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陳塘鎮,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結縣西南部,喜馬拉雅山脈南面。這裡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面積255平方公里,2600多名夏爾巴人在此生活。
俯瞰陳塘鎮(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普布紮西攝
近年來,在黨和國家的支持下,陳塘鎮大力發展旅遊業、養殖業等優勢產業,以帶動農牧民脫貧致富。近日,記者從拉薩向西驅車近千公里,來到陳塘鎮,探訪夏爾巴人的新生活。
國旗,凝聚愛國守邊情懷
走進陳塘鎮,夏爾巴人的村落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每戶人家房頂上飄揚的五星紅旗格外醒目。
國旗,寄託著夏爾巴人的家國情懷。西藏和平解放前,夏爾巴人深受西藏噶厦政府的剝削和壓迫。
“種地要交地稅、燒火要交柴火稅、采蜂蜜也要交稅……”86歲的陳塘鎮村民西爾塔說,在舊西藏,廣大農奴需要給領主交各種賦稅,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徹底廢除封建農奴制,夏爾巴人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實現了社會發展的歷史性飛躍,獲得了新生。
進入新時代,陳塘鎮夏爾巴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記者來到沃雪村村民尼瑪家,她正在晾曬豐收的玉米,房前一面五星紅旗正迎風招展。尼瑪說,他們家每週都升國旗、唱國歌,這已成為家裡的重要活動之一。
“現在不愁吃喝,日子越過越好,這都是共產黨的恩情。”西爾塔說。
護林員上山巡邏時,也會有專人舉著國旗走在前面。27歲的護林員白瑪解釋說:“巡邏要到邊境一線,帶著國旗,就是在標注這裡是中國國土。”
“我們熱愛國旗,敬仰國旗。”68歲的陳塘鎮村民羅傑已入黨20多年,對國旗有著特殊的感情。她說:“無論是在村裡集體勞動,還是到邊境巡邏,每當看到國旗飄揚,我們總是激情滿懷。”
在陳塘鎮,掛國旗、唱國歌,早已成為夏爾巴人傳承歷史、守護山河的日常。
路,拓寬活動半徑
公路開通前,陳塘鎮夏爾巴人過著相對封閉的生活。
定結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旦增尼瑪曾因工作需要,經常進出陳塘。“過去從縣裡去陳塘鎮,到了日屋鎮就得走路前往,中間要翻一座大山,花一天時間才能到達陳塘鎮。”他說,以前羣衆靠種田、採集林下資源過活,很少有人外出打工。
2017年底,首條通往陳塘鎮的公路通車,極大地方便了夏爾巴人的生活。
“路通了,最大的好處就是出去更方便了。”陳塘鎮比塘村村民多吉說,每年農閒時節,他都會和其他村民一起去附近縣城打工,每年能收入1萬多元。
沃雪村村民米瑪多吉,今年19歲,在安徽上大學。他告訴記者:“如今放寒暑假後,從日喀則坐汽車到陳塘,早上9點出發當天下午5、6點就能到家,比以前快了許多。”
路通了,來這兒旅遊、經商的人更多了。
來自四川的趙志茹,2016年來到陳塘鎮開飯館,後又在飯館旁邊開了一家飯店。“旅遊旺季生意很好,一個月能掙2萬多元。”她說。
記者在趙志茹的飯館看到,前來吃飯的夏爾巴人絡繹不絕。她嫻熟地用藏語跟他們交流,像是相處很久的朋友。
“夏爾巴人很隨和,跟他們交流很開心。”趙志茹說,“何况我們家的生意在這裡,我心安處就是家鄉。”
如今,漫步在陳塘鎮街頭,夏爾巴人經營的特產店、旅舘,漢族人經營的現代化飯店,藏族人經營的茶館等建築林立,旅客悠閒地轉著,一幅現代化旅遊小鎮圖景呈現在眼前。
陳塘鎮的夏爾巴婦女在村頭開心聊天(11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普布紮西攝
產業,改變生活
40歲的沃雪村村民拉巴塔傑經營著一個藏雞養殖合作社。位於山坡上的養殖基地,散養著土雞1000多只。
近年來,隨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陳塘鎮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在各項優惠政策吸引下,越來越多的夏爾巴人尋覓商機、投資興業。
拉巴塔傑抓住機會,2020年注册了陳塘土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他告訴記者,農牧民羣衆以土地、土雞、現金入股的形式參加合作社,年底根據盈利情况,按股份分紅。“去年,合作社共出欄藏雞500多只,雞蛋2000多個,收入超過11萬元,入股羣衆每戶分紅5000元。”他說。
拼版照片:上圖為,陳塘鎮的致富帶頭人拉巴塔傑給養雞場的散養雞餵食;下圖為,拉巴塔傑坐在自己致富後購買的越野車內(均為11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
境內有雪山、冰川、溫泉、古寺等,近年來,陳塘鎮依託獨特的旅遊資源,發展民宿經濟,將生態資源優勢轉變為旅遊資源、經濟資源優勢。
陳塘鎮鎮長桑旦赤列介紹,2019年,鎮政府投資開發境內有名的溫泉――九眼溫泉,並配套了住宿,帶動羣衆增收。
49歲的比塘村村民曲培趕著6頭犏牛,正為從定日縣前來泡溫泉的遊客運輸物品。“夏天來泡溫泉的人較多,最多一天有800多元的收入。”他告訴記者。
2020年,全鎮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679.4元。路,在脚下……(記者格桑邊覺、普布紮西、孫瑞博)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