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講座告訴你古老的“廣府明信片”通草畫是怎麼畫出來的

贵州 144℃ 0
摘要:1月9日,在廣州扶光書店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通草畫講座。通草水彩畫,簡稱通草畫,是基於18世紀、19世紀在“歐洲中國風”的歷史背景下,廣州十三行的民間畫匠為迎合外國客商的趣味而繪製的一種外銷工藝美術作品。這些通草畫充分展現了廣州“千年商都”的獨特文化魅力,為我們今天研究中國清末的社會生活史、對外商貿史提供了寶貴的影像資料。

1月9日,在廣州扶光書店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通草畫講座。

通草水彩畫,簡稱通草畫,是基於18世紀、19世紀在“歐洲中國風”的歷史背景下,廣州十三行的民間畫匠為迎合外國客商的趣味而繪製的一種外銷工藝美術作品。以通脫木莖髓剖製成的通草片為紙材,精心彩繪廣州口岸風情以及嶺南地區的各色人物、花鳥蟲魚、社會百態以及習俗節慶。這些通草畫充分展現了廣州“千年商都”的獨特文化魅力,為我們今天研究中國清末的社會生活史、對外商貿史提供了寶貴的影像資料。

講座現場

講座的主講人,是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顏康平。他指出,廣州學術界對於通草畫的研究約始於2000年。經過專家學者的努力,對於通草畫的研究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時應該看到,過去對通草畫的研究多集中在其作為影像史料所承載的商貿交往、民俗文化價值上,而對於其在中國美術發展史、中外美術交流史上的地位和價值則相對未受到重視。囙此在講座中,顏康平以17世紀以來中西方的文化藝術交流為切入點,從藝術史和藝術學的角度去探討通草畫的技法淵源、繪製技巧以及藝術特色。

本次講座吸引了眾多文化和藝術愛好者參加。畢業於美術院校的鄭小姐,喜歡畫油畫,現在是一名校外美術培訓老師。她曾在國外留學時看過博物館中的通草畫,當時就已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一直缺少可以深入瞭解的機會。得知扶光書店舉辦通草畫講座,便特意約上老同學一起前來“取經”,看看通草畫究竟怎麼畫。來之前她就帶著這樣一個問題:通草畫為何總呈現出一種“亦中亦西”的藝術風格?

對此,顏康平在講座中結合了大量的歷史作品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指出清代十三行的外銷畫畫匠大多具有一定的中國傳統工筆劃繪畫功底,在繪製通草畫等外銷畫時也多遵從“以線造型”的基本原則,特別在人物畫中更是明顯可見“尊大卑小”的傳統構圖觀念;但為了更好地滿足外國客商的審美趣味,而有意吸收學習了西方的明暗、透視等技法,囙此便形成了一種融貫中西的外銷畫藝術風格。

顏康平進一步指出,雖然畫工們對於西方繪畫技法的學習往往只是一種停留在表面的簡單模仿,卻可以反映出他們有著强烈的市場意識,充分體現出廣州人敢於創新、主動求變的精神。

顏康平指導孩子們繪製通草畫

通草畫經過約20年的“複歸”,現時已經成為人們喜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它的活化和傳承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文化講座之後,顏老師指導小朋友們使用現代軟頭水彩筆、毛筆等繪製一張市花紅棉通草畫,讓孩子們感受200年前畫師繪製“廣府明信片”的樂趣。

講座現場還展示了不同形態的通草片、顏老師收藏的19世紀通草畫以及他本人近年創作的通草畫。

顏康平通草畫/英雄頌/ 18.5×22.5cm

顏康平通草畫/過年舞獅/ 13.5×19cm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蔔松竹

圖/主辦方提供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謝育芬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