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乘車從國道205北上,跨越黃河進入濱州時,在濱州黃河大橋北端會看到有一座雕塑。賓士的駿馬上,一比特英姿颯爽的女子揮劍指向遠方。這就是濱州歷史名人:女農民起義領袖唐賽兒。
永樂十八年(1420年)二月,21歲的唐賽兒在家鄉蒲臺(今山東濱州)成立了農民起義軍,聚集了數千白蓮教徒,一路與明朝軍隊浴血奮戰。
起義軍以紅白旗為號,以白蓮教義為精神支柱,號召了眾多貧苦農民加入,隊伍迅速發展壯大。雖然這支起義軍的規模相比明朝正規軍來說是弱小了很多,但它還是重創了明軍,引起了朱棣的震驚和重視。
多次大敗官軍的起義軍,讓朝廷十分惶恐。朱棣認為必須迅速除掉這個邪教才能安撫民心。
起義軍曾兩次大敗明軍,但由於規模沒有發展起來,僅維持了三個月,就被打壓下去了。
當時,朱棣派出了重量級精英部隊:“京營”五千精銳人馬前往鎮壓。這一場“內憂”甚至暫時轉移了朱棣對“外患”的注意力,他竟然把正在山東沿海“抗倭”的軍隊也調回來鎮壓農民起義。
但是,起義軍被鎮壓後,朱棣並沒有愉悅起來,因為唐賽兒一直下落不明。直到朱棣離世之時,他的這個心結仍未解開。
唐賽兒到底去哪兒了呢?
經過一段嚴查搜捕後,唐賽兒似乎遁形於人間,一點兒消息也沒有。朱棣左思右想,不得其解。
後來,朱棣認為:她或許是去做了尼姑或者躲到了尼姑庵裏。
為什麼朱棣會有這樣奇怪的想法呢?
其實這也不是空穴來風。原來,唐賽兒起義時,曾自稱“佛母”,以便蠱惑信眾,籠絡人心。
朱棣想:她也許與佛門有著某種關聯;况且,佛門是清淨之地,她肯定認為軍隊不會去那裡搜捕,於是混迹於尼姑之中,更有可能為了避人耳目,早已削髮為尼了。
經過一番推理,朱棣迅速下了一道命令:命段明為山東左參政,將北京、山東範圍內的尼姑、女道士統統逮捕,押送到朝廷審訊,一個個檢查是不是唐賽兒。段明把山東、北京的尼姑全部捕捉,逐一搜查後還是沒有找到唐賽兒。
為了完成這個任務,他把搜索範圍擴大到了全國範圍。於是,與朝廷素無瓜葛的尼姑們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捕,清淨的尼姑庵被攪得雞犬不寧。最終,一共捉捕了全國範圍內數萬名出家婦女。但是,唐賽兒仍然不知所踪。
這個荒誕的事件,不僅讓尼姑們飽受折磨,也讓世人為之困惑,究競唐賽兒與朱棣的梁子結了多大,才使得他這麼興師動眾?
從戰爭這個角度來講,這場起義不早不晩,偏偏在“遷都北京”前夕興起,朱棣為了穩定大局,是不能允許有人在這個時候影響遷都大業的;而且,起義軍還打著“白蓮教”的旂號,這些邪門歪道、蠱惑民心的事情是不能任其在民間流傳的。
自古以來,那些被精神催眠的群眾最難對付,快速鎮壓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