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它是一個地跨南北,被長江、淮河分割成三部分的省份,位於我國的長三角地帶。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安徽可謂是“物華寶地、人傑地靈”,從古至今,帝王將相,人才輩出。
如著名的文化名人老子、莊子等;有過皇帝實權的朱元璋、曹操;宰相或大臣之類的張良、李鴻章;軍事將領則更多了,如古代的周瑜、魯肅,當代的“巢湖三上將”的馮玉祥、張治中、李克農,這些都是安徽人。
在新中國授銜的1614比特開國將帥中,安徽就走出了128比特開國將軍,名列十大將軍省中的第四位,金寨縣更是排名第二的將軍縣。同時,它也是著名的中國革命老區,如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抗日戰爭時期的鄂豫皖湘贛、淮南、淮北、皖江根據地,都是在安徽大地上。今天我們要說的老共產黨員張勁夫,就是從安徽老區走出來的老革命家,他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
1914年6月6日,張勁夫誕生於安徽省合肥縣(今肥東縣)東北鄉張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儘管家境貧寒,開明的父母仍然咬緊牙關,送他進入私塾讀書,他們深信知識能够改變兒子的命運,所以張勁夫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這為他以後的革命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很快淪陷,東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張勁夫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積極文宣抗日活動,號召民族參與抗日鬥爭中。
1932年,張勁夫來到上海郊區大場山海工學團當教師,並擔任團長(即校長),積極文宣抗日思想,並於193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隨後,他又擔任上海國難教育社,中共總黨團委員、中共戰地服務團特別支部委員,積極開展黨的地下工作,和愛國主義宣傳活動。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日軍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華北很快淪陷,日軍大勢南下,日寇鐵蹄所到之處,燒殺掠搶,無惡不作,慘不忍睹,犯下了累累罪行,中華民族岌岌可危,幾乎到了亡國滅種的危境了。張勁夫領導上海戰地服務團,在盧漢所在的雲南部隊,積極開展抗日救國文宣教育工作,極大地鼓舞了士氣。
上海淪陷後,張勁夫率領戰地服務團轉入市郊打遊擊戰,給予了日軍狠狠地打擊。不久後,他被調到中共江蘇省委機關工作,後又改任中共安徽省工作委員會常委、兼宣傳部長,並於1939年擔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政治部副主任,中共鄂豫皖黨委常委委員、兼民運部部長等職,積極開展對日作戰。
1940年,張勁夫出任中共皖東津浦路東省委書記、兼新四軍第五支隊政治部主任,參與領導了創建津浦路抗日根據地。皖南事變後,他擔任新四軍第二師政治部副主任、四旅政委兼中共淮南黨委宣傳部部長,率部積極開展淮南敵後抗日遊擊戰爭,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張勁夫擔任中共魯南地委書記、兼魯南軍區第二軍分區政委、魯中南行政公署副主任,積極開展對敵作戰,立下了不少戰功。隨後,他又隨軍南下,擔任中共浙江省杭州市委副書記、兼杭州市副市長,參與瞭解放華東的戰鬥,為解放戰爭的勝利立下了不朽功勳。
建國後,張勁夫擔任浙江省委常委、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地方工業部副部長,並於1956年出任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兼副院長,他從領導體制,思想政治工作、合作、計畫工作和生活條件各方面,為科技人員研究國防科技,創造了寬鬆和高效的環境;為研製核子弹調兵遣將,組織與二機部合作,攻克關鍵技術;為研製飛彈請纓探路,與國防部五院合作,兩條腿走路,積極組織科學院研製人造衛星。
尤其是在特殊時期,他直接找到毛主席討來“尚方寶劍”,從政策到保護名單,直接保護了一批科學家免受政治衝擊,為我國和中科院的科技事業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
1975年後,他擔任了新中國第四任財政部長、安徽省書記、省長、省軍區政委、國務委員兼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等職。在安徽任職期間,他積極推行包產到戶,包乾到戶的政策,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為安徽的經濟以及各方面做出了許多成績,深受安徽人民的愛戴和思念。
他在擔任財政部部長期間,進行機构整頓,把文革中被撤銷的財政部和人民銀行的司、局建制全部恢復,落實幹部政策,恢復財經院校,撥亂反正,改革物價、發行貨幣、恢復經濟秩序,為我國財經事業的恢復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2015年7月13日,張勁夫不幸病逝於北京,享年101歲。張勁夫是中國科大的創校元老之一,是我國科技和財經戰線的傑出領導人,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無私奉獻的一生,他的光輝事蹟將永遠載入歷史的史册,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評論留言