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超越》,發現哈爾濱人真的太抗凍了

黑龙江 74℃ 0
摘要:冬天提到哈爾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冰雪大世界,其次就是東北的冷,有時候,東北的冷是想像不到的,晴天和陰天的感受也不同。電視劇《超越》就是演了八十年代末,在東北數九寒天的天氣裏,一些帶著希冀的人們開始組建短道速滑隊的全過程。而在電視劇《超越》裡面,似乎很多人的穿著沒有那麼臃腫,有的人連帽子都沒有戴,在這小寒和大寒的節氣裏,看他們的穿著,分明就感受到了哈爾濱人真的太抗凍了。你覺得哈爾濱人真的抗凍嗎?

冬天提到哈爾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冰雪大世界,其次就是東北的冷,有時候,東北的冷是想像不到的,晴天和陰天的感受也不同。

看了《超越》,發現哈爾濱人真的太抗凍了

電視劇《超越》就是演了八十年代末,在東北數九寒天的天氣裏,一些帶著希冀的人們開始組建短道速滑隊的全過程。

哈爾濱八十年代的冷和二十世紀後的冷完全不在一個量級,在很多記憶裡面,只會感覺如今的冬天只是偶爾的冷,八十年代末期是每天都處在寒冷的日子裏熬著過。

有句歌詞還唱過“大棉襖來二棉褲,裡頭是羊皮外面裹著布”,就很形象地說明了當時天氣的寒冷,人們需要穿著這些才能抵禦寒冷。

而在電視劇《超越》裡面,似乎很多人的穿著沒有那麼臃腫,有的人連帽子都沒有戴,在這小寒和大寒的節氣裏,看他們的穿著,分明就感受到了哈爾濱人真的太抗凍了。

如果不是一個在東北長大的孩子,遇到這樣的天氣,哪怕是帽子露出一個洞,都能够感受到刺骨的涼風襲來。

其實馬麗扮演的總教練吳慶紅穿得已經够多了,已經讓人分不出來她是懷孕還是穿得臃腫了,因為在東北的寒天臘月,你看每一個人都像懷孕的樣子,坐公車千萬看清楚再讓座,不然就尷尬了。

就是這麼冷的天氣,也抵擋不住哈爾濱人對冰雪運動的熱情,滑冰玩雪也是他們人生的一大樂趣。

無論男女老少,似乎冬天才是他們的主場,一旦穿上冰刀,玩起了扒犁,好像這天氣也沒有那麼冷了。

吃著熱氣騰騰的烤地瓜,聞著烤鴨的味道,再來上一串冰糖葫蘆,吃個炒板栗,整個人都非常舒服,這或許也是當時人們對於幸福的理解。

《超越》也很好地展現出來這一幕,其實這種一會吃冷的一會吃熱的,很難說肚子不鬧騰,回頭想想這種生活真的很美,好像身體也很健康,也沒有變得像現在這麼嬌貴。

《超越》當中並不是隨處看見羽絨服等其他的保暖衣物,當時還是以棉服為主,同時在八十年代,人們吃的東西油水也沒有那麼大,有的家庭除了過年,一整個冬天都吃洋芋白菜大蘿蔔,這完全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

無論是穿的還是吃的,還有當時的天氣情况,當時的人們物理禦寒的能力一定比現在差,但是,自身的魔法禦寒能力似乎比現在的人强了很多。

吳慶紅外面穿的是棉衣,裡面還有一件大毛衣,雖然看不出來她懷孕了,可以想像,就算她不懷孕,也同樣穿成這個樣子,她穿的大毛衣其實很令人羡慕,當時的人能够擁有這樣的毛衣,應該也算是非常時髦了。

立足於當時的天氣和吃喝,就發現劇中的哈爾濱人真的太抗凍了,幾乎就是依靠“自熱”。

當然也有對冰雪的熱情,有時候,人一旦開心了,心也就熱了,人也不害怕冷了。

當第一集的末尾,很多短道速滑的運動員和教練員也回憶起當時訓練的場景。

天太冷,訓練也都是在外面,並不是在場館裏,出去滑個三五圈跑回來暖和暖和再出去滑個三五圈。

人們總說冷的時候跑兩圈就能暖和一點,但是在東北的冬天,這項運動產生的熱量顯然不能够滿足取暖了。

特別是練習短道速滑的運動員,他們還不能穿很多衣服,這樣也不利於訓練,試想一下,零下三十多度,那幾乎出門就要被凍透,運動員們還只能穿著一件很薄的褲子訓練,在冰面上迎著寒風,這也就像是南方三伏天中午出門後,感覺到的兩倍溫度差左右。

雙時空演繹短道速滑人的血淚往事

電視劇《超越》利用了雙時空交替的管道呈現短道速滑運動員和教練員的故事,兩個時空的人們都面臨著不同的訓練問題,而他們對短道速滑項目的熱愛卻是相同的。

冰雪項目也比其他的運動項目多遭受一點冷,天氣的冷與當時的冷門,這兩種冷都需要有很强的意志力才能够去克服。

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免費的場館,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條件訓練,但是對於滑冰來說,所有的地方都有一些熱愛這個項目的人。

主要演員有胡軍、李庚希、沙溢、馬麗、塗松岩等,這陣容看起來很厚重,其實細想一下,他們都是有演喜劇的天分,可以說他們演的喜劇更具有小人物的光,用比較喜劇的管道去演一個很有意義的冰雪運動項目,就是讓觀眾們更容易去理解。

你覺得哈爾濱人真的抗凍嗎?你最希望在劇中看見哪一個短道速滑的運動員呢?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