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後裔,改名換姓各自逃命,600年後靠一首暗號詩相聚四川

四川 76℃ 0
摘要:《元史演義》曾言:“成吉思汗之南征,志不徒在滅夏。”中華歷史中,成吉思汗威名赫赫,其英勇事蹟亦流傳古今。時至今日,其後人仍心意相通,終創家族延續佳話。然而,隨著元朝的覆滅,天下卻再度回到漢人手中,受此情况影響,成吉思汗的後裔也只能改名換姓,各自逃亡。可對於這些成吉思汗的後裔來說,他們之間的血脈親情卻從未中斷,六百年後,憑藉著一首暗號詩的幫助,他們再次相聚四川。

《元史演義》曾言:“成吉思汗之南征,志不徒在滅夏。”中華歷史中,成吉思汗威名赫赫,其英勇事蹟亦流傳古今。時至今日,其後人仍心意相通,終創家族延續佳話。

提到中國歷史上最為勇猛的領袖,或許很多人都會想到成吉思汗。在成吉思汗生前,曾經帶領蒙古部落遠征歐洲,創造一個又一個戰爭奇迹,隨著元朝統治的建立,中原地區亦成為蒙古人的天下,而漢人的生存空間則遭到極大的擠壓。

然而,隨著元朝的覆滅,天下卻再度回到漢人手中,受此情况影響,成吉思汗的後裔也只能改名換姓,各自逃亡。可對於這些成吉思汗的後裔來說,他們之間的血脈親情卻從未中斷,六百年後,憑藉著一首暗號詩的幫助,他們再次相聚四川。那麼,元朝覆滅後,成吉思汗的後裔究竟過著何種生活?他們又憑藉著哪首暗號詩實現了重聚呢?

在成吉思汗一統蒙古草原後,他的野心便不斷膨脹。執掌大權期間,他接連將金國、遼國等徹底滅掉,除此之外,他還帶領著蒙古鐵騎遠征歐洲,致使歐洲許多國家都對成吉思汗聞風喪膽。

儘管出征歐洲的過程中,成吉思汗所帶領的蒙古鐵騎曾經遇到數不盡的困難,可他們卻從未退縮,不僅如此,憑藉著成吉思汗的指揮與引導,中亞與帕米爾高原等地亦成為成吉思汗的管轄之地。

自此之後,成吉思汗家族中人便開始在其佔領之地繁衍生息,這也註定著成吉思汗的血脈遍佈整個歐亞大陸。時至今日,許多國家內仍有著成吉思汗的後人存在,他們的出現也印證著成吉思汗當年的宏圖偉業。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既然成吉思汗如此强大,元朝的統治便能够延續千秋萬代,但實際上,若是將戰場之上的征戰管道帶入政治統治,也必定會導致國家的發展受到沉重打擊。

正因如此,在元朝統治建立後,受到連年戰爭的影響,國家綜合實力持續减弱。最終,元朝統治走向滅亡,而成吉思汗的後人也不得不隱姓埋名,四散逃離,以這種管道保全自身性命。

在這段時間內,成吉思汗的五世孫鐵木健,便决定帶著族人前往遙遠的四川地區生活,遠離政治動亂。

逃亡過程中,鐵木健族人决定改名換姓,各自逃亡,在選定改換的姓氏時,幾人共同相約改姓為“餘”,這一姓氏的意思便是“元朝的剩餘”。

此後,為了能够保證後代相認,鐵木健的九子一婿决定由每家各作詩一句,並將這十句詩凑成一首詩。通過分析這十首詩可知,其中所描述的內容,便是成吉思汗家族的興榮史。

首先,第一句“本是元朝宰相家,紅巾作亂入西涯”,便是指元朝末年,紅巾軍作亂,致使元朝皇室成員四散逃亡之景。

第二句“瀘陽岸上分攜手,鳳錦橋頭插柳杈”,這句詩所知帶的意思,便是成吉思汗後人在分別時的戀戀不捨之意。

第三句“是天還是命,悲傷思我又思他”,則代表著成吉思汗後人逃亡過程中,心中湧現出的悲戚之感。

第四句“十人識別歸何處,散時猶如浪卷沙”便是對元朝覆滅後,十兄弟只能四散逃離的遺憾與無奈。

第五句“餘字更無三兩姓,一家分作萬千家”,便是指代成吉思汗後人所更換的“餘”姓,而這句話也代表著成吉思汗後人重聚的决心。

若是假以時日,這首詩能够被完整組合起來,其家族後人便能從此生活在一起,共同延續從前的輝煌生活。

在十人定下約定後,便紛紛前往不同地區繁衍生息。在此後的歷史發展行程中,成吉思汗的後人始終未敢向他人透漏自己的真實身份,畢竟當時的中國仍處於封建歷史中,若是成吉思汗後人的身份曝光,便很可能遭到當朝統治者的清算。

正因如此,成吉思汗的後人始終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直至六百多年後,當中國進入到新時代發展階段時,成吉思汗的後人方才十句詩的幫助,彼此的身份,而在當今的四川餘家村內,亦共同生活著許多成吉思汗的後人。

結語

通過對成吉思汗後人的人生經歷進行瞭解,世人得以認識到古代社會王朝更迭時的混亂情况,儘管從前的成吉思汗有著顯赫的地位,可在元朝覆滅後,其家族中人亦只能隱姓埋名,從此低調生活。

現代社會中,戰爭已經遠離我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在國家政府的努力下,我國人民所擁有的生存環境亦得到有效改善。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將會有更多因戰亂等因素四散分離的親人能够重新聚首,共同對家族文化加以延續。

參考資料:《元史》

标签: 成吉思汗 元朝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