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的信陽市,位置尷尬,不知道該屬於南方還是北方?

河南 55℃ 0
摘要:在河南省的最南部,有一個地方叫做信陽市,它位於淮河的上游與大別山北麓之間,它的東面和安徽相接,南面是和湖北省相鄰。說起信陽的地理位置,稍微有一點點尷尬,如果是按照我國以秦嶺淮河一線來劃分南北的話,那信陽是應該屬於南方,但是要從歷史沿革的角度上來說,信陽一直都隸屬於河南省,說屬於北方似乎也說得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信陽隸屬於當時的河南省的信陽專區和潢川專區。

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餘秋雨

在河南省的最南部,有一個地方叫做信陽市,它位於淮河的上游與大別山北麓之間,它的東面和安徽相接,南面是和湖北省相鄰。這個地方自古以來都是一個戰畧要地,也是各種文化交流的一個通道,總面積達到了18915平方公里,截止到2018年,人口也達到了將近650萬。

說起信陽的地理位置,稍微有一點點尷尬,如果是按照我國以秦嶺淮河一線來劃分南北的話,那信陽是應該屬於南方,但是要從歷史沿革的角度上來說,信陽一直都隸屬於河南省,說屬於北方似乎也說得通。這也導致了好多當地人也都說不清自己究竟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說起信陽的歷史,這個地方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各種文化在這裡交融,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我國的很多姓氏都起源於這個地方。曾經出現了許多歷史上的名人,比如楚國名相孫叔敖、司馬光等古代名人,也有近代的鄧穎超、許世友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

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這段時間,信陽境內分封的諸侯國就有申、息、弦、黃、江、蔣、蓼等國。西元前688年,當時的楚國開始强大起來,並開始向北方進攻,前面說的那些諸侯國也都被楚國吞併。吞併了這些諸侯國之後,楚國在這裡設定了直屬楚國中央管轄的地方政權,也就是申縣、息縣和期思縣。

到了秦代,開始了以郡轄縣的制度,在現在的信陽市境內,分別設定了蓼、安豐、雩婁、西陽、期思、息和城陽七個縣。漢代沿襲了秦代的制度,並且又新增了安昌、弋陽、車大、黽、鐘武五個縣。到了東漢初年,弋陽、蓼、雩婁、車大等縣改變了行政設定,變成了侯國,設定了褒信侯國,後來後又逐漸地恢復城縣的建制;並且還設定了當時的義陽縣。

三國時期,信陽市隸屬於魏國。在這時候,設定了一個弋陽郡,這也是信陽市開始設定郡的開始。再到後來,又設定了一個義陽郡。

到了東晉時期,豫州把它的治所搬遷到西陽,也就是現在的光山縣境內,這就是信陽市開始設州的開始。在南朝時期,梁曾經設定了光州;北周時期,曾經設定了申州,算是唐到清比較穩定的地方政權。

唐宋時期,信陽市境內的光州、申州和蔡州,都算是相對穩定的州縣建制。申州在宋代改為義陽軍,後來又改為信陽軍。到了元代,信陽軍改為信陽府,之後又改成了信陽州。

到了明朝,當時的信陽地區境內,管轄有光州和信陽州所管轄的羅山縣、確山縣。清代,信陽州繼續管轄羅山縣。光州也在1724年陞級為直隸州,直隸河南行省,轄縣不變。

中華民國成立後,在1913年,信陽州和光州改成了信陽縣和潢川縣。在1938年到1945年這段時間,它隸屬於湖北省管轄。一直到了1945年8月後,才重新歸屬河南省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信陽隸屬於當時的河南省的信陽專區和潢川專區。到了1952年的10月,潢川專區劃入信陽專區。撤銷了信陽市,改為信陽鎮,劃歸信陽縣;1965年淮河以北諸縣設定了駐馬店專區。淮河以南仍然是信陽專區。1970年信陽專區改為信陽地區。管轄信陽市及信陽、息縣、固始、潢川、新縣、羅山、淮濱、商城、光山等九個縣。1998年6月9日,撤銷了信陽地區,設立地級信陽市,撤銷信陽縣,設立獅河、平橋兩區。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