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的耕牛被人割了舌頭,包拯:把牛殺了,兇手自然會來自首!
導語:西元1027年,時任廬江知縣的包拯,憑藉出眾的政績和極好的聲望,成為了北宋首屈一指的清官。於是,北宋朝廷把包拯調到了開封府。包拯上任之後,很多人都不太看好他。開封經濟富庶,又是權貴富豪盤踞之地,官場關係十分混亂,他一個外地調來的官員,又能如何?
果然,開封府人口眾多,勢力龐大,不少商人都選擇和朝廷勾結。他們目無王法,肆意欺壓百姓,依仗著自己的後臺,總是不把開封知府放在眼裡。對於宋朝統治者來說,他們深知開封保持繁榮昌盛的重要意義,但是這裡的爛攤子確實不好辦。不過,當包拯一上任後,他立刻改革政治,將自己鐵派做法貫徹了下去。他臉如黑炭,根本就不看各方臉色,只要被他抓獲罪證,那些貪官污吏必定會被繩之以法。
其實,包拯不僅正直高尚,他智慧更是相當出眾。一天,包拯正在堂上辦公,卻見衙役帶著一個老農進來。原來,這個農民的耕牛被人割了舌頭,要知道耕牛是春天農民的重要務農工具。耕牛沒了舌頭,就很難飲食了,估計活不了幾天了。老農見到包拯就開始哭訴,希望他為自己主持正義。包拯略一思索,便要老農回去把牛殺了。老農一臉不解,但是他相信包大人的話。
一個中年男人就來到了府衙,他特地舉報有人宰殺耕牛。包拯不為所動,他命人將老農帶了過來。二人剛一見面,老農就認出了他,這個人正是自己的鄰居,很有可能是他割了自己耕牛的舌頭。包拯厲聲喝問,直接命人將這個中年男子拿下。中年男子先是百般抵賴,後來才承認自己一時妒忌,這才犯下了糊塗事。這個中年男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大家都欽佩包拯的智慧。不久之後,包拯更得人心了,他的名聲傳遍了開封府。
結語:包拯在開封樹立改革,他重新取得了廣大百姓的信任,實際上為北宋朝廷贏回了民心。在包拯的幫助下,開封大批老百姓看到了正義,他們的權利得到了保障。雖然北宋是一個十分昏庸的年代,但是包拯保護了絕大多數人民的利益。囙此,即便千百年過去,人們依舊無比緬懷包拯,他值得被稱作包青天。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