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昔陽石馬寺石窟群驚豔世人

山西 98℃ 0
摘要:央廣網晋中12月30日消息山西昔陽石馬寺鮮為人知,但這裡發現的造像實屬罕見。“石馬寺石窟造像的時間,介於大同雲岡石窟和洛陽龍門石窟之間;寺內的懸蝸臥頂建築,更是世界之最……”山西昔陽縣旅遊局副局長趙乃錄的一席話,引起了眾多媒體記者的注意。史料記載,石馬寺石窟始建於北魏永熙三年,距今1480年。囙此,石馬寺石窟也被譽為我國石窟藝術的“小家碧玉”。

央廣網晋中12月30日消息(記者劉水晶)山西昔陽石馬寺鮮為人知,但這裡發現的造像實屬罕見。

“石馬寺石窟造像的時間,介於大同雲岡石窟和洛陽龍門石窟之間;寺內的懸蝸臥頂建築,更是世界之最……”山西昔陽縣旅遊局副局長趙乃錄的一席話,引起了眾多媒體記者的注意。

從時段來說,真如趙乃錄所言,造於“雲岡”和“龍門”兩處石窟之間嗎?世界之最的懸蝸臥頂有著怎樣的“驚豔”之處?

石馬寺2013年剛剛被列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位於昔陽縣城西南12公里的大山中,景區面積4.45平方公里。

史料記載,石馬寺石窟始建於北魏永熙三年(西元534年),距今1480年。寺內的所有石刻造像,均分佈於三塊巨石的七個崖面上。這些石刻造像,是在雲岡石窟之後、龍門石窟之前,幾乎是與這兩處同時代的傑作。寺內現存石窟三個,佛龕178個,磨崖造像1500多尊。石窟、石像雕刻之精美,內容之豐富,與“雲岡”“龍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囙此,石馬寺石窟也被譽為我國石窟藝術的“小家碧玉”。

“石馬”之名源於李唐

走進石馬寺,門前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和古老的石拱橋。石拱橋橫跨潺潺的流水之上,將兩山之間的景色融為一體。

石馬寺石刻造像群(央廣網發昔陽新聞辦供圖)

走過拱橋,拾級而上,眼前便是巍峨的石馬寺。石馬寺以石刻造像群而名,這些石刻,據歷史資料記載,始建於北魏時期,後續鑿於北齊、隋、唐;此後的歷代,也對石刻造像有修葺和補充。

來到寺前,昔陽縣旅遊局局長張東鋒結合史料介紹,石馬寺原名落鷹寺,北魏時,隨著石刻完成,改名石佛寺。傳說,唐朝初年,李世民率領部隊征戰,途徑石佛寺時陷入重圍。兇險之際,李世民正歎“時運不濟”時,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讓圍攻的敵人瞬間大亂。此時,風沙中,忽然一匹神馬從天而降,搭起李世民就走。

李世民回到長安後,感念神馬救命之恩,便將石佛寺改名石馬寺。傳說歸傳說,石馬寺門前的石馬卻是真。2004年,當地修葺寺廟時,考慮到原來門前的一對石馬已不成形,遂用與磨崖造像同樣的石料,在山門前重新雕刻了一對與原物一模一樣的石馬。

從“雲岡”到“龍門”

說石馬寺,為何要提及雲岡石窟、龍門石窟?據寺內碑刻結合樂平(昔陽古稱樂平)縣誌等史料,北魏永熙三年,一批工匠在途徑昔陽石馬村一帶歇息時,注意到了此處類似於大同雲岡一帶的巨型石崖,便停留於此,開始雕刻造像。

昔陽縣旅遊局副局長趙乃錄結合史料表示,有理由相信,這些工匠也參加了遠在大同和洛陽兩地石窟的建造。而石馬寺石刻,早於龍門石窟,晚於雲岡石窟,是兩處石刻的中間過渡。

懶散自在的力士像(央廣網發昔陽新聞辦供圖)

這一點,從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造像特點也可見一斑。雲岡石窟,大多佛像正襟危坐,粗獷、威嚴、雄健;龍門石窟的造像則相對休閒自由,神態舉止趨向於活潑、清秀、溫和。石馬寺石窟,則結合了兩處的威嚴和活潑,比如石窟內典型的自在觀音像和力士像等。

從造像的文化上看,“雲岡”是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龍門”是少數民族文化與中原文化融合後的一種綜合體。而石馬寺內石窟造像,單單從修飾上,也既有北方少數名族的服飾特點,也有漢族衣著的痕迹。

走在寺廟內,細看力士像,右胳膊搭在左肩上,左胳膊自然垂於前腹處,讓人感覺其在肩負石窟重負的同時,還不忘逍遙、自在地嬉戲。而觀音殿內的自在觀音,右臂搭於右膝上,左手托在身後佛榻上,左腿微曲放在一邊,仿佛有種鄰家女孩的靈秀和親切。

佈滿鑽孔的北魏造像(央廣網發昔陽新聞辦供圖)

來到北魏大佛像前,人們如果細心,可以發現,佛像的身體上,有多處深深的鑽孔;且佛像身體上,可明顯看到包裹過泥漿的痕迹。據趙乃錄介紹,史料記錄,這些佛像雕刻於北魏,到唐以後,因各種原因,有所損毀。人們為了保護佛像,便在其體內穿了鐵棍等,固定其身的同時,在外面又加以修復。但如今歷代修復的泥漿等也已掉落,便成了如今佛像身上多處鑽孔的情景。

石馬寺為兩進院落,山門進去便是大殿,人們從大殿出來,繞過左面的牆壁,便又進入寺內的其他殿堂。整個寺廟和石窟群,環繞巨石而建。觀音堂,則在大殿右側的又一面石崖上。

“小家碧玉”內的世界之最

莊重的北魏大佛像,散漫的力士,灑脫的觀音,走在寺內,時不時看到的,還有崖壁上雕滿的北魏、隋唐佛像,密密麻麻雕滿佛像的千佛壁等等。

來到大殿後面的石窟廊屋間,迎崖的一面,是滿壁的石刻造像,另一面則是古人人為修建的留了門窗般孔洞的土壁。土壁上,一幅幅明代壁畫精美絕倫,有懷抱琵琶的樂者,有細觀表演的佛教人物。土壁與磨崖間的頂部,便是舉世無雙的懸蝸臥頂。

石馬寺石窟頂部是號稱“世界之最”的懸蝸臥頂(央廣網發昔陽新聞辦供圖)

根據記載,懸蝸臥頂修造於明代,是為保護石窟、石佛像等不被風雨剝蝕而建。古代的匠人,在四五米高的石崖和土壁間,用整齊、均勻的磚石等,一層層次第砌起來,頂部最高、兩面逐漸耷拉下來。站在石窟回廊內,人們抬頭細看,仿佛是披著色彩的蝸牛殼子,磚石的痕迹就像是蝸牛殼子上的斑斕印痕。順著回廊向內,抬頭看去,仿佛就是一隻巨型蝸牛橫在眼前,參觀者則如在蝸牛的“殼子中間”行走。

史料記載,建於明代的這段拱劵式廊屋,不僅保護了石刻、石窟和壁畫,也給世人留下了據記載全球絕無僅有的懸蝸臥頂特色建構。

而在石馬寺石窟,精彩和精密之處還不止這些。繞過廊屋,來到石窟外,順著一旁的臺階上到石窟頂部,巨型的石頭上,一道道縱橫的溝渠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趙乃錄副局長介紹,這些堅硬石頭上的溝渠,都是古人為保護石窟,避免雨水下流,專門在石窟頂挖下的水渠。

“盤穀嶙峋疊翠岑,蒼蒼古寺隱山陰。仙源路渺憑橋渡,石洞雲深任客尋。高臥層樓空閒眼,暫嘗清茗淨塵心。就個識得禪棲意,那問滄桑變古今。”讀著清乾隆年間進士張鶴雲的《遊石馬寺》,回味著元、明歷代文人,以及傅山等對寺廟的評估,回頭再看看莊重、嚴肅的佛像,休閒、自在的觀音,身著紅黃藍紫等不同色彩的侍者、供養人等,趙乃錄那“與雲岡、龍門石窟齊名”,“國內石窟精華之小家碧玉”的介紹又響在記者耳邊。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