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鴻逵逃往美國,向外輸送7.5噸黃金,晚年思想情濃厚:我想回家

宁夏 53℃ 0
摘要:軍閥馬鴻逵就是經歷了這樣的事情,民國時期,他長期擔任寧夏省主席,身居高位,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收刮民脂民膏,將7.5噸黃金運往國外,為自己鋪後路。全國解放時,馬鴻逵先是逃到了臺灣,受到蔣介石排擠後,逃往美國,在那裡度過了自己的晚年。在美國的馬鴻逵多金,他的子女為爭奪這筆家產,將整個家鬧得雞犬不寧。臨終前,馬鴻逵喃喃自語:我想要回家。

俗話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也是萬萬不能的,人活在世界上,錢能解决很多煩惱,但不能解决全部的煩惱。

當你家財萬貫,一輩子不為錢發愁,但人老的時候,不能回到家鄉,見見自己的親人,面臨客死異鄉的結局,想必心裡也不是滋味。

軍閥馬鴻逵就是經歷了這樣的事情,民國時期,他長期擔任寧夏省主席,身居高位,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收刮民脂民膏,將7.5噸黃金運往國外,為自己鋪後路。

全國解放時,馬鴻逵先是逃到了臺灣,受到蔣介石排擠後,逃往美國,在那裡度過了自己的晚年。在美國的馬鴻逵多金,他的子女為爭奪這筆家產,將整個家鬧得雞犬不寧。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馬鴻逵也越來越想家,出生於甘肅河州的他多麼希望能回到家鄉,可這一切都來不及了,要為自己當年的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臨終前,馬鴻逵喃喃自語:我想要回家。

馬鴻逵的發跡史

1892年,馬鴻逵出生於甘肅河州,父親馬福祥是北洋將軍府祥武將軍,民國時期西北馬家軍的領袖之一,在當地非常有勢力。

馬鴻逵的祖父馬福祥運氣爆錶,在清朝同治年間陝甘回族起義時,因為勸說自己同族的親戚投降清朝,不僅沒有被降罪,而且得到了晚清“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賞識,家族勢力開始崛起。

馬鴻逵靠著祖父和爹爹積累的資源,自然享受到了高人一等的生活,從小衣食無憂,獲得好的教育。受到家族傳統影響,馬鴻逵從小喜歡舞槍弄棒,崇尚武力,有一定的野心。

清末時期,全國各地都在文宣推翻封建王朝的先進思想,18歲的馬鴻逵在甘肅陸軍學堂讀書期間,也受到先進思想的影響,加入了同盟會,參加了反清活動。

不幸的是,馬鴻逵在一次反清的運動中不幸被捕了,他的老爹馬福祥動用了關係,好不容易將兒子保釋出來。在父親馬福祥的幫助下,馬鴻逵加入了袁世凱的新軍,擔任“昭武軍”的教官。

清朝被推翻後,馬鴻逵最初跟著袁世凱混,混了一個不錯的官職,得了一個陸軍少將軍銜。袁世凱死後,馮國璋和段祺瑞先後上臺,馬鴻逵與二人關係不錯,升任為第五混成旅旅長,有了自己的武裝。

軍閥混戰時期,馬鴻逵投在馮玉祥門下,勢力迅速壯大,收編了大量人馬。馬鴻逵革命意志不堅定,首先考慮的是自身的利益。

中原大戰期間,馬鴻逵眼光獨到,拋弃馮玉祥,轉投蔣介石,這一次站隊成功,使得馬鴻逵獲益不淺。

蔣介石也不是很信任馬鴻逵,以“圍剿”紅軍不力為罪名,讓劉峙率兵包圍了他的駐地。馬鴻逵形勢不妙,其父馬福祥得知後親赴漢口,向蔣介石為兒子求情,不幸染病,不久逝世。

蔣介石也沒有把馬鴻逵逼得太急,不僅讓劉峙撤軍,而且還任命他為寧夏省主席,但只能帶兩個團的兵力入寧。老蔣此舉一來寬慰了曾經幫助他的西北宿將,二來防止馬鴻逵在寧夏做大,自己日後不好收拾。

馬鴻逵是何等聰明的人,他連夜在軍中挑選了一批強壯的精兵,拿上軍中最好的武器,率軍從河南經包頭,直奔寧夏。1933年,馬鴻逵正式出任寧夏省主席一職,上任後,擺出了一副“勵精圖治”的模樣。

借著自己的職務和手中的權力,馬鴻逵在民間大肆收刮錢財,“有兵就有權,有權就有錢”這句話成了他的人生信條。馬鴻逵在寧夏的一切舉動,離不開“抓權”,“抓兵”和“抓錢”三個目的。

靠著這種管道,幾年內,馬鴻逵收刮民脂民膏,斂財無道,主政寧夏十多年裏,撈走了7.5噸黃金。

馬鴻逵在寧夏實施“獨裁”統治,成立了所謂的“合署辦公”,省內的高級官員,每天都要去馬府等待馬鴻逵召見。馬鴻逵坐在太師椅上,門外的官員一出一進,先向他問安,然後彙報,請示,全程站立。

當時,馬鴻逵的幕僚稱這種管道為“上朝”,許多人對此敢怒不敢言,生怕遭到報復。

正所謂“強龍壓不住地頭蛇”,在馬鴻逵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證,蔣介石在穩定中原後,也想插手寧夏的官員任命,為此,他往寧夏派了好幾個教育廳長,均被馬鴻逵趕了出來,讓自己的親信楊作榮上任,絲毫不給老蔣面子。

在臺灣遭到排擠,逃往美國

1933年,蔣介石欲讓孫殿英和馬鴻逵互掐,以削弱地方軍閥的勢力,先是任命孫殿英為青海西區屯墾督辦,率領8萬人西進。緊接著,蔣介石又密電告知馬鴻逵、馬步芳,馬鴻賓等人,讓他們聯合拒孫。

馬鴻逵、馬步芳等人投入主力與孫殿英展開決戰,雙方打得很慘烈,漸漸地,孫殿英大軍出現不支,蔣介石也投入了一架轟炸機,幫助馬鴻逵轟炸孫殿英大軍陣地,加速了孫大軍的潰敗,此戰後,孫殿英一蹶不振,勢力大减。

馬鴻逵對紅軍也不手軟,紅軍長征結束後,他向蔣介石呈上了《剿共意見書》,提出了應當在紅軍立足未穩的時候將其全部消滅。蔣介石對“剿共”的事情向來很上心,寧可向日本人低頭也要先消滅紅軍,用他的話說是“攘外必先安內”。

1936年,馬鴻逵大軍與紅軍展開激戰,受到了蔣介石的嘉獎。同年,馬鴻逵奉蔣介石的命令,在陝甘寧邊區構築了一道“防共碉堡線”,構築碉堡兩百餘座,老蔣看了後非常滿意,加授馬鴻逵陸軍上將銜。

解放戰爭時期,為了自身的利益,馬鴻逵與革命军作戰很積極,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馬鴻逵看得遠,他不能將全部的寶貝壓在國民黨身上,早在解放戰爭初期,就將大批黃金向外輸送,運往美國。

1949年8月,我軍已經解放了大半個中國,大軍逼近甘肅,馬鴻逵非常害怕,乘飛機離開前往重慶,職務由自己的兒子馬敦靜接任。1949年10月,西南地區也不安全了,馬鴻逵帶著妻子兒女飛往臺灣。

在臺灣馬鴻逵的日子過得並不舒服,遭到了多方的指控,要求他為對西北敗局負責。蔣介石也算了馬鴻逵的老帳,將他“撤職查辦”了。遭到排擠的馬鴻逵也是心灰意冷,决心離開臺灣前往美國。

為了能够名正言順地離開臺灣,馬鴻逵先是藉口自己的四姨太得了重病,需要前往美國醫治,獲得批准。馬鴻逵到了美國後,長期居住在洛杉磯,即便臺灣當局多次督促他回來,他並不理睬。

馬鴻逵是一個不缺錢的主,利用從寧夏搜刮的7.5噸黃金在美國大肆消費,買豪宅,開工廠,做生意,用的都是中國老百姓的血汗錢。

美國是一個“一夫一妻”制度的國家,馬鴻逵即便妻妾成群,但只能和一個結婚,其餘人均沒有名分,只能對外稱是自己的遠房親戚,前來投奔自己。

失勢後的馬鴻逵威信力也大不如從前了,他的幾個姨太太們惦記著他的家產,為此經常鬧得不可開交,有的姨太太見馬鴻逵失勢,自己也沒有名分,拿著錢離開了他,自己過日子去了。

在美國多年,馬鴻逵即便有加入美籍的資格,但始終沒有入美籍。對外,馬鴻逵始終強調自己是中國人。因為害怕被臺灣方面清算,失去自由,馬鴻逵不敢前往。

遠在異國他鄉,馬鴻逵即便有花不完的錢,但無法融入美國,日子過得很孤單,並不幸福。對於一個年老的人來說,能够回到家鄉,安度晚年應該是最好的,馬鴻逵雖時時刻刻想著回家,但一切都晚了,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結語

晚年,馬鴻逵思鄉情漸濃,他經常一個人來到海邊,嘴裡喃喃自語:我想回家了。平日,馬鴻逵與友人交談中,經常感慨“恐怕此生回不了大陸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馬鴻逵的身體每況愈下,相繼出現了一些毛病,做了手術。1970年1月12日,那天風很大,前不久剛出院的馬鴻逵再次病倒,身體嚴重不適,呼吸困難,自感大限臨頭。

臨終前,馬鴻逵把自己的妻子劉慕俠叫到身邊,用盡全身的力氣說道:“我歸真後,你……你一定要把我的屍骨送回……送回寧夏!”話語重複了好幾遍,劉慕俠在一旁點點頭,示意已經知曉。

1月14日淩晨,馬鴻逵帶著對故鄉刻骨銘心的眷戀,在美國洛杉磯逝世,終年78歲。縱觀馬鴻逵的一生,他的確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主政寧夏十多年,沒點本事還真不行。

從源頭來說,馬鴻逵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有著强烈的封建帝王思想,魚肉百姓,這樣的人註定要被時代淘汰。曾經作惡多端的馬鴻逵,晚年沒法回到自己的家鄉,算是老天對他的一種嚴厲懲罰。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