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職工養8個退休人員!“南金北調”,全國統籌,養老金保發放

黑龙江 76℃ 0
摘要:養老形勢,日益嚴峻。中國人民大學財稅研究所,最近發佈了《中國各地區財政發展指數報告2021》。與2019年相比,2020年各省社保基金永續能力均有所下降,江蘇、海南、浙江和山東降得最多。排名第一的廣東,養老保險撫養比只有17%。墊底的黑龍江,養老保險撫養比高達79%。這意味著:黑龍江每10名在職職工,就需要供養8名退休人員。按照既定的時間表,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將在今年正式實施。

養老形勢,日益嚴峻。

中國人民大學財稅研究所,最近發佈了《中國各地區財政發展指數報告2021》。

我國社保基金永續指數,從2008年的52.54降到2020年的39.2。

與2019年相比,2020年各省社保基金永續能力均有所下降,江蘇、海南、浙江和山東降得最多。

天津、內蒙古和東北三省,排名墊底。

排名第一的廣東,養老保險撫養比只有17%。

墊底的黑龍江,養老保險撫養比高達79%。

這意味著:黑龍江每10名在職職工,就需要供養8名退休人員。

換句話說,年輕勞動力,快不够用了。

現在,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有2.6億,占總人口的18.7%,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有1.9億,占總人口的13.5%,中度老齡化社會已經到來。

任由這種形勢發展下去,東北的今天,就是中西部省份的明天。

為什麼東北養老金缺口這麼大?

這是有歷史原因的。

在重工業經濟時代,東北承擔了國民經濟“打基礎”的重要職能,分佈了大量的國有企業。

而計劃經濟時代的單位制,就是職工“從搖籃到墳墓”,都由企業包辦。

直到90年代末炒魷魚,企業不景氣,為了緩解當時單位制轉軌的阻力,社保養老基金都採取的是記帳制,“欠帳”由此埋下。

但“欠帳”並不是問題的根本,而是人口流失。

根據七普數據,人口淨减少數量前100的都市中,均為非省會城市,這其中有三成都市來自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黑龍江入圍都市12座最多。

東北三省人口淨减少數量排在全國前三,合計淨减少超過1100萬,這個數量相當於長沙、青島去年的常住人口。2019年,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的出生率全國墊底,自然增長率也是唯一的三個負值。

除了東北,包括天津、內蒙等地,不難發現,養老金缺口較大的地區,都在北方。

要解决這個難題,只有“全國統籌”。

按照既定的時間表,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將在今年正式實施。

這標誌著,我國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建立24年以來,終於走出地區分割,邁向了全國統收統支的時代。

比如,統一繳費基數計算口徑、統一繳費率、統一養老金計發辦法,覈心就是實現“統收統支”。

“全國一盤棋”,指的一是強調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資金要在全國範圍內進行調劑使用,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

但有一點請注意,全國統籌,不是指待遇統一,因為各地經濟發展狀況差异比較大,一個省的內部也很難做到待遇全都一樣。

養老金全國統籌後,年輕時因為各種原因异地繳納社保的人,退休前再也不用各地跑來跑去辦手續了,可實現“异地辦”“就近辦”“掌上辦”,領取養老金的便攜性會大幅提高。

其實,早在2018年,我們就建立了養老金的中央調劑制度,對於一些養老金收支狀況較好的地區不提供財政補貼,而對於存在收支缺口的地區採取較大財政補貼。

現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養老金結餘占比,普遍超過50%,而北方尤其是東北地區的養老金赤字連年增長。

囙此,要實現全國統籌,“南金北調”就顯得很重要。

財政部資訊顯示,淨貢獻的7個地區,廣東、北京、浙江、江蘇、上海、福建、山東一共貢獻了1767億元。廣東一省的淨貢獻占比1/3,與北京兩地合計淨貢獻佔據了全國的半壁江山還多,成為養老金中央調劑的最大“糧倉”。

這些盈餘的省份,大多數在南方。

遼寧、黑龍江、湖北、吉林、內蒙古、四川等22個地區(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則成為“淨受益”地區。其中,東北三省和湖北是最大的受益者。

統收統支後,不管是總數管理,還是“南金北調”,都會統一安排,全國的社保基金也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去次級市場上為大家賺更多養老錢。

說一千道一萬,社保養老金的點滴變化,都是為了實現養老金的“保發放”。

老齡化社會來臨的脚步太快,第三支柱養老體系還未成熟,國人的大部分資金都沉澱在房產上,金融體系有太多的資金沉澱在房地產中。

加上快速城鎮化,人口流動帶來的城市群“兩極分化”,居民養老的壓力日益劇增。

不管是為了捍衛公平,還是為了完善“三次分配”的體系,更為了“共同富裕”,使居民財富配寘從樓市中慢慢轉移到資本市場,這一步,我們必須要邁出去。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