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14歲少年蝸居醫院陽臺7年陪護父親稱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安徽 83℃ 0
摘要: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訊近日,一段視頻的網上流傳,視頻裏一比特14歲的銅陵男孩王志瑋在醫院裏陪伴著癱瘓在床父親。病床的一旁是一個不足三平米的陽臺,堆滿了各種生活用品,還有一張小小的書桌。過去的七年,為了陪伴父親康復,他與母親就蝸居於此。“爸媽在哪,哪兒就是家”,這個14歲大男孩的話也打動了很多人。今年初二的王志瑋的在銅陵一所寄宿學校讀書,每半月他就可以獲得五天的假期。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訊近日,一段視頻的網上流傳,視頻裏一比特14歲的銅陵男孩王志瑋在醫院裏陪伴著癱瘓在床父親。病床的一旁是一個不足三平米的陽臺,堆滿了各種生活用品,還有一張小小的書桌。過去的七年,為了陪伴父親康復,他與母親就蝸居於此。“爸媽在哪,哪兒就是家”,這個14歲大男孩的話也打動了很多人。

王志瑋在病房裏寫工作

過去七年他和母親蝸居醫院陽臺

今年初二的王志瑋的在銅陵一所寄宿學校讀書,每半月他就可以獲得五天的假期。從校門出來,他會提著書包直奔醫院,到達他臨時的家。

說是家,其實就是病房旁不足三平米的陽臺。一張木板搭成的床,讓這塊本就不大的地方顯得更加擁擠。床的對面放了一個小櫃子,上面放滿了各種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在另一個角落,有一張很小的書桌,桌子上堆放著課本和一些學習資料,桌子旁邊有個矮凳,這就是王志瑋學習的地方。

到醫院陪爸爸聊了會天,王志瑋會攤開工作開始寫,爸爸靠在病房的椅子上,媽媽給他擦拭著胳膊,這是屬於一家三口的安靜時光。

7年前,王志瑋的父親在工地幹活的時候,從脚手架上摔下來,脖子以下都不能動了,一家人也開始了漫長的康復之路。丈夫癱瘓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時不時還會感染,不能離開醫院。母親陶月芝就做了個决定,和兒子把家搬到醫院裏來。

塞得滿滿當當的陽臺是王志瑋待了7年的“家”

陶大姐說,前幾年丈夫住在銅陵市二院康復醫學中心的康復科,那裡人比較多,床位也很緊張。那時兒子還沒有到寄宿學校上學,到了晚上,母子倆每天都擠在陽臺那個狹小的木板床上,熬過一個又一個漫漫長夜。

這兩年,隨著治療需要,王家瑋又陪著父親住到了老年科,幸運的是病房裏還有一個陽臺,而且床位也相對寬鬆一些。如今兒子放假回來,母子倆總會有一番推讓:只要有空床位都讓兒子睡,陶大姐自己就繼續蝸在陽臺木板搭建的小床。

王志瑋和母親一起照顧父親

感覺虧欠兒子,希望孩子爭氣

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王大哥的身體會感到不舒服,需要經常幫他翻身、擦拭身體,活動腿脚,端屎端尿……這些大事小事雖然都是陶大姐來做,但是久了還是非常吃力。7年來,個子漸漸長得比媽媽還要高的王志瑋,會耐心地幫助媽媽去分擔照顧父親的責任。

因為一直要在醫院裏照顧丈夫,陶大姐不能出去工作,家裡也沒有什麼收入來源,主要依靠低保以及傷殘津貼生活,不過她覺得很知足了,每月快六千元的醫療費用,醫保可以報帳一大部分。

父親目送王志瑋上學

家裡是這個情况,生活條件沒有那麼好,父母也無力輔導孩子學習。“我們這麼多年都在醫院裏,也不能給他一個好的環境”。說到兒子,陶大姐的聲音裏充滿了愧疚,可是生活所迫,她也是在沒有更好的辦法,好在兒子還比較爭氣。

“他很有禮貌的,各方面也都很好,就是平時不怎麼愛說話。”醫院裏還是很嘈雜的,會有各種各樣的譟音,不過這麼多年來他已經習慣在這樣吵鬧的環境裏學習了。畢竟還是個孩子,王志瑋的內心偶爾也會有波動。陶大姐發現,兒子最近愛玩手機遊戲了,成績下降了一點,這讓她感到擔憂。在她看來,現階段兒子的學習還是最重要的事。

離開病房獨自去上學

一家人在一起就覺得很幸福

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過年了,王志瑋也將迎來寒假,今年他們依然會在醫院裏過年。其實在過去的七年裏,除了有一年王大哥情况轉好,他們回家了一趟,其餘六年都是在醫院裏過的。

“回家一趟太不方便了,孩子他爸要帶不少東西,還是在醫院裏過年吧。”簡單炒幾個菜,端到一起一家人過個年。陶大姐覺得生活雖然艱難,心裡還是要有奔頭。

“現在我已經不太想原來的家了,在哪裡都一樣,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哪裡就是家。”在王志瑋的心裡,現在一家人可以坐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就覺得很幸福。

“以前那麼苦都熬過來了,現在孩子也上國中了,你的身體也慢慢好轉了。你只要好好活著,我們一家人就永遠都在一起。”面對丈夫,陶大姐也會認真地安慰,她談及未來的打算,“以後還是像現在這樣,我們一起好好過日子。”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見習記者黃雨杉記者陳牧(圖片由銅陵日報融媒體中心詹俊提供)

編輯:彭玲

标签: 陽臺 王志瑋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