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公殉職的他,用生命的餘熱溫暖人間

安徽 89℃ 0
摘要:合肥突然降溫了,比氣溫還凉的,是王大郢社區居民的心。冬雨濛濛,合肥殯儀館告別大廳前,他們戴著口罩、手執鮮花、眼含熱淚,送別因公殉職的社區黨委書記、社居委主任李俊。12月14日,王大郢社區換屆後的第一次會議上,48歲的李俊突然暈倒在地。8天后,他的家人簽署器官捐獻志願書,這曾是李俊“舉雙手贊成的决定”。他說過,“生命燃燒到盡頭,也要以另一種管道去溫暖人間。”李俊是在12月14日上午被送到醫院的。

合肥突然降溫了,比氣溫還凉的,是王大郢社區居民的心。冬雨濛濛,合肥殯儀館告別大廳前,他們戴著口罩、手執鮮花、眼含熱淚,送別因公殉職的社區黨委書記、社居委主任李俊。

12月14日,王大郢社區換屆後的第一次會議上,48歲的李俊突然暈倒在地。8天后,他的家人簽署器官捐獻志願書,這曾是李俊“舉雙手贊成的决定”。他說過,“生命燃燒到盡頭,也要以另一種管道去溫暖人間。”

李俊生前照片。包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拼命三郎”倒下了

李俊是在12月14日上午被送到醫院的。

120接診單記錄著他生命的最後,“病人在組織開會時突然昏迷,心跳無、瞳孔放大、意識無”。急忙趕到醫院的妻子汪紅梅癱軟在地。這時,李俊的同事們才知道:13號晚上,他一直失眠,夜裡12點半還跑到客廳,在紙上寫下新一届班子成員的分工和工作要點……

王大郢社區的“拼命三郎”倒下了,在他“一肩挑”社區書記、主任的第二天。

位於合肥市南二環與銅陵路交夾的王大郢社區,面積不大、人口不少。3個村民組與數個商品房社區“混搭”,是典型的城郊社區。

2016年,李俊擔任王大郢社區黨委書記。上任之初,他就把推進城中村改造作為“頭等大事”。幾年來,王大郢“變了樣”:髒亂差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乾淨整潔的街巷、完善便捷的基礎設施、一棟棟錯落有致的樓房……

社區越來越好,李俊越來越忙。

今年10月9日,包河區村(社區)兩委換屆和人大選舉相繼啟動,加上疫情防控等一系列工作,使得李俊幾乎連軸轉。同事蔡靜靜說,“李書記天天上班最早、走得最晚,由於工作繁重,今年體檢都沒時間去。”

換屆次日的會議上,社區黨委副書記陳迎春就坐在李俊旁邊。“在謀劃‘開門一件事’時,坐著的李俊突然倒了下去。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低血糖,但怎麼喊都沒用,就趕緊撥打了120。”陳迎春說,李俊身體一直很好,還有鍛煉的習慣,“可能就是太累了。”

社區事多且雜,作為“大家長”,怎麼會不累?

在同事眼中,工作起來的李俊是個有些較勁的“老李頭”——疫情防控期間,他總是最後一個下班,回家前還要到各防控點轉一圈;為順利推進拆違,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門勸導;面對征遷中的“難纏戶”,他跑到外地請親屬出面做思想工作……

常年這種工作狀態,妻子對李俊的最低要求是:按時睡覺,別總半夜爬起來,一個人坐在沙發上想事。不過,就是這樣的要求,他也常常做不到。

這一次,李俊“睡”沉了……

2020年7月,李俊(右一)查看老舊社區和城中村排澇設施。包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舉雙手贊成”的决定,家人替他完成

李俊在ICU躺了7天,妻子汪紅梅在門口等了7天。然而,奇迹並沒有“出場”。

“最嚴重的問題在腦子,腦顱中全是血。”醫生告訴汪紅梅,離開了呼吸機,人很快就會沒了。現在醫學這麼發達,啥器官都能換,汪紅梅也曾試探問詢:腦子能換麼?

這個問題,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卻讓汪紅梅想起了一件事。

那是一個難得的家庭日,從報紙看到器官志願捐獻消息的李俊感慨:若發生意外,也要捐獻器官。正在做飯的汪紅梅還責怪他說話不著邊際。“好器官能幫助人也是好事情,燒了多可惜。”李俊一邊說,還一邊舉起雙手,“這事情多有意義。”

雖被判定“腦死亡”,但依靠呼吸機,李俊還維持著生命體征。器官捐獻,意味著“永遠地離開”。要不要如丈夫生前所說“做有意義的事”?汪紅梅找到了女兒和小姑子。

三個人抱頭痛哭後决定:捐。

在瞭解器官捐獻流程的過程中,汪紅梅一直在隱忍,握成雙拳的手指不停顫抖。女兒簽字的那一刻,她崩潰了。即便知道這曾是丈夫李俊“舉雙手贊成”的决定,她還是不舍,最後簽字的汪紅梅甚至寫不好一個“妻”字。女兒拍著她的背不斷重複:“爸爸會懂的,會懂的。”

12月22日,“沉睡”了8天的李俊被推出重症監護室,狹小的隔間內親友將他團團圍住。

汪紅梅靠在床沿喊他,沒有回應;同事將他的手緊緊握住,也沒有回應;女兒站在床頭想摸摸爸爸的臉,還沒伸出手眼淚就掉了下來……

中午時分,完成器官捐獻手術的李俊走完了48年的短暫人生。在生命盡頭,他還用大愛給予了別人生的希望。

從此,站在陽臺等候的老母親,再也聽不到兒子開門後的那一聲“媽,我回來了”;洗完碗筷收拾好廚房的妻子,再也沒人挽起她的胳膊說“陪我下去走兩圈,今天鍛煉不够”;即將大學畢業的女兒,再也享受不到父親的寵愛:“交了男朋友,一定要帶來給我把關”;在社區忙碌的同事和前來辦事的居民,也再也見不到李書記那張真摯的臉:“你別急,慢慢說,事情總有解决的方法”……

醫護人員向捐獻器官的李俊鞠躬致敬。包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曾暢想的家庭旅行,再也無法兌現

12月24日,李俊衕誌告別會在合肥市殯儀館舉行,不少社區居民自發前來弔唁。在眾人的眼淚中,汪紅梅才知道丈夫常年加班都在忙些什麼。

——殘疾遺孤張世安因為家庭變故,被留在王大郢社區。由於其家人安排的照料人病重離肥,2018年以來,李俊主動擔負起張世安的包聯幫扶工作。除了安排專人照顧他的生活起居,還協調有關部門幫他解决戶口、住宿和醫保等難題。

——早些時候,轄內玫瑰紳城社區40多部電梯屢屢罷工。為此,李俊不厭其煩地召集社區支部、物業公司、業委會等共同商討維修事宜。在居民出資30%的基礎上,他積極對接區安監局,為項目申請到重大隱患整改資金200餘萬元。一年奔波後,所有電梯改造到位。

——2018年南淝河王大郢段出現兩處管湧點,李俊沒來得及穿上雨衣雨鞋,就夾著汗水、和著泥水連續奮戰6個小時,手破皮了、腿也碰青了。

——2020年疫情防控,李俊果斷住進了辦公室。“又來通知了,大家趕緊幹活,外面冷,穿暖和點兒”“再核對一遍外來人員名單,千萬別有遺漏”……防疫一線,他事無巨細。

白燭火光搖曳,黃菊淡香彌漫,照片上的人溫暖如舊。

汪紅梅看著那張熟悉的臉,回想起件件瑣事,仿佛丈夫就坐在自己身邊說:“你看,我是真的在忙,下次一定陪你們。”

同事撰寫的資料中,這樣記錄:從部隊退伍至今,李俊在王大郢工作了二十多年。期間,幫扶過多少困難群眾,為居民解决了多少起難題,處置了多少急難險重任務,他早已記不清。但是看到羣衆揚起的笑臉,接到大夥打來感謝的電話,他便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兵營交給了他“堅毅”,基層傳給了他“使命”,羣衆賦予了他“責任”,李俊始終將這份樸素深沉的愛紮根在社區,用心用情為羣衆服務著,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基層黨員幹部的使命。

“過完年不忙了,我就帶你們自駕出門轉轉。”這是李俊對家人的承諾。

可這趟即將出發的旅行,李俊永遠失約了。(陳浩)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