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山西大同,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煤炭,煤都大同對於國家經濟發展的貢獻有目共睹。大同其實還是歷史名城,戰畧重鎮。
大同是山西省位置最北的地級市,北以長城為界接內蒙古,其西北不遠處就是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大同以南是恒山,恒山與五臺山之間是狹長的忻定盆地,而忻州以南不遠處就是山西省會太原。大同以東是太行山脈,再往東就是華北平原的北端,也是首都所在地。而華北平原的東北端就是著名的山海關,關外則是廣闊的白山黑水之地。
這樣的地理位置對大同來說意味著什麼呢?大家都知道地勢險峻的高原,對平原地區來說有居高臨下的地理優勢,大同也具備這樣的優勢。長城是塞外遊牧文明與中原農耕文明的分界線,山西正在卡在這條分界線上的高原之地。換言之,誰控制了山西高原地帶,誰就等於打開了對方的大門。而大同是這座高原大門的鑰匙,控制大同,北可入塞外,南可入中原。
這樣的地理位置,讓大同處在四戰之地的交匯點,可東可西,可南可北。前秦在淝水之戰慘敗後,北方一片混亂,原代國子孫拓跋珪重建代國,一開始定都於原來的都城盛樂(內蒙古呼和浩特),但在天興元年(西元398年)七月,拓跋珪遷都到了當時稱為平城的大同,開創了北魏一百五十多年的盛世。
北魏是大型王朝,幾十萬人居住在一座城市裏,還要負責皇宮的安全,大同的城建自然非同一般。但在北魏遷都洛陽之後,大同逐漸荒廢,從唐朝開始變成了一座單純意義上的軍事堡壘。直到遼朝和金朝以大同為西京,遼朝的西京大同府,地廣二十裏,各種禦敵設施完善。要知道在遼朝,不是親王級別的人物,是不可能鎮守大同的。大同之於燕京(今首都)有著重要的屏藩意義,所以金滅遼,元滅金(之中都,之後金宣宗南遷),都是先攻下大同,才有了進攻燕京的可能。
到了明成祖遷都後,為了防止蒙古高原的北元(元朝殘餘勢力,統稱北元)南下,明朝沿長城之地建九座重鎮,大同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在九邊重鎮中,大同恰好處在中間位置,向東可望京師,向西可支援延安、寧夏諸鎮。明朝人對大同的地理位置有著深刻的理解,說大同“西臨黃河,南抵太原,北接大漠,東連京師,是京師的屏藩重鎮。”
其實早在明成祖遷都之前,明朝就發現大同重要的戰畧地理位置,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派人在遼金西京城的基礎修建新城。“包工頭”是誰呢?明朝開國第一名將徐達。
洪武四年(西元1372年),徐達奉皇帝之命修建大同新城,也就是現在大名鼎鼎的大同古城。大同新城的南、北長約1800米,東、西長約1800米,周長約7240米,總面積約3.28平方公里。新城牆高約14米,最寬之處約有16米,甚至比當時作為國都的南京的城牆都要寬約六米多。這個數據放到現在並不什麼,但這是承元末大亂,天下疲弊之時。為了修建大同新城,施工方用的是石板和石方等堅固的建築材料,外牆用的青磚,牆體用的是三合土建造工藝,非常結實。
朱元璋雖然定都南京,但他异常重視北邊對北元的防禦體系建設。大同東可以防禦燕京,南可以防禦太原,這都是守住中原的兩大咽喉重鎮,一個都不能丟。所以,朱元璋對大同新城修建如此重視,就很好理解了。
大同古城有四座城門,東邊是和陽門,西邊是清遠門,南邊是永泰門,北邊是武定門。在大同古城之上還修建了72座門樓和角樓等建築。其中南門樓最為雄壯,有三層樓之高,蔚為壯觀。為了守住城池,施工方還在城牆上修建了窩鋪96座,以及寬約10米的護城河,堪稱有金城之固。
清兵入關後的順治五年(西元1648年),原明朝降將薑鑲據大同反清,歸降南明。清朝名將阿濟格率兵進攻大同,但大同城池堅固,阿濟格攻不下來。在這種情況下,清朝攝政王多爾袞親自上陣進攻大同。
然後呢,多爾袞也在大同城下被碰了個滿頭包。雖然清軍攻陷了周邊一些城池,但對大同毫無辦法,多爾袞只好留下阿濟格繼續在大同城下吃悶棍,自己溜了。幾個月後,多爾袞再次親征大同。換言之,大同堅固的城池讓南明軍民死守了約九個月,城中死傷太多,部將殺了薑鑲降清。清軍把大同城牆削掉了五尺,即使如此,大同城池依然堪稱雄偉。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