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商韜略新媛
在美國,不僅電影工業產業發達,連山寨電影產業也不甘落後。
《環太平洋》火了,於是有了《環大西洋》,《變形金剛》大爆,緊隨其後的便是《變形機體》,就連《超級戰艦》也有孿生兄弟《美國戰艦》……
這些山寨電影都出自美國The Asylum(別名避難所)電影公司之手,15年拍了200多部電影,這家公司把美國大片幾乎都翻拍了一遍。
這個避難所到底是什麼來頭?
1997年,從秀威影業退出的大衛·邁克爾·拉特、大衛·裏馬維和雪莉·斯特蘭成立了這家公司,初立門戶的他們由於資金不足,只能拍B級低成本電影,賣給DVD租賃公司來勉强度日。
但到了2004年事情迎來了轉機,避難所决定將威爾斯的小說改翻拍成電影《世界大戰》,而彼時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也在籌備此電影。
與斯皮爾伯格相比,無疑是蚍蜉撼大木,但避難所卻不同,依舊繼續拍攝,兩家電影同期上映。
上映後,這部山寨劇讓影片出租界龍頭公司百視達“相中了”,一口氣買下10萬份光碟,避難所大賺一筆的同時,也擁有了新的公司定位:山寨電影專家。
2005年以前,他們僅有8部作品,但2005年以後,避難所每年拍的電影多達數十部,真可謂是“山寨電影永動機”。
幾毛錢特效與尷尬演技渾然一體,甚至許多鏡頭,都是從之前拍過的電影中扣下來直接用,雖說是爛片之王,但避難所卻從來沒虧過。
2012年,在《超級戰艦》讓環球影業賠了2億美元時,避難所的《美國戰艦》卻血賺了25萬美元,要知道,他們僅投資了10萬美元。
那麼如此頻繁碰瓷大片,這算抄襲嗎?
當然不,他們說“只不過是借了大片名字,內容是絕對原創”。
比如華納公司起訴避難所侵權了《霍比特人》,而避難所卻說《霍比特人時代》講述的是現實中印尼地區真實存在的被人類學界稱作“霍比特人”的族群的故事,與原版情節絲毫不搭邊,最後法官只能判華納敗訴。
不僅如此,山寨片還要比原片提前上映,往往在院線電影正式官宣後,避難所才開始拍攝,最快15天就可以交付。
即使電影無法上院線,但是他們可以搶先賣碟。
當然,想要賺錢,還得會精打細算,主演聘請的是三線過氣演員,場景更是簡陋得無話可說,算上所有運轉的部門,在職員工僅30人,每部電影拍攝成本只有20萬,可謂是十分省錢了。
避難所名聲鵲起後,甚至有不少人專門去看他們的山寨電影,電影風格完全適應了美國的派對文化,引發了美國年輕人的大量互動。
還有不少人認為,避難所靠著低成本運營,不僅能在美國電影市場混的如魚得水,還養活了一批不知名導演和演員,為這些人提供了生活成本,是名副其實的“天使公司”。
這樣無下限的“山寨公司”,到底該不該取締呢?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删除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