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人民大會堂國宴,天花板上藏著50比特“黑衣人”,他們是誰?

北京 72℃ 0
摘要:要說兩國爭鋒、設下鴻門宴,捲簾之後埋伏800刀斧手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項羽、孫權這般豪傑也幹過這種事,後來者效仿倒也不算什麼。可是你敢想像,我國建國十周年國宴這麼隆重的場合上,人民大會堂頂部竟然也“埋伏”著50比特“黑衣人”嗎?一件是這50比特黑衣人是獲得“官方準予”、“帶證上崗”的,另一件就是除了這50比特黑衣人外,在國宴的會場上,還有1200多人要聽他“號令”!

要說兩國爭鋒、設下鴻門宴,捲簾之後埋伏800刀斧手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項羽、孫權這般豪傑也幹過這種事,後來者效仿倒也不算什麼。

可是你敢想像,我國建國十周年國宴這麼隆重的場合上,人民大會堂頂部竟然也“埋伏”著50比特“黑衣人”嗎?他們是誰?又究竟想幹什麼呢?

黑衣總管救國宴

要想弄清那50比特黑衣人的身份,咱們還得先聊聊他們的頭頭,也就是一名叫做“鄭連福”的“黑衣總管”——那50比特黑衣人就是他給安排上去的。

按理說能在國宴上隨意安插人手,這已經够牛了吧?可偏偏比這更牛的事兒,還有兩件。

一件是這50比特黑衣人是獲得“官方準予”、“帶證上崗”的,另一件就是除了這50比特黑衣人外,在國宴的會場上,還有1200多人要聽他“號令”!

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還得將時間回溯到1959年9月28日。

有關我國年年要舉行國宴、招待社會各界以及外國友人一事,鄭連福是有數的,因為過去歷年這個任務都是由他負責的,包括1949年的那一次國宴在內,而他也一直都幹得很漂亮。

唯獨這次國宴是個例外,原本鄭連福都以為這次國宴沒自己什麼事兒了。

這裡邊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往年這個時候如果由他來負責的話,政府早就應該提前通知了,不會等到現在。

二則是因為1959年國宴換了地方,從北京飯店改到了人民大會堂宴會廳,這地方都換了,換個負責人也很合理吧?

可不管他心裡怎麼想,還有不到36小時就得召開國宴,這也是個不爭的事實。

臨時上任的鄭連福,連夜就來到了人民大會堂,開始測繪場地——之前他一併得到了通知,7000多平米的宴會廳裏要擺放500張桌子。

可是鄭連福在接到這個通知之後,就皺起了眉頭。

因為根據他做了十來年的大型宴會負責人的經驗來看,這7000平米的宴會廳還真不一定够擺。

因為宴會廳裏除了擺桌子之外,還得給那些提前安排過來的樂團騰空子,給服務員上菜、賓客走動留空間。

還要保證30人座的主席席能够處於絕對的“會場亮點”,這些問題都給會場空間設計提升了很大的困難。

“糟了,果然不够,這裡最多能擺下四百六七十張桌子……”

量完了場地之後,鄭連福頭上的汗噌噌噌就下來了,累積在腦海中排患過數十個方案的他,最終得出了桌子放不下的結論。

那這怎麼辦呢?

來自全國各地的那些代表們是肯定不能站著的,至於那80多個國家的元首與高層,同樣得有一席之地。

一咬牙,鄭連福又繼續投身到了測繪工作中去,可就這麼渾渾噩噩地忙了一晚上,他也無法完成領導交給他的,“擺放500張桌子”這麼個要求。

就在他咬著牙,考慮換場地還來不來得及的時候,突然有一個靈感劃過了他的腦海,他整個人都呆在了原地。

500張桌子……能不能撤掉幾十張,然後每張桌子上多安排一個客人呢?

以鄭連福長期的組織經驗來看,這個辦法完全可行,因為之前他們在北京飯店裏舉行國宴的時候,由於客人不多、坐席很多,所以一直都是安排的比較鬆散的。

可是現在既然有了這個需求,為什麼不能在每桌上多加一張座椅呢?

想到了點子的鄭連福,直接將這個辦法報了上去,而上級也立刻通過了他的意見,桌椅擺放問題就此得到了完善解决。

可就是這麼個時候,新的困難又出現了,由於這次國宴的規模是史無前例的大,所以配備的服務員也特別多,那如何能够保證這些服務員們不出錯呢?

天亮了,負責協助鄭連福的人,還有那些服務員們,也都陸續來到了會場,為了確定到時候不會出問題,鄭連福帶人連續排練了四五次,可是排練的結果卻相當不理想——菜上錯桌是時有的,甚至偶爾還會出現服務員擁擠、撞倒對方的情况。

眼見局面逐漸陷入混亂,鄭連福沒忍住揉揉揉眉頭,別看過去他也多次主持國宴,但是指揮幾百人跟指揮上千人的差距可太大了,前者他還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來管理,而後者已經超過了他的能力範圍。

“老鄭,咱們得想個辦法才行。”

負責協助鄭連福的副手們都很苦惱,而鄭連福也是皺著眉陷入了沉思。

就在大家爭論究竟是該用“區域區分會場與服務員”,還是用“不同顏色衣著的服務員來劃分不同任務”的時候,鄭連福再次受到觸動,脫口而出道,

“燈!”

這裡的燈可不是普通的燈,而是紅綠燈,這樣不僅能够幫助服務員們有條不紊地出菜,同時也會防止不必要的碰撞,簡直是一舉多得。

有了新方法的眾人,很快就取得了突破性的進步,連續數次實驗,他們都沒有再出任何紕漏,而直到這個時候大家才真正地放下心來,感覺對這次國宴有了充分的信心。

可最大的波折,往往是在人們最畏懼失敗的時候到來的。

就在包括鄭連福在內的所有人都覺得勝券在握的時候,北京市公安局把鄭連福叫了過去,臉色複雜的跟他說了這麼一句話,

“這次國宴,能不能換個地方吧?”

這平平淡淡的一句話,在鄭連福看來,卻無異於晴天霹靂。

因為彼時已經是9月30日的下午了,還有不到半天的時間,國宴就要舉行了,這時候再去找場地,怎麼來得及?

可是不換還不行,因為彼時人民大會堂宴會廳上方採用了大量的木質吊頂,這是典型的易燃條件。

更危險的是在那些吊頂上還密佈著各樣的電線,這些電線極其容易引發火災,而火灾一旦掀起來,那麼人民大會堂中來訪的賓客們都將面臨著巨大的生命危險。

“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鄭連福一遍又一遍地這麼詢問著自己,試圖尋找到破局的契機,而另一邊得到通知的領導們也是心急火燎,尋求著解决的辦法。

可是隨著時間一點一點過去,眾人的心也慢慢沉了下來——新的場地沒能够找到,舊的場地依然有著極高的風險評估。

負責這次國宴的相關人員中,有很多人都在苦思冥想的時候大汗淋漓,甚至還有一些心理素質較為薄弱的人,已經低聲啜泣了起來。

而就在這個時候,鄭連福回來了,還帶回來了他和其他人絞盡腦汁才想到了那個解決辦法。

“什麼?你想讓50名電力工人穿上厚棉衣上吊頂,憑藉著他們的經驗與科技來掐滅火灾?”

鄭連福剛說完,大家就震驚了,誰也沒曾想到,竟然還有這麼個膽大妄為的辦法,在國宴召開的時候,讓50比特工人在吊頂上守著,不得不說,這個想法非常有魄力。

“是的,大家最好穿上黑色的衣服,這樣與陰影相融、不容易被發現。”

在經過相關部門的專業評估,確認這個辦法的確有很大可行性後,國家方面也立刻準予了這次行動。

就這樣,在國宴正式開始前50比特身穿黑衣、經驗豐富的電力工人們就趕到了頂棚,在那裡蹲守了下來,而等到烏泱泱的人群逐漸朝這邊趕來的時候,鄭連福緊緊地攥起了拳頭。

國宴,開始了。

無名的英雄

1959年的那一次國宴,我國舉辦得非常成功,不僅國內各界人士相當滿意,就連那些國外的元首和領導們,也都驚歎於這次宴會的規格與完善,稱其為“極具組織藝術的一次宴會”。

而這些乘興而來、踏興而歸的客人們大多都不知曉,他們這一次圓滿的宴會的背後,是無數無名英雄們的默默付出。

這裡的英雄指的既是把控全域的鄭連福,是那50比特黑衣工,同樣也是每一個為這次國宴付出了精力的人。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