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原縣簡史

甘肃 67℃ 0
摘要:鎮原縣位於北緯35°27’至36°16’,東經106°44’至107°36’,地處甘肅東部涇河支流的茹河中下游,東接西峰,西北連寧夏,南與平凉、涇川毗鄰,北與慶陽、環縣接壤。總面積3500平方公里,轄9個鎮10個鄉。《重修鎮原縣志》藝文志子類載王潜夫論:符著論自號回中子,故列子書類。1949年解放後,鎮原縣人民政府遷駐縣城。

鎮原縣簡史

鎮原縣位於北緯35°27’至36°16’,東經106°44’至107°36’,地處甘肅東部涇河支流的茹河中下游,東接西峰,西北連寧夏,南與平凉、涇川毗鄰,北與慶陽、環縣接壤。總面積3500平方公里,轄9個鎮10個鄉。

在地處三川五原的這片土地上,遠古時代就是先民生息繁衍的地方。夏時屬戎翟,商時屬昆戎,周時屬彭戎,後彭戎國亡,周置大原於此;春秋戰國時為義渠戎地,屬北地郡,置朝那縣。漢武帝元鼎三年(西元前114年),分北地郡為北地、安定兩郡,鎮原屬安定郡,轄有臨涇、彭陽、高平等縣。據考郡治原峰(即城隍廟),臨涇為首縣,屬鎮原大部分地區,且為絲綢之路之要道。《鎮原縣志》古迹條記載:“今縣西南六十裏有城隍廟城,址雖廢,瓦礫相間。土人雲:其舊址西有城隍廟,東有四郎廟,長一十五裏,寬七、八裏,為故鎮戎州地。今其地北八裏有漢武亭城,為西漢通西域古道。西北三十裏有古新城驛城,南二十五裏至白水驛,東南有黨原城。秦皇登雞頭,漢武出肖關,皆取道於此。”直至後漢,安定郡及首縣臨涇都置於此。《重修鎮原縣志》藝文志子類載王潜夫論:符著論自號回中子,故列子書類。按:潜夫自號回中子,以所居近回中宮也,漢文帝十四年匈奴老上單于統十萬眾寇安定郡,燒回中。按:漢安定郡治所在高平縣,其地即今縣東原寺店,秦以此置回中宮,有險阻,俗稱王母宮,非涇州之王母宮山也。《漢書》西域傳曰:“漢置亭障,一以接西域來貢獻之使,一以囚數百人,置使者校尉,領護給使外國者,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武亭其一也。”由此可見,安定、臨涇、鎮戎統屬一地,又屬通西域要道,其屬域先偏東南後移西北。北魏太武年間(西元430年),於此以涇水得名設涇川。隋大業元年(西元605年),置湫穀縣,取境內湫穀得名,大業十二年改湫穀為臨涇縣。唐肅宗至德元年(西元756年)地沒吐蕃,後唐清泰二年(西元935年),置行原州於臨涇,即城西之臨涇故城,宋為原州,屬秦鳳路,金為原州,屬慶原路,元時將鎮戎、原州合併稱鎮原州(古原州),明洪武初降州為縣。因唐代曾稱原州,宋、金曾設鎮戎軍,故稱鎮原,屬平凉府。至此時具體疆界,分合不定,《平凉府志》載:鎮原“東到慶陽之寧州界一百四十裏,西到固原界六十裏,南到平凉界六十裏,北到慶陽之環縣界一百二十裏。”清、民國因之。1937年中國工農紅軍解放了本縣部分地區,1940年3月於縣北馬渠鎮建立鎮原縣抗日民主政府,5月遷駐孟壩鎮,轄今縣北部半數鄉村,屬陝甘寧邊區管轄,與國民黨鎮原縣政府長期對峙。1949年解放後,鎮原縣人民政府遷駐縣城。

鎮原縣的行政區劃在明萬曆前劃分為二十個裏,萬曆十年改為十六裏,崇禎元年改為十裏,清為四裏,雍正五年增設衛所裡,共五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將衛所裡撤並,改裏下設鎮,鎮轄莊。民國十七年撤裏設區鎮,縣城附近即現開邊、城關、臨涇、郭原等地區為第一區,又名中區,肖金、屯字為第二區,太平為第三區,孟壩、馬渠為第四區,新城、平泉、中原為第五區。原有的衛、所交通比較發達,人口密集的仍長期有集市貿易,如杜家寨子、西壕、開邊、曹城子等。裏、村、社制度一直保留到實行保甲制和徵收田賦糧前夕,由鄉約、保政、戶首管理。三十年代實行保甲制,於1935年全縣編一鎮為臨涇鎮,八鄉為屯字、肖金、孟壩、太平、馬渠、平泉、新城、中原,計253保2266甲。保基本上是原來的一個社,甲形同於自然村。1940年將交口河以南地區現轄鎮改為鄉、鎮,在原八鎮的基礎上,增設了永安(今臨涇範圍)、永綏(今肖金顯聖廟)、永和(今肖金上劉家)、永定(今南川範圍)、永樂(今上肖範圍)、永康(今曙光轄地)、開邊、什戶八鄉。1949年以後,全縣又劃分為13個區。後經多次分合撤並,現為5鎮19鄉。1942年將環縣的三岔、殷家城劃歸鎮原,1946年將慶陽的王寨劃歸鎮原,1956年8月將鎮原中原區的黨張鄉劃歸涇川,1958年將肖金劃歸慶陽,鎮原的花園子與固原的陳坪對換,上肖的高溝圈與涇川的梧桐和北莊六條路對換。至此,鎮原的地域始定。

縣城:位於涇河流域的茹河中下游北岸,南臨茹河,北依潜夫、中峰二山,依山臨水。據考,現址並非古臨涇縣城。而臨涇縣唐元和以前治原峰等地,唐元和三年,涇原節度使段祜請築臨涇城,詔從之,仍以為行原州,以郝玼為刺史。所築之城,即今縣西上馬臺之北山邊,故城猶在,原城門楣額有石刻“臨涇縣”三字,今邑稱二城子。北周武帝天和四年(西元569年)築原州城及涇州東城。唐肅宗至德元年(西元756年),地沒吐蕃,德宗貞元三年(西元788年)冬十月,吐蕃城故原州而屯之,即現城南故址,俗稱滿州城者為吐蕃故城。元順帝至正二十一年平章李思齊遣僉院張德欽築原州城,即今之縣城,並鎮戎而為鎮原州,建址於此。明降州為縣,即鎮原縣城。原城東南向,據說有三道街,氏族中有南街劉家,元代居南街而得名;忠恕街張家,因居中街而得名,後來南街被河水沖毀。明洪武初年增修城池,只留北街,即今之正街,將州城改為縣級小城。宣德八年(西元1434年)重修一次,成化年間(西元1465年)又補修一次,嘉靖、隆慶時又兩次補修,自清以來成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治二年又遭一次大的兵燹,後經多次修葺,然僅一條正街,直長不够三裏三的標準(當時古縣城長為三裏三),因而西門偏北開,街道成曲折形(彎曲處稱西檔)。因北麵包山,只有東、西、南三道城門,各門均有石刻,東曰“迎恩門”,西曰“鎮戎門”,南曰“迎薰門”。正街南北分排小巷,南面從東到西有文昌宮巷、柴巷、孫家巷(現南街)、忠恕巷(現茹河街)、侯家巷,北面馬巷、田巷子(現興學巷)、大澇溝巷(現興武巷)、舊巷子、新巷子(現興文巷)、西檔。

城內主要建築:隨著朝代的更替,城內留下了不同時代的遺跡,現大部分已毀。西側依山為縣執事衙門(今公、檢、法駐地),首門曰洞門,以古鄂公臺為基。上建重樓,臺楣石刻“古原州”三字。北進有牌樓,西側是監獄,再進為大堂、二堂、三堂,最後為問山樓(現警察局駐地)。二、三堂兩側為東西花亭,最東側南為三房、六班駐地,另附有馬王廟、蕭曹祠(即蕭何、曹參,原法院審判庭),北為倉廒。正中街依山為文廟(今縣委大廳),向東澇溝口,洞門上有利市天官樓。文廟上側為鄉賢祠、節孝祠,下側有魁星樓,最東端為武廟(現東街小學),正街南側從東向西築有聖母宮、重陽祠、城隍廟及財神廟。鎮原的城隍廟修建風格不同於當時的其他府縣,門前有鐵鑄兩杆高大的帥子旗杆,外門兩側有兩匹泥塑的將軍馬,二門為兩員頭戴尖盔的中軍。廟內的城隍為木制行身,相帽蟒袍,獻殿陳有半朝鑾駕,殿楣懸有“忠烈侯”三字,是一超省級的侯比特。據說西周吉甫征嚴狁,至於大原,當地城隍顯聖援助,特加封為候比特,號稱“忠烈”。由此可見,此系大原安定郡址時事,後來鎮原州襲此而來,臨涇縣城隍仍保留在原峰城隍廟。又考那裡的城隍穿綠袍系縣級,正是唐元和以前臨涇縣城隍廟。縣城南門內為火神廟,再向東南為文昌宮遺址。中峰山有無量殿,廟宇多早廢,潜夫山有玉皇殿,院內多植翠柏。

縣城貿易以明萬曆年間最為繁榮,當時社會安定,人民樂業,人口密集,考各寺廟保留的大鐘,爐鼎多系此時所鑄。清同治七年遭兵燹,以後又逐漸發展起來,至四十年代,沿正街設有鋪面、作坊,多為來往商販,集市例行單日,人民雞鳴而動,日中為市。東門內北側有猪、羊、牲口市場,武廟門前(東街小學前院)有糧食市,縣鬥標準為二十四筒,以縣官公堂上的籤筒為標準,折合現在的43.5斤,縣城很少外地客商定居,清末逐漸有從河南、陝西、山西來邑的商賈定居下來。城內及城郊居民飲水以西門外水蔭泉、中街大澇溝官井、東門外螞蚱溝泉水就近而汲之,河水不作食用水源。

鎮原縣城自宋、元、明、清以來一直是一座交通閉塞、非重點防衛的縣級城鎮,城低牆薄,無耳城。清代在胡府坪(相傳為北魏名將胡國珍府第)西側有“城守營”遺址與“先農壇”相連,(明、清時帝王祭農神之所,天子親耕於南郊,諸侯親耕於東郊,每年春季農動縣令亦親耕東郊,以示勸農),近年來已夷為耕地(現黨校駐地),縣城的廟會在每年正月九日玉皇山,八月十五日城隍廟,三月廿八日東嶽廟,俗稱“香火會”。

如今的鎮原,街道寬敞,公路如網,樓房林立,市場繁榮,堪稱舊貌變新顏了。

根據網絡資源撰寫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