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再現長平遺址,白起坑趙40萬之謎解開,學者:白起並非人屠

山西 81℃ 0
摘要:春秋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層出不窮,最為人們熟知的莫過於孫武、白起等人,相比於孫武的《孫子兵法》而言,白起的出名離不開那駭人聽聞的長平之戰。這一戰相當慘烈,雙方幾乎都是傾國之兵,然而趙國君臣不合使得秦軍離間之計奏效,以至於數十萬趙國將士身首異處,白起也經此一戰天下震動。而其殘忍坑殺40餘萬趙國降將的說法也不脛而走,還為此落得“人屠”的恐怖名號。

春秋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層出不窮,最為人們熟知的莫過於孫武、白起等人,相比於孫武的《孫子兵法》而言,白起的出名離不開那駭人聽聞的長平之戰。秦始皇統一道路最大的阻礙便是趙國,經此一戰趙軍一蹶不振,統一也只在朝夕。這一戰相當慘烈,雙方幾乎都是傾國之兵,然而趙國君臣不合使得秦軍離間之計奏效,以至於數十萬趙國將士身首異處,白起也經此一戰天下震動。而其殘忍坑殺40餘萬趙國降將的說法也不脛而走,還為此落得“人屠”的恐怖名號。這種殘忍的做法無疑讓人難以接受,所以古往今來人們對這一說法並不買帳。但礙於歷史局限,真相一直沒有塵埃落定,直到近代科技的飛速發展,才通過考古科技有了新的進展。

1995年5月12日的上午,山西省高平市永錄村的一聲驚叫打破了寧靜。村民李珠孩在農田裏勞作的時候,意外地挖出了人體屍骨,而且數量越來越多,屍骨旁邊還有伴有各種古錢幣以及箭頭等兵器。這些屍骨橫七豎八層層疊疊,而且幾乎都是身首分離,大部分都是有身無頭。村民不敢再挖,連忙上報相關部門。考古人員跟隨村民到現場進行了大致的勘探,確定了大致的範圍,並囑咐村民掩蓋後便開始製定發掘計畫。

同年十月下旬,頗具規模的考古活動正式開展,基本斷定這是長平之戰遺址中的屍骨坑無疑。經過數日的細心清理,屍骨坑完整地呈現了出來,寬5米,長11米,並根據地名為其取名為將軍嶺一號屍骨坑。考慮到長平之戰的慘烈,屍骨坑絕不會單獨存在,隨後利用全球最為先進的射線測定法,果然發現在一號坑不遠處還有一個更大的屍骨坑。清理之後發現此坑寬約4米,長達55米。

由於大坑中屍骨眾多,最終決定在一號坑中進行發掘工作,經過一個多月的整理,礙於寒冷的天氣,也只是將屍骨坑的上層屍骨清理完畢。在已知的清理數據中,這一層光頭蓋骨就有60多個,而坑中的屍骨更是不下百具。值得一提的是兩個坑都非常深,並不像阿兵哥所挖,更像是天然大坑。可以推測當時戰事之後,士兵們無心挖坑深埋,便就地掩埋蓋上薄土。而古代歷史中長平古戰場上也一直都有屍骨暴露的記載。

而坑中屍骨身上的各種鈍器傷、刀傷、箭頭卻體現了他們並非死於坑殺。古代咬文嚼字極為講究,尤其是史官,例如“鄭伯克段于鄢”的記載便是字字珠璣絲毫沒有馬虎。這坑字也不例外,白起坑趙多有貶義,因為“坑殺”在古代大多表示活埋。白起也囙此落得個人屠的殘酷稱號,活埋40萬人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活埋經過史書也均沒有記載。而屍骨坑中的的屍骨砍射痕迹明顯,且大多不見頭顱,而僅存的屍骨上還有射進骨頭的箭頭,這些迹象使得白起坑趙40萬的說法不攻自破。

加上《商君書·境內》中的秦軍憑首級進爵的規定:

“五人為伍,一人逃而斬其四人;五人一屯長,百人一將。其戰,百將、屯長不得首,斬;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論,百將、屯長皆賜爵一級……以戰故,暴首三,乃校,三日,將軍以不疑致士大夫勞爵……能得爵首一者,賞爵一級,益田一頃,益宅九畝,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

大意是說秦軍五人一小組,有一個逃兵其餘四個一律處死,五個人的首領稱為屯長,百人的首領成為百將,如果打仗的時候屯長和百將都沒有斬獲敵人首級一律處死,戰鬥結束後首級示眾三天便於將軍核實點驗。如此秦法如此秦軍,活埋顯然不利於將士軍功,最大的可能就是先殺後埋。

不過出於人道主義及當地風化,並沒有對此深挖。2020年7月中旬山西高平再現屍骨坑,雖然歷來因為勞作而不時地有屍骨暴露,大多也都是就地掩埋。對於這些沉睡千年的趙軍亡靈,經歷那樣殘酷的戰爭年代,如今能够入土為安也許是最大的慰藉。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