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沒解放前,當地農奴有多淒慘?活得不如畜生,少女被製成唐卡

西藏 121℃ 0
摘要:每年的3月28日對於西藏人來說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日子,這一天是“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之所以設立這樣一個日子,是為了紀念西藏的民主改革。在民主改革之前,西藏境內依然是處於政教合一的農奴制之下,當地依舊存在著嚴明的階級制度。而地位最低下的則是農奴和奴隸,他們的出身註定他們的奴隸身份,西藏農奴的一生是勞碌的一生。

輕輕一陣風,喚醒沉睡了千年的軀體;輕輕一陣風,拂去歷史神秘的面紗。站在時間的肩膀上,我與歷史對話。

每年的3月28日對於西藏人來說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日子,這一天是“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之所以設立這樣一個日子,是為了紀念西藏的民主改革。

在民主改革之前,西藏境內依然是處於政教合一的農奴制之下,當地依舊存在著嚴明的階級制度。地位最高貴的是貴族和僧侶,這些人能享受最好的待遇,不需要做重活,牢牢掌握著西藏的領導權。

而地位最低下的則是農奴和奴隸,他們的出身註定他們的奴隸身份,西藏農奴的一生是勞碌的一生。他們沒有任何人身自由,只能為貴族當牛做馬,若是稍有反抗,便會遭受殘酷的懲罰。

農奴人口占西藏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這些人永遠都被貴族壓榨,被榨幹所有利用價值後便悲慘地死去。

農奴會因為各種原因被僧侶和貴族處死,也許是對貴族不敬,也許是不小心弄壞了貴族的衣物,任何一件事都能成為他們的催命符。在解放之前,西藏的寺院裏只允許三種特權階級居住,那就是高層僧侶、世襲貴族和官府人員,這些特權階級占整個西藏人口的百分之五,但卻侵佔了幾乎所有的社會資源。

農奴出生後就是奴隸身份,囙此他們無權佔有任何資產,包括房屋土地等不動產。特權階級的財產世代傳承,其中包括森林牧場還有耕地這些自然資源,甚至還包括那些奴隸。

這些奴隸雖然是人,但在那些貴族階級眼中,他們和畜生沒有什麼區別,而他們也是用對待畜生的態度來對待這些奴隸的。

西藏的階級制度體現得十分明顯,貴族和僧侶們總是錦衣華服,出行坐著名貴的馬車。而那些農奴們衣衫襤褸,走路還得注意不能擋著貴族的座駕,待遇差別極大。即便是對貴族百依百順的農奴,也會隨時面臨生命危險,而他們的死因,也許只是因為貴族們的某個愛好。

西藏一直都存在藏傳文化,這是藏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著非常悠久的發展歷史,在農奴制時期這種文化會有許多殘忍的表現形式,比如人皮唐卡。這種工藝品的原料是人的皮膚,匠人用特殊的方法將活人或者是剛死不久的人的皮膚完整剝下來,再在上面繪製一些精美的圖案。

這樣製作出來的工藝品就叫做人皮唐卡,人的皮膚延展性很强,而且材質特殊,能完整保留顏料的顏色,所以製作出來的唐卡都精美非凡。但這樣精美的工藝品卻是以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樣的代價未免過於高昂了。

農奴制時期,人皮唐卡的原材料自然就是活生生的農奴,尤其是那些年輕貌美的少女,極有可能被選中,成為製作人皮唐卡的原材料。

西藏封建農奴制社會延續了上千年,如今這段歷史不過是史書上的一段文字,但對於那些遭受過迫害的西藏農奴來說,這一段歷史是永遠存在的黑暗記憶。農奴主能隨意處理自己的農奴,無論是打罵轉賣甚至是處死都沒有關係,這些活生生的人在他們眼裡就和家裡的擺設沒有任何區別。

而這些農奴只能選擇逆來順受,換取片刻的苟延殘喘,他們只要敢稍微做出一些反抗的動作,就會遭受殘忍的懲罰,其中包括砍掉手脚,還有監禁等等。

農奴們的生活非常單調,每天早起幹活,因為沒有自己的資產,所以他們就連固定居所也沒有,只能在主人家的茅廁或者是各種圈棚裡面居住,這就導致農奴們身上總是有著揮之不去的臭味。

西元1618年,西藏的統治者甚至直接發佈了《十六法典》,這部法典中,明確將西藏境內生活的人按照血統和職位分成了三等,農奴在其中自然屬於最低等受壓迫的那一類,而貴族和僧侶們則得到了法律賦予的特權,自此之後他們對農奴的態度更加隨意,因為這一切都是合乎法律的。之後這部法典被修改,變成了《十三法典》,不變的依舊是對農奴的壓迫。直到1959年,這兩部法典才被廢除。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