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發現一石碑,上面內容使人不敢相信,專家:原來這人真的存在

西藏 47℃ 0
摘要:《資治通鑒》曾言:“玄策脫身宵遁,抵吐蕃西境。”唐朝年間,使節王玄策,奉命出使天竺。千里路途中,他立下無數功勞,其生平傳奇經歷,亦成後世傳誦經典佳話。為成功填補歷史研究中的諸多空白,現代社會中,很多史學專家仍在努力探索,以求早日實現全面認識歷史。曾經,我國西藏地區發現的一塊石碑,便向人們揭示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在對石碑上記述的內容進行解讀後,相關專家則表示:原來這人真的存在。

《資治通鑒》曾言:“玄策脫身宵遁,抵吐蕃西境。”唐朝年間,使節王玄策,奉命出使天竺。千里路途中,他立下無數功勞,其生平傳奇經歷,亦成後世傳誦經典佳話。

在現代人的觀念中認為,憑藉著史籍資料的幫助,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發展脈絡已被徹底理清,可實際上,我國歷史研究事業仍處於發展階段,這也使得許多特殊歷史事件,始終未能得到人們的明確認識。

為成功填補歷史研究中的諸多空白,現代社會中,很多史學專家仍在努力探索,以求早日實現全面認識歷史。在這一歷史探索階段中,諸多實物史料的出現,便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曾經,我國西藏地區發現的一塊石碑,便向人們揭示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在對石碑上記述的內容進行解讀後,相關專家則表示:原來這人真的存在。那麼,這一石碑究竟有何特殊之處?其中記載的又是哪一歷史事件呢?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一支考古隊來到西藏地區進行例行考察

,一次偶然機會下,考古專家在西藏地區,發現一塊刻滿文字的石碑。

起初,專家們並沒有對石碑太過關注,但在對石碑上刻有的文字進行解讀後,專家們則驚訝地發現,這塊石碑中的文字,居然

與唐朝時期的傳奇歷史人物王玄策有關。

據報導,這塊石碑上刻有的文章名為

《大唐天竺使出銘》

,其中記述的內容,便是關於使節左曉衛,長使王玄策等人出使天竺的諸多功德。

據相關資料記載顯示,王玄策是唐朝時期赫赫有名的外交官員,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唐朝實力強勁,很多小國都希望能夠與唐朝實現友好往來,而天竺亦不例外。

在這種情況下,王玄策的首次出使任務圓滿完成,這也使得唐朝與天竺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

然而,

在王玄策第二次來到天竺時,卻意外趕上天竺內部發生政治動亂,這也使得王玄策及其手下部將遭到天竺俘虜。

在他看來,天竺方面的如此行為,便是對大唐的蔑視與挑釁,身為唐朝官員的他,自然不會對此善罷甘休。此後,遭到俘虜的王玄策,想盡一切辦法逃脫天竺的控制。

憑藉著不斷的努力,最終,他成功擺脫天竺的控制,為化解此次危機,王玄策便來到吐蕃地區尋求幫助。此後,

借由唐朝使節的名號,王玄策成功借出兩萬吐蕃大軍,當王玄策帶著這些援軍返回天竺後,僅用三天的時間,便將天竺部隊徹底打敗。

在整個中國歷史發展行程中,如王玄策一般以一人之力成功征服一個國家的情况並不多見,從此次事件中,也能够看出王玄策的出眾能力。

按理來說,立下如此功勞的王玄策本應得到嘉獎,可

在班師回朝後,王玄策的如此功勞,卻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不僅如此,在史官們對這一事件進行記載的過程中,更是草草帶過,並未對其進行詳細描述。

受此情况影響,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歷史研究中,很多人都認為,真實歷史上,王玄策這位曾經立下如此功勞的外交官員並不存在。

然而,

隨著《大唐天竺使出銘》的出土,專家們終於確定,王玄策的的確確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並非後人虛構而成

。自此,關於王玄策的研究,亦將邁向全新階段。

作為中原地區與天竺之間的重要紐帶,在王玄策生前,為天竺及中原地區的外交事業,貢獻出極大的力量。

作為進一步研究古代唐朝及天竺國之間往來經歷的重要文物,大唐天竺使出銘有著不容小覷的意義與價值,

2001年時,這件珍貴的文物,也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中

,時至今日,這一珍貴石碑也仍得到專家及人民的共同愛護。

結語

從此次事件的發生可以看出,若是僅憑文字史料對歷史進行分析判斷,便會使我們遺漏許多歷史真相,進而造成對歷史的錯誤認知,無法從真實歷史上,感受到古代中國的發展歷程。

現代社會中,隨著我國考古事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珍貴實物史料重現於世,並向世人展現著千百年前的真實歷史風貌。

相信在未來社會中,此類實物史料亦將大放光彩,並為我國歷史研究事業的發展,貢獻出更大的力量。憑藉著珍貴歷史資料的一一出現,我國人民對歷史的研究程度,亦將得以深入。

參考資料:《大唐天竺使出銘》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