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四期的高才生當警詧,唐賢平的履歷合理嗎?有原型可查

广东 83℃ 0
摘要:《前行者》中有一個細節,當馬天目接受法租界警長陳亨禮的詢問時說出了自己的真實履歷,即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第一團,和華界警察局偵緝處處長唐賢平是同學。馬天目受傷、遠赴法國脫離軍界能說得過去,可唐賢平這樣的高才生為什麼沒有繼續軍旅生涯呢?囙此,在之後的黃埔名將序列中,大部分人出自前四期。總體來說,作為黃埔四期第一團的高才生,唐賢平沒有繼續留在軍隊中有些讓人“意外”。

《前行者》中有一個細節,當馬天目接受法租界警長陳亨禮的詢問時說出了自己的真實履歷,即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第一團,和華界警察局偵緝處處長唐賢平是同學。馬天目受傷、遠赴法國脫離軍界能說得過去,可唐賢平這樣的高才生為什麼沒有繼續軍旅生涯呢?

在黃埔軍校的23期畢業生中(1927年11月改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最被蔣介石看重的是前四期。從五期開始(1926年11月入學),黃埔軍校逐漸在其他城市建立分校。“四一二”政變發生後,蔣介石的工作重心已經不在辦學上。囙此,在之後的黃埔名將序列中,大部分人出自前四期。

馬天目在說到“步兵軍官第一團”時帶著非常驕傲的表情。從黃埔四期開始只有在校成績優秀的人才能進入第一團,成績相對較差的營員被編入第二團,也就是預備軍官團。我們所熟知的胡璉、李彌等後來的國民黨兵團司令都出自第一團,共產黨員伍中豪、劉志丹(在校期間叫劉景桂)等人也同樣是第一團的軍官。

進入第二團的人並不代表將來不會成材,國共兩黨分別產生了一位能征善戰的軍事將領。張靈甫(在軍校期間叫張鐘麟)被分到第二團第二連,林彪被分到第二團第三連。後來入選“共和國36比特軍事家”的曾中生(在校期間叫曾鐘聖)也出自第二團,他被分配到政治科大隊第二隊。

唐賢平參加過北伐,在收復上海的戰鬥中立有戰功,而《前行者》的歷史背景應該是以1931年顧順章叛變為起點。在這個時間節點上,他那些黃埔四期的“同學”都擔任什麼職務?

胡璉從1932年起開始擔任18軍特務營營長、團長和11師66團團長,抗戰開始後他又歷任旅長、師長,直到1944年擔任18軍軍長。如果不是和白崇禧的關係太差,在淮海戰役之前12兵團司令一職非他莫屬。張靈甫升遷的速度更快,北伐結束後他就被調入第一師,1933年已經升任獨立旅第1團上校團長。

以唐賢平的資歷和能力,即使比不上張靈甫的升遷速度,也至少不會比胡璉差太多,一個警察局的偵緝處處長有些屈才。不過,黃埔前四期的畢業生確實有在警詧系統工作的人,他叫李士珍,畢業於黃埔二期。

李士珍曾就讀於日本警官學校,1924年秋成為黃埔軍校二期營員,參加過第二次東征和北伐。1926年9月,他參與籌辦警校,並且擔任中央警官學校的教育長(軍銜中校)。1932年,國民黨復興社成立(軍統前身),他成為中央幹事會幹事,同時擔任首都警詧廳秘書。

唐賢平的履歷和李士珍有相似的地方,兩人都在警詧系統擔任過要職,也都是復興社的成員,在校成績同樣很優秀。1928年10月,李士珍已經晋昇為上校團長。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唐賢平繼續在警察局幹下去,升遷的速度也會很快。

劇中還有一個細節也間接解釋了唐賢平當警詧的原因。餘獨醒是唐賢平的義父,同時也是汪精衛的學生。如果蔣介石想監視餘獨醒和汪精衛,那麼唐賢平加入警察局既可以報答餘獨醒的養育之恩,又可以充當蔣介石的“眼睛”和“耳朵”,一舉兩得。當復興社準備成立之時,侯子川特意來上海招唐賢平入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總體來說,作為黃埔四期第一團的高才生,唐賢平沒有繼續留在軍隊中有些讓人“意外”。按照劇中的時間軸計算,國民黨正在對中央蘇區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圍剿。蔣介石正是用人之際,像唐賢平這樣“根紅苗正”的黃埔系軍官,應該早已經被提拔重用。影視劇有藝術加工的地方,編劇為唐賢平安排的人設並不能算“憑空捏造”。至於唐賢平的原型是黃埔四期還是黃埔二期,應該屬於藝術劇情的需要。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