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15日,天津戰役結束,人民解放軍僅用了29小時的時間就解放了天津,也讓在北平的傅作義的心情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焦灼起來,事實上在與我軍多次協商北平和平解放問題上,傅作義的態度曾出現過多次反復,直至後來天津戰役結束以後,傅作義最終才决定接受和談諸多條款,並於1月22日在《關於北平和平解决問題的協議書》上簽字。
隨後國民黨軍按照協定上的要求,陸續開出城外,到指定地點集合。人民解放軍入城中受到了熱烈歡迎,後來還被以紀錄片的形式拍了下來,我們至今仍然可以看到這一段影片資料,反應那個年代人民解放軍入城時候的,周圍老百姓歡欣鼓舞的樣子。
不過也有不少人質疑這段影片的真實性,很多人反應在那個年代,戰事頻仍的環境下,不可能有實景記錄的影片資料,甚至還有人用筆名發表文章,用比較旗幟鮮明的觀點,闡述北平入城式其實是在入城一個月以後擺拍的,這個消息一出,也讓很多曾經親歷過,一親自拍攝現場的老一輩兒也站出來公開反駁這個觀點。
爭議與質疑
實際上在大部分人心目中,戰爭年代殘酷的環境下,很難做到資料實时記錄,所以我們今天見到的大部分資料照片,實際上都是“擺拍”出來的。比如平型關戰役,我們看到有關平型關戰役時,八路軍各級指揮員坐鎮指揮的場景,其實也是擺拍出來的。
時任八路軍司令部作戰科科長的王秉璋就曾指出,由於戰役之前豪雨的關係,他和徐海東(時任344旅旅長)被困在了五台縣沒有趕往戰場,直到戰爭結束兩天以後,才趕到司令部,當時國民黨《挺進報》的記者堅持要到戰場拍攝實況,可戰爭已經結束,囙此八路軍各級指揮員和戰士按照記者的需求擺拍了幾張照片和影片。
由於作為歷史資料的照片上有王秉璋,所以很多人都認為他參加過平型關戰役,實際上王秉璋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並沒有實際參與作戰。比較可惜的是由於國民黨刻意封鎖八路軍戰勝日軍的消息,囙此影片後來莫名其妙的遺失了,就連照片後來留下的也只是為數不多的幾張。
還有比較出名的是解放南京時候,革命军勇敢沖入“總統府”的場景,據說這段歷史資料,也是擺拍的,是新中國建立以後,請蘇聯拍攝的《中國人民的勝利》拍的,據說當時也曾在北平取景,拍攝了一段北平入城式的場景。那這樣看來,北平入城式,似乎真的是“擺拍”的,不過後來當年親歷者和一些現場攝影為我們還原了這些真相。
先接管後入城
我軍接管大城市的經驗,實際上十分匱乏,雖然此前錦州、濟南,我們曾有過成功的經驗,但北平畢竟與眾不同,特別是作為民國時期故都存在,政治地位險要,囙此北平的接管至關重要。
所以後來接收北平中,就出現了先接管後入城的情况。
接管北平是1949年1月30日開始的,即便是事先已經製定了較為嚴格的計畫,接管過程中,仍然出現了很大的問題,特別是在接管西三門過程中,傅作義所部311師師長孫英年拒絕交接,一度引發問題。孫英年本人後來也遭到傅作義將軍訓斥,這才有驚無險。
率先進城接管的部隊,是東野41軍121師,41軍的前身是4縱,該部曾在錦州戰役是塔山阻擊戰中有過高光表現,特別是該部紀律嚴明,據說錦州當年盛產蘋果,但41軍將士在路過的時候,雖然饑渴難耐,然仍舊堅持不擅自摘蘋果吃,囙此博得了上級的表彰,後來被優先選為接管北平的部隊,據說入城以後,121師因紀律優良,博得了北平群眾的一直好感,很多人都讚歎:“天下怎麼有這麼好的隊伍!
入城式
事實上跟隨接管部隊入城的還有一些很早就接到命令的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影師,他們在當天就跟隨者121師進行接實地勘察,並確立了北平大小接到的位置,以便於架設機位,做到心中有數,因為當時雖然已經確定人民解放軍會有一個聲勢浩大的入城式,但由於擔憂特務破壞,所以沒有進行大範圍的文宣。
根據上級的要求訓示,參加入城式的部隊為東野4縱一個師加6個炮兵團,對於具體路線一開始並沒有規劃,但考慮到這是前所未有的盛世,囙此特別要求入城的部隊經過東交民巷,以示一個舊時代的終結。接到命令的參加入城式的部隊,也立刻開赴北平南苑機場進行集訓,為了保障安全,維持安全秩序的工作人員也緊張萬分。
由於做足了準備,囙此入城式的工作順利完成,不僅如此北平入城式的浩大場面,也被攝影師全部記錄下來,即便是沒有大範圍的文宣,但北平的百姓還是在事先就知道了很多的消息,立刻趕赴永定門以及各個主街道,一場盛大的軍民聯歡慶典,也標誌著一個舊時代的落幕,而一個新的時代已經到來。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