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四川省“十四五”應急體系規劃》的通知
近日,《四川省“十四五”應急體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印發。《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完善,風險防控、基層基礎、應急救援、綜合保障、社會協同能力顯著提升,安全生產整體水準、防灾减灾救災能力顯著增强,生產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及時妥善應對處置各類灾害事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十四五”期間,四川如何以應急管理機構改革為契機,不斷加強應急能力建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有效應對處置各類灾害事故?記者採訪了《規劃》起草組有關人士和應急廳相關負責人。
約束性和預期性名額都要實現“降低”
《規劃》列出主要指標。其中,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組織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和工礦商貿就業人員十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三項約束性名額預期值目標均指向“下降”,相比“十三五”時期分別下降15%、33%和10%。
與約束性名額同時被列出來的,還有三項預期性名額: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經濟損失占地區生產總值比例、年均每百萬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和年均每十萬人受灾人次。
“約束性名額和預期性名額有個共性:都要實現‘降低’。”應急廳有關負責人介紹。
如何實現這一目標?部分“硬核”要求被列了出來:縣級以上應急管理部門綜合行政執法裝備達標率達到100%、灾害預警資訊發佈公眾覆蓋率達到90%、縣級以上應急管理機構專業人才占比超過60%、創建2個國家安全發展示範都市、1個國家級綜合减灾示範縣和150個國家級綜合减灾示範社區,重點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新增從業人員安全技能培訓率達到100%。
重點提升統籌指揮等“七種能力”
四川是全國自然灾害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灾害種類多、分佈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的基本省情沒有改變。
《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四川應急系統將重點提升統籌指揮、依法監管、綜合防控、救援處置、支撐保障、創新發展和群防群治等“七種能力”。
備受關注的煤炭生產方面,四川將持續開展煤炭去產能工作,分類處置30萬噸/年以下煤礦,將建成30處智能化採煤工作面、3處智能化礦井,建成5個以上省級一級安全高效礦井和30個以上省級二級安全高效礦井。
在支撐保障提升方面,四川將按照基本滿足啟動省級II級應急救助響應的大類生活物資保障需求,合理調整生活類救災物資儲備規模和品種。
《規劃》起草組有關人士介紹,“大應急”體系建設的覈心之一在於“防”。為此,“十四五”期間,四川將建成以區域性中心鄉鎮(街道)消防救援站為主力,鄉鎮(街道)應急隊和村(社區)應急分隊為輔助的“一主兩輔”基層應急力量體系。
啟動五項重點工程,單個項目定“清單”
“降”與“昇”,關鍵在推動《規劃》落地落實。為此,我省啟動五項重點工程,製定具體項目清單,對每個具體工程確定項目,製定目標任務清單。
灾害事故防範工程中,將建立全省重大風險源全生命週期健康檔案,構建重大風險隱患分析數學模型;新建航空消防取水點50處、直升機野外停機坪27處,重點林區森林航空消防覆蓋率達到90%,應急人工影響天氣裝備工作覆蓋率達到80%。
應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中,將建設國家西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在雅安、攀枝花、廣元、內江、達州和甘孜州建設6個區域性綜合應急救援基地,在全省範圍內佈局5類共28個專業應急救援基地,建設5支省級礦山應急救援骨幹隊伍和3支省級危化應急救援骨幹隊伍。
應急物資保障工程中,將採用“1+10+100”的模式建設1個省級中心庫、10個區域中心庫、100個骨幹庫(點)。依託省救災物資儲備中心建設1個省級中心庫,修建應急物資儲備倉庫,配套相關設施設備。在重點灾害區域,通過新建或改擴建管道佈局建設10個區域中心庫。在灾害多發易發的縣(市、區)及部分百萬人口以上的縣(市、區)建設100個骨幹庫(點)。
人才科技支撐工程中,將建設四川應急管理職業學院、應急管理研究科技平臺,建强四川省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
應急管理資訊化工程中,將建設省市互聯互通的大數據綜合性研判分析平臺,提供“一站式”訪問服務。新建或升級改造21個市(州)、183個縣(市、區)應急指揮場所,還將在偏遠地區建設80個縣級應急通信保障小組,重點配備數位移動集羣基站、衛星電話、公網/數字集群通信終端、單兵圖傳等裝備。(記者 趙榮昌)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