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25日,新華社發佈了43人戰犯名單,曾任東北“剿匪”總司令的衛立煌“榜上有名”。
當時,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即將在全國範圍內取得最後的勝利,這意味著名單上的國民黨戰犯們都將為他們的所作所為承擔相應的歷史責任。所以,上了這份戰犯名單,實在不是什麼讓人開心的事。
可衛立煌見到這份名單後卻非常高興,對身邊人說:“共產黨沒有忘了我。”
被列為戰犯的衛立煌,為何看到名單反而非常高興呢?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故事。
19歲參軍,曾是反共急先鋒
衛立煌,字俊如,1897年生於安徽合肥郊區興鄉的一個貧苦家庭。家境本寒,又連年遭遇灾荒,漸漸就活不下去了。為了謀生,衛立煌不得不在年少時就離家闖蕩。1916年,19歲的衛立煌南下廣州,投入粵軍,吃上了兵糧。
衛立煌從軍後,作戰勇敢,因戰功漸漸升至營長。1922年,軍閥陳炯明發動叛亂,衛立煌因保護孫中山有功,升任團長。隨後他參加北伐,因指揮有方、作戰勇猛,又升任師長。
當時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覺得衛立煌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既聽話又能打仗,囙此極力拉攏。衛立煌則認為蔣介石同時掌握軍政大權,又有很强大的背景,未來必然不可限量,跟著他自己定能發跡,囙此也努力靠攏。後來,衛立煌成為蔣介石手下著名的“五虎將”之一。
一個拉攏,一個靠攏,兩人關係越來越緊密。蔣介石叛變革命後,衛立煌任其驅使,與人民為敵,成為反共的急先鋒。
1932年6月,衛立煌親率國民黨一個師的兵力,向鄂豫皖紅軍根據地進攻,佔領大別山戰畧要地金家寨,紅軍被迫西撤。
蔣介石聞訊大喜,為了樹立一個反共榜樣以激勵其他“剿共”部隊的士氣,國民政府頒佈命令,在金家寨建立一個以衛立煌名字命名的新縣“立煌縣”,並昇衛立煌為鄂豫皖三省“清繳”總指揮。
衛立煌的反共名聲從此大噪,一時風頭無兩。
1936年,已晋昇上將的衛立煌被任命為陝甘綏寧邊區總指揮,負責對剛結束長征的紅軍進行大規模的“圍剿”。同年,西安事變發生,衛立煌拘留在西安,被迫在張學良、楊虎城領銜向南京發出的通電上簽名。
衛立煌是社會底層出身,對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從心裡面不贊同。所以,在西安事變和平解决後,衛立煌本人也非常振奮,他說:
“抗日當前,內戰確實不能再打了。”
與八路軍在華北共同抗日,盛讚八路軍“能打仗”
抗日戰爭爆發後,衛立煌任第十四集團軍總司令,率部在華北地區作戰。
1937年10月,衛立煌指揮忻口戰役,率軍與日軍鏖戰二十多天,雖然殲敵兩萬之眾,但自身也損失很大。
期間,八路軍在平型關伏擊日軍,殲敵1000餘人,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衛立煌及所部官兵聞訊後,士氣大振,堅定了繼續戰鬥的信心。
忻口戰役時,日軍利用空軍優勢,對衛立煌部所守陣地狂轟濫炸,沒有空軍支援的衛立煌吃了大虧,官兵傷亡慘重。
彭德懷觀察後分析,日軍飛機場應該就在忻口附近。他派出偵察部隊,並很快鎖定了陽明堡機場。1937年10月19日夜,八路軍以少量兵力闖入日軍機場陽明堡,摧毀敵機24架,大大減輕了衛立煌部面臨的壓力。衛立煌立即向八路軍發電,表示感激和敬佩。
不久後,因奸細告密,衛立煌被日軍重兵伏擊。當時,衛立煌身邊只有一個旅的兵力,衛隊已經被日軍沖散,情况萬分危急。八路軍115師聞訊,派兵阻擊日軍,掩護衛立煌撤退。
事後,衛立煌得知八路軍只用一連兵力就擋住了日軍的追擊,非常感慨,說:
“八路軍真能打!”
戰場上的並肩作戰,讓衛立煌對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認識越來越深刻。1938年元旦,衛立煌到八路軍總部,給朱德、彭德懷賀年。衛立煌在歡迎大會上公開講話,說:
“我現在知道了,八路軍是復興民族的最精銳的部隊。”
衛立煌還對自己以前打內戰的行為進行了反思。他說,以往我在國內打仗,物資消耗,戰士傷亡,都是沒有意義的,現在保家衛國而流血犧牲才是值得的。
多次與中共領導人會晤,立場日益轉變
忻口戰役前後,衛立煌兩次和周恩來見面。周恩來在國民革命軍東征時就是衛立煌的領導,衛立煌一向對他的能力和人品都非常敬重。兩人十多年未見,此次再見又站在了抗日同一條戰線上,分外親切。周恩來說:
“孫中山先生的遺囑就是’喚醒群眾’,我們只要依靠人民,改變戰略戰術,就能扭轉現在的不利局面。”
衛立煌握著周恩來的手說,八路軍在敵後作戰,對他在忻口的正面戰場幫助很大。
不久後,衛立煌又幾次面見朱德。朱德艱苦樸素的作風給衛立煌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因為在國民黨的軍隊裏,但凡做到朱德這個“總司令”職務的人,要麼高屋塔樓,要麼妻妾成群,沒人任何人能像朱德一樣嚴以律己、潔身自好。
衛立煌對朱德的過去經歷很感興趣,很想知道他是如何從一個舊軍隊的軍官轉變成一個堅定的革命者的。
平時不願多談舊日經歷的朱德對衛立煌破了例,他坦率地介紹了自己如何不畏艱險追求真理、為了解救勞苦福斯放弃個人功名富貴的經歷。
衛立煌聽完後非常感動。他對別人說:
“朱玉階(朱德字玉階)是個忠厚長者,對我很好。他領導八路軍,真心願意幫助我們抗日取得成績。”
1938年4月,衛立煌訪問延安,受到了毛澤東和延安軍民的熱烈歡迎。衛立煌車隊離延安還有三十裏時,就發現路邊新貼出了標語:“歡迎衛副司令長官”“團結抗日”……車隊到延安城外時,延安軍民在道路兩旁排列起歡迎的隊伍,敲鑼打鼓喊口號,場面非常熱烈。進城後,毛澤東親自等在接待處門外。
毛澤東日常生活一貫清苦,延安物資也比較匱乏,但為了迎接衛立煌,毛澤東擺出了豐盛的酒席。席間,賓主言辭懇切,沒有虛套,不打官腔。
毛澤東談到了國共合作的重要性,強調了在山西堅持抗日的重要性,還提出要提防國民黨內日益興起的投降主義傾向。衛立煌對毛澤東的談話表示贊同,對他的高瞻遠矚感到敬佩。
毛澤東又講到八路軍深入敵後的困難,缺乏彈藥,也缺乏衛生器材,希望衛立煌能幫助向首長部門催促補充。衛立煌慷慨允諾,回到西安後,立即調撥子彈100萬發、手榴彈20萬發、180箱罐頭給八路軍。
1939年初,中共中央派人聯絡衛立煌,要求把八路軍在洛陽的通訊處升格為辦事處,衛立煌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這大大地方便了八路軍。有了這個辦事處後,八路軍所需物資在洛陽即可籌辦,重要資訊可以在洛陽通過電臺向延安報告,地下黨的活動有了掩護,從延安到各個根據地的交通也有了中轉站。
和中共領導人多次接觸後,衛立煌的思想徹底轉變了。他只肯抗日,不願反共,還經常找來毛澤東的著作,比如《論持久戰》等,深入研讀。
被蔣介石削去兵權,稱“把這個不講信義的人搞垮”
蔣介石也漸漸發現了衛立煌的變化,於是使出了慣用的“排除异己”的手段,撤掉了衛立煌第一戰區司令官的職務,改任沒有實權的西北行營辦公室主任,削去了衛立煌的兵權。
衛立煌看清了蔣介石的伎倆,對身邊人說:
“蔣太狠毒,不能永遠跟他走當傻子,以後我有兵力,非把這個不講信義的人搞垮。”
1943年,中國遠征軍在緬甸作戰失利,蔣介石又想起來了善打硬仗的衛立煌,任命他為中國遠征軍總司令。
衛立煌在緬甸率領遠征軍對日作戰,取得了很大的勝利,但歸國後卻再度被蔣介石削去兵權,何應欽名下掛了一個陸軍副總司令的空銜,因為蔣介石已經不再信任他了。
衛立煌不願意掛個虛職,一氣之下,出國考察去了。
出國後,衛立煌對國內局勢依然關切。聽聞蔣介石挑起內戰,在巴黎的衛立煌通過進步科學家汪德昭找到通路,向解放區表達了自己反對內戰的觀點。有資料記載,解放區有關部門向衛立煌複電:“可以利用現時情况,相機行事。”
1948年,國民黨軍在東北陷入困境,蔣介石再一次想到了昔日悍將衛立煌,調他到瀋陽接替陳誠,任東北“剿匪”總司令。
衛立煌本不想就任,但蔣介石再三派人勸說,衛立煌無奈之下來到瀋陽赴任。不過,他既無意主動出擊和革命军作戰,也不肯西進援助被革命军猛攻的錦州,只是躲在瀋陽城裡猛修工事,對蔣介石的命令軟磨硬泡。
東北全境解放後,衛立煌被蔣介石撤職查辦。期間,衛立煌曾攜眷屬離開北平到了廣州,在廣州被國民黨特務攔阻,軟禁在南京住所,失去了人身自由。
共產黨宣佈衛立煌是戰犯,衛立煌大喜:共產黨沒忘了我
1948年12月25日,新華社公佈了43名戰犯名單,衛立煌赫然在列。
據說,衛立煌得知自己也是戰犯後,非常高興,對身邊人說:
“共產黨沒有忘記我。”
衛立煌為什麼說“共產黨沒有忘記我呢”?
因為他當時的處境非常危險,蔣介石是有殺害“涉嫌親共”的衛立煌的可能的。而中共公佈戰犯名單後,衛立煌的“親共”色彩被淡化了,使他有了更多的轉圜空間。
中共和衛立煌之間在沒有直接交流的情况下,就能做到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也可謂“心有靈犀”了。
果然,衛立煌很好地利用了“戰犯名單”為他創造的機會。1949年1月28日,衛立煌化妝後出逃,從南京乘車到上海,在上海登上英國輪船,逃到香港。
蔣介石逃到臺灣後,派人勸說衛立煌也去臺灣。但衛立煌深知蔣介石之狠毒無信,拒絕了去臺灣的建議。此後,他每日在家看書閱報,瞭解形勢。
回歸祖國,受到歡迎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衛立煌聽到消息,非常高興,給毛主席發電報表示祝賀,電文中稱“從此全中華人民得到偉大領袖,新中國富强有望”。
1955年,衛立煌在“愛國不分先後”的感召下,響應周恩來總理的號召,和夫人韓權華一起歸國。到廣州時,衛立煌收到毛主席電報:“先生返國,甚錶歡迎”。
衛立煌回到北京後,黨和政府給了他很大的信任和榮譽。他歷任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務。
1956年,毛主席在《論十大關系》一文中,專門以衛立煌為例子,稱他是“有愛國心的國民黨軍政人員”,說這些人我們都要團結。
1960年1月17日,衛立煌去世,享年63歲,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
首都各界人士舉行公祭,周恩來親自主祭,張治中致悼詞。悼詞中,張治中說“黨和人民記住了衛立煌衕誌為人民做的好事”。
衛立煌歸國時,毛主席接見他,曾說“人間正道是滄桑”。衛立煌這位窮人家出身的愛國將領,雖然曾誤入歧途,但最後還是走到了“人間正道”上。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