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電子資訊製造業產值超3000億元

天津 93℃ 0
摘要:日前,市工信局正式印發《天津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十四五”專項規劃》,到2025年,我市電子資訊製造業產值將突破3000億元,年均增速超過9%;軟件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突破3500億元,年均增速達10%。

日前,市工信局正式印發《天津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十四五”專項規劃》,到2025年,我市電子資訊製造業產值將突破3000億元,年均增速超過9%;軟件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突破3500億元,年均增速達10%。天津的目標是到2025年人工智慧產業不斷壯大,整體質量效益進入國家第一梯隊,届時,天津將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高地。

產業基礎扎實

“天津積極發展以信創產業為特色的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僅在濱海高新區,就集聚了上千家信創產業上下游創新創業企業,初步形成全國領先的產業鏈佈局。”中國電子集團規劃科技部副主任施友連這樣對記者表示。天津信創產業生態正在加速形成,現時已突破高端CPU、自主可控作業系統等關鍵技術,打造出了“PKGS”(飛騰—麒麟軟件—長城—中科曙光)信創品牌。

現時,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對全市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骨幹企業不斷發展壯大。2020年,電子資訊製造業產值增速達到4.7%,占全市工業比重增長至10.8%;軟件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7%。中環電晶體、中科曙光入圍中國電子資訊百强;天地偉業入選中國軟體業務收入百强;奇安信、360入圍中國網路安全能力百强;六〇九電纜進入中國電子元件百强;永捷電子、普林電路位列綜合PCB(印製電路板)百强;華海清科的化學機械拋光設備、唯捷創芯的功率放大器產品等在國內市場佔有率有目共睹;三星視界移動、鴻富錦、恩智浦等外資企業產值比重達到三分之二,成為推動全市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天津,集成電路先進生產線加快佈局,擁有8英寸晶圓線、6英寸0.35微米特色工藝產線、MEMS射頻(射頻微機電系統)工藝產線,12英寸單晶矽片打破國際壟斷。晶片設計能力快速提升,紫光展銳參與12納米5G基帶晶片研發,濱海新區資訊技術創新中心取得交換晶片、軟件定義互連晶片、內生安全交換晶片等多項國際領先的創新成果。人工智慧應用場景加速拓展,重載自動導引貨運車在風電領域大型設備物流運輸場景中成功應用,虎鯨工業級無人機在中新天津生態城開展智慧交通巡檢服務。

鍛長補短構建完善創新生態

規劃指出,我市“十四五”期間將以“鍛長板、補短板、塑模範”為總思路,圍繞集成電路、作業系統、工業軟件等領域突破一批“卡脖子”科技,形成一批自主創新成果,發明專利數量和標準擁有量顯著提升;將新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5家,搭建“芯火”雙創基地(平臺)、中國信創穀等創新載體,創新對產業的驅動效應更加顯著。

在突破覈心關鍵技術方面,將集中力量突破高端通用晶片、智慧高端感測器、NAND(閃存)、高精密减速器、電腦整機、智慧終端等重點領域的覈心關鍵技術產品,强化智慧硬體與工業軟件等基礎軟件、應用軟體協調發展,聯合攻關集成電路、機器人和應用電子等領域的新產品、新工藝,大力發展高端環節,全面提升產業發展科技水准和產品檔次。

在提升基礎技術創新方面,將推動積體電路設計、IGBT(絕緣栅雙極型電晶體)、智慧感測器、基礎軟體發展等領域重點突破。集中力量攻克智慧終端及相關轉接器領域的產品加工工藝。著力研發自動化裝備、網絡與資訊安全軟件等基礎產品,提升產業製造和生產的支撐能力。

在佈局前沿基礎研究方面,將重點突破多模態生物特徵識別系統、知識深度學習、類神經網路分佈計算、智慧決策控制、新型人機交互等關鍵共性科技,超前研究區塊鏈與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交叉融合應用科技,在應用框架、分佈式存儲、資料存儲及交換標準化設計、可信執行環境等方面快速突破。

為了提升創新能力支撐,我市將强化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提升公共創新平臺服務水平,積極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在人工智慧、集成電路、大數據云計算、智慧終端等新一代資訊技術重點領域佈局建設一批技術創新中心和重點實驗室,推動現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優化陞級,爭創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以科技資源集成開放和共建共用為目標,通過綜合、集成和優化科技資源,完善基礎條件建設,提升集成電路、人工智慧、大數據和區塊鏈等領域公共技術服務能力。

企業梯度培育增實力

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市將打造4家掌握核心技術、具有國際競爭力、年收入超百億元企業,培育4傢俱有自主創新能力、科技在國內具有領先優勢、年收入超50億元的創新型企業,形成一批具有行業領導力的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如何讓一批行業龍頭企業脫穎而出?天津未來4年的做法是鼓勵企業通過兼併重組、產權轉讓、上市融資等管道實施產業綜合,促進人才、科技、科研資源集聚,瞄準國內一流目標,打造一批具有較强國內影響力的龍頭企業;鼓勵企業引進國內外先進工藝科技和生產設備,加快對現有設備進行技術改造陞級,提高產品附加值。

同時,引導新一代資訊技術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重點培育一批專注覈心主營業務、成長質量高、創新能力强、經濟效益好、擁有自主品牌、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中小企業群體,逐步成長為專業細分領域的領袖和單項冠軍。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