。他認為,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針對奧密克戎的免疫力是否是長期的。“如果針對奧密克戎的免疫力是長期的,那麼當前病例爆炸式增長將帶動群體免疫快速增長,最終推動大流行在今年結束。”邁克爾稱。

但是,他指出,奧密克戎似乎可以逃逸因為疫苗或感染所產生的免疫力,而加强針帶來的免疫力也會迅速减弱,囙此,若是無法讓大部分人重複接種加强針,大流行可能無法在今年終結。

換言之,邁克爾認為新冠大流行可能無法一次性徹底結束,反之,世界可能會看到週期性反復的病例暴發,而暴發的規模和間隔的週期則取決於疫苗加强針所產生的免疫力能持續多長時間。

“若是免疫力持續時間較長,那麼這種反復的暴發規模將逐漸變小、週期將逐漸變大,最終大流行逐漸弱化。”邁克爾稱,也囙此,只要政策制定者能够抓准時機及時開始新一輪的加强針接種,那麼我們就能遏制疫情再次大規模暴發。但若是免疫力持續時間較短,那麼世界可能會進入一種類似於流感的狀態,即未來不斷面臨疫情暴發、消退的迴圈。

那麼,終結大流行意味著什麼呢?

一些專家指出,終結大流行意味著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控制住了疫情,未來新冠將不再是全球流行的疾病,而會成為一種在某些國家或地區流行的地區性流行病。

在考林看來,對於一個國家而言,終結大流行意味著這個國家决定取消大部分針對新冠的公共衛生措施。他認為,未來大概3-6個月內,大部分國家都會這麼做,“實際上一些國家已經這麼做了”。

但他同時強調,終結新冠大流行不意味著新冠病毒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就像應對其他健康威脅一樣,每個國家都需要决定,未來到底該如何應對新冠可能帶來的威脅”。

新京報記者謝蓮

編輯張磊校對劉越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