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集團新年“掃樓”佈局新賽道引進央企和全國各大貿易商成為今年重要工作

上海 89℃ 0
摘要:臨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袁國華表示,2022年,臨港集團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引進央企和全國各大貿易商,來臨港開展新型國際貿易業務。2022年,是臨港新片區成立三周年。

  “掃樓”是工作方法,更是精神狀態

  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而臨港正站在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大宗商品、跨境電商和離岸貿易等新型國際貿易對臨港發展特別重要。”臨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袁國華表示,2022年,臨港集團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引進央企和全國各大貿易商,來臨港開展新型國際貿易業務。“這也是我們新一年的‘掃樓計畫’。”

  “掃樓”這種看似樸素的招商管道,卻是當下臨港集團招商“工具箱”中的重要一項。去年上半年,臨港集團旗下的漕河涇開發區30多人招商團隊,為瞭解企業發展中的“痛點”,用3個月時間把園區內1000多家中小企業“掃”了一遍,掌握了發展現狀、服務需求、後續發展等情况。

  集中“掃樓”之外,臨港集團領導班子平均每天要見兩家客戶;集團投促中心負責人高峰時期一天要見四五家客戶;而集團400多人的招商團隊,基本也是這種工作節奏。

  新年開局,“掃樓”是工作方法,更是精神狀態,它正成為臨港集團奮力拼搏的注腳。

  招大引强,誕生首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招商引資,就是我們發展的‘生命線’。”袁國華表示,作為市國資委下屬以園區開發、配套服務和相關產業投資為主業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臨港集團所有努力就是要成就園區企業的成功,“園區企業的成功是我們最大的成功”。

  這便是“掃樓”的出發點。

  寧德時代,動力電池這條賽道上的領跑者,自然成為臨港集團心之所向的招商對象。

  2021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和新片區管委會的支持下,寧德時代落子臨港。龍頭企業落戶,離不開長時間的醞釀和陪伴。

  建立聯系,是引進龍頭企業的第一步。2014年,臨港集團負責人就帶隊到福建寧德考察,這次“掃樓”過程中,創立僅三年的寧德時代便進入視線。當年,寧德時代上海分公司遷入臨港集團旗下漕河涇國際商務中心辦公。

  “掃樓”需慧眼識珠,更需細水長流,寧德時代這個項目,臨港集團“一掃”便是七年,這其中時時刻刻關注的,是企業所思所想、所需所求。

  2017年,寧德時代旗下上海時代新能源公司注册落戶臨港松江園區。這背後,是臨港集團“園區聯動、項目聯動、資源聯動”的佈局優勢。

  2021年,寧德時代落戶臨港的步伐提速:3月,寧德時代選址項目組至臨港新片區進行了多次實地考察,臨港集團組成重大專案推進小組,第一時間迴響落地方案;7月15日,廠房交付寧德時代,並於資料交齊當天即取得施工許可證;8月13日,寧德時代項目正式開始裝修;11月15日,正式投產,實現了“臨港新片區寧德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臨港集團同時還在漕河涇科技綠洲為寧德時代協調了臨時辦公場地,使寧德研發團隊能儘快在上海完成組建,在土地項目建設完成後可實現無縫對接。

  “這些年跟臨港集團一直有接觸,他們的招商團隊服務非常精准,能抓住重點,專業、高效。”寧德時代上海專案負責人表示。

  特斯拉來了,寧德時代來了,世界排名第三的汽車零配件供應商麥格納也來了。

  截至2021年底,智慧新能源汽車成為臨港新片區誕生的首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對帶動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整體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隨著寧德時代、麥格納等項目建設投產,將進一步形成“强磁效應”。

  瞄準高校院所,“掃”出一片新天地

  每棵大樹都曾是種子,但不是每粒種子都能長成大樹。

  臨港集團副總經濟師、科技投資公司董事長翁巍長期關注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

  “我們要形成產學研政緊密聯合以應對挑戰。”翁巍表示,科技創新鏈的科技成熟度分屬於實驗室、工程化和產業化三個階段,其中最難的就是工程化階段,被稱為科技創新的“死亡陷阱”。“當今在科技競爭領域,圍繞前瞻性科技的科技策源和轉化能力到了戰略高度,臨港集團就要在這些領域加大引種育苗,幫助科研成果實現工程化、產業化。”

  “掃樓”,不僅要“掃”辦公大樓、辦公樓,臨港集團“掃樓”目標還擴展到了上海交大、復旦大學、華東師大、清華大學、中科院等高校和大院大所,“掃”出了一片新天地。

  2016年,國內氫能產業尚處於萌芽階段,臨港集團與上海交通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引進培育了氫晨大功率電堆、治臻金屬雙極板、唐鋒膜電極等氫能領域優秀項目,奠定了臨港新片區氫能發展的基礎。“新能源產業現在大熱,其實五年前大家對這一領域知之甚少。”翁巍說。

  圍繞汽車動力總成高端智慧製造、燃料電池金屬極板、航空發動機測試驗證等領域,臨港集團與上海交大合作,培育出了治臻新能源、交大智邦科技等“五朵金花”。

  如今,依託新片區的政策優勢,“金花”周圍,產業鏈條上的“小花”紛紛綻放,成為臨港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鏈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氫能產業這條少有人走過的路,在新片區正在發展成通途大道。

  2021年,臨港集團下屬各園區引進實體企業1300餘家,937家企業新獲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占全市總數的13.4%,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2796家,占全市總數的13.7%。

  “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2022年,是臨港新片區成立三周年。站在臨港集團總部大樓極目遠眺,外面還是林立的塔吊、繁忙的工地。不過在袁國華心中,臨港集團未來的產業地圖已經繪就:“我們要繼續在區域開發中率先發力、強勢投入,不斷加快區域開發節奏。謀篇佈局新賽道,發展數字經濟,推動綠色低碳。聚焦特殊經濟功能區和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面向全球塑功能。”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